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农村av,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精品久久www,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一区在线免费观看,超碰色偷偷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ESG信披觀察丨“五大行”可持續信披升級 3家公布碳排放范圍三數據

2025-08-10 10:24:23

8月6日,農業銀行A股流通市值超工商銀行,首奪A股流通市值冠軍。農業銀行發布2024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首次披露范圍三數據,涵蓋環境、社會及治理議題,強調科技金融、綠色金融等五大方面成果。國有“五大行”均發布ESG相關報告,但披露類別零散、核算標準不一。專家建議從強化監管標準、升級鑒證機制等四大維度構建ESG信披改進體系,提升披露質量和可比性。

每經記者|徐肖逍    每經編輯|張益銘    

8月6日,農業銀行(SH 601288)A股流通市值升至2.11萬億元,超越工商銀行(SH 601398),首次奪得A股流通市值冠軍寶座。截至8月8日收盤,農業銀行股價為6.71元,市值為2.35萬億元。

早在3月底,農業銀行發布了2024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共計127頁,涵蓋環境議題、社會議題及治理議題三大部分?!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咦⒁獾?,這是農業銀行首次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并公布范圍三(注:產業鏈和價值鏈上的碳排放)數據。同時,其他“五大行”中,中國銀行(SH 601988)發布2024年度社會責任報告,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SH 601939)發布2024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交通銀行(SH 601328)發布了2024年度社會責任(ESG)報告。

近日,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劉鋒教授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相關報告名稱變化看似形式調整,實則折射出深刻的戰略轉型與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治理體系升級。

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 設立戰略規劃與可持續發展委員會

農業銀行2024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共計127頁,涵蓋環境議題、社會議題及治理議題三大部分。

報告顯示,鄉村振興、普惠金融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是其關注的重點議題。

圖片來源:農業銀行2024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

在報告的特色專題章節,農業銀行強調從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及數字金融五大方面來系統化促進可持續發展,并展示了相應成果,如2024年度綠色信貸業務余額為4.97萬億元,增速達22.9%;央行口徑普惠金融貸款余額為4.66萬億元,增速達30.1%;養老產業貸款余額為109.76億元,增速達68%。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農業銀行首次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2021年以前,農業銀行發布“社會責任報告”;2021年度到2023年度,農業銀行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環境、社會及治理報告)”。同時,這份最新報告不只改變了名字,內容方面也進行了較大革新。

農業銀行2024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不僅從框架上對標國際標準,董事會還設立戰略規劃與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系統性披露相關核心數據。

“這一變化看似形式調整,實則折射出深刻的戰略轉型與ESG治理體系升級?!眲h表示,首先是可持續發展報告的命名,與國際主流框架如GRI(全球報告倡議組織)、ISSB(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會)等實現“術語統一”,標志著披露標準與國際接軌的實質性進步;其次,相比主要聚焦社會維度的“社會責任報告”,可持續發展報告更強調企業長期的“生存與增長能力”;最后,報告名稱變更背后是ESG治理體系的系統性重構。

記者觀察到,其他國有“五大行”也都設立了可持續發展的相關委員會。其中,中國銀行發布了2024年度社會責任報告,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發布了2024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交通銀行發布了2024年度社會責任(ESG)報告。同時,“五大行”ESG相關報告均邀請權威機構進行了鑒證。

國有“五大行”3家披露范圍三數據 核算標準等問題待解

環境保護上,農業銀行創新打造“農銀碳盈·綠繪齊魯”一體化服務模式,包括綠能貸、綠融通、零碳鏈、易碳匯四大模塊,滿足企業“降碳、固碳、碳交易、碳抵質押”各環節金融需求。

社會維度上,作為唯一網點覆蓋所有建制縣的金融機構,農業銀行在縣域市場展現出“無可比擬的渠道優勢”。截至2024年末,農業銀行縣域貸款9.85萬億元,占境內貸款余額超40%,增速12.3%;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保供相關領域貸款余額超萬億元;832個脫貧縣貸款余額為2.27萬億元。

此外,記者觀察到,農業銀行首次披露范圍三數據,主要統計維度為城市用水排放,具體數據為4049.06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其他國有“五大行”2024年度ESG相關報告顯示,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也公布了范圍三數據,但是統計類別不同。具體來看,中國銀行為運營中產生的廢物,中國建設銀行則為外購商品和服務—紙張、運營中產生的廢棄物。

劉鋒認為,范圍三數據披露對國有大行具有不可替代的戰略意義,包括滿足風險穿透管理需求、做好監管合規前瞻準備及成為產業鏈影響力杠桿。

不過,他也坦言:“上述銀行的范圍三數據探索呈現出‘方向一致但深度不一’的特點,體現了披露類別零散、核算標準不一、管理應用薄弱等問題?!?/p>

專家建言:從四大維度構建ESG信披改進體系

總體來看,國有“五大行”ESG相關報告體現了可持續信披的較高水平,也見證了相關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劉鋒在采訪中也指出相關報告在三個方面有待提升的地方:首先是定量數據缺乏與負面信息回避,多數報告仍以定性描述為主導,可驗證的量化指標尚有不足;其次,第三方鑒證聲明多采用有限保證措辭,如“未發現與要求不符”,而非積極保證,如“真實公允反映”;第三,可比性障礙,即“五大行”在披露內容、指標口徑、報告邊界上差異顯著。

為有效提升ESG信披質量,劉鋒建議從四大維度構建ESG信披改進體系:一是強化監管標準,財政部、證監會可以借鑒國際經驗,協同推進相關法律法規建設,通過制度約束破解選擇性披露頑疾;二是升級鑒證機制,由有資質有信譽的獨立第三方機構牽頭,推動鑒證從“走過場”轉向“深度驗證”;三是再造治理架構,在董事會層面設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并配置專職ESG部門;四是提升供應鏈協同管理水平,發揮國有大行產業鏈影響力,通過“生態共建”實現全價值鏈透明度提升。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