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11-22 19:53:58
在成功進軍快消、健康、體育產業后,恒大多元化發展的觸角伸向了保險業,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每經編輯|區家彥
每經記者 區家彥
11月21日晚上,在備受全民關注的亞冠決賽場上,中超霸主廣州恒大以總比分1-0力壓阿赫利,三年內兩度成功奪取亞冠。與此同時,恒大集團旗下的保險公司——恒大人壽在廣州恒大的球衣上首度亮相,許家印在保險業隱藏已久的雄心也露出了水面。
11月22日,恒大集團舉行發布會,旗下保險公司恒大人壽正式亮相。此次大舉進軍保險業,許家印不惜重金吸納人才,前平安集團高管李鋼出任恒大集團常務副總裁,前北大方正人壽總經理李平則出任總經理。
在發布會上,許家印提出目標,恒大人壽的資產規模要在2018年底達到1000億元以上,這意味著恒大人壽資產規模需要較年中增長26倍。
在成功進軍快消、健康、體育產業后,恒大多元化發展的觸角伸向了保險業,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在地產圈崇尚“超常規”發展的恒大,能否將其基因成功嫁接到保險業?現金流強勁的保險業又能否反過來推動地產業務發展?
強攻保險業
此次正式亮相的恒大人壽,是由恒大地產收購中新大東方人壽而來的一家全國性壽險公司,業務覆蓋壽險、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今年8月,恒大地產悄然買下中新大東方人壽保險有限公司50%的股權,并將其更名為恒大人壽。當時,作為股東之一的重慶市地產集團在官網披露,地產集團與城投集團在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成功轉讓中新大東方人壽50%的股權,由恒大地產集團(南昌)有限公司以39.39億元價格競得,溢價145.72%,創下重慶聯交所成立以來交易金額最大、增值額最高等多項紀錄。
資料顯示,中新大東方人壽是一家總部設在重慶的合資壽險公司,最初由新加坡大東方人壽與重慶市地產集團合資組建,成立于2006年,但自成立以來經營一直未見起色,于2013年首次進行股權轉讓,新股東的加入并未使得公司境況有實質好轉,2014年公司再度籌劃股權轉讓。資料顯示,截至2014年底,中新大東方虧損4800萬元,成立近10年來始終未實現盈利。
對于這家長期虧損的壽險公司,恒大依然不惜重金收購,顯然是看到了保險業擁有的巨大發展空間。國際金融投資家聯合會執行主席、經濟學家孫飛告訴記者,保險業作為我國金融產業的四大支柱之一,不僅發展空間巨大,牌照也是非常稀缺的。在國內,由民營企業控股的保險企業極其稀少,恒大此次選擇直接收購中型壽險公司,不僅讓其能擁有保險業牌照資源,同時能馬上建立起成熟的金融平臺。
相對于即將迎來天花板的房地產市場,保險業未來的發展前景更為可觀。根據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預計2015~2020年全國保費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6.56%。中國銀河國際保險業分析師劉一鳴認為,我國保險業的滲透率和密度仍然遠低于國際平均水平,考慮到中國經濟高速發展,預期國民對保險的意識將會增加。此外,執行完善退休制度的責任,將會從政府逐步轉移到商業保險公司,以確保退休人員擁有基本的生活質素,壽險公司很可能將受益于養老金市場的持續高速增長。
按照許家印提出的目標,2018年底前恒大人壽的資產規模將達到1000億元以上??硕鸬难芯繄蟾嬷赋?,恒大若能兌現承諾,那么按照資產規模2587%的增速,三年后保險公司的年營業收入將達到342.5億元,凈利潤約為11.4億元,成為恒大除地產業務外另一個重要的利潤貢獻源泉。
早在2009年便入股陽光保險成為第二大股東的星河地產,公司總裁姚惠瓊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房地產市場未來有可能萎縮,但保險行業是朝陽產業、國家的支柱產業,這筆有限的投入將來撬動的或許是類似平安集團的萬億帝國,保險業的高成長性不僅為房企帶來穩定的現金流,如果陽光保險將來實現上市,將給企業帶來豐厚的投資回報。
打造金融地產帝國
除了能獲得新的利潤增長點,保險業強勁的現金流特征與房地產的資金饑渴癥極為匹配,作為為數不多自身擁有保險公司的龍頭房企,這有望成為恒大超越萬科的最有力武器。
國金證券香港董事總經理黃立沖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根據保險公司的運作模式,保費一旦流入保險企業,直至保單到期才會被釋放出來。由于保費流入和保單到期的時間間隔往往很長,有些甚至長達幾十年,意味著保險公司手上長期擁有巨額的沉淀資金,這些資金有望為恒大的地產業務提供低成本融資渠道。
“盡管在現階段,保險資金直接進入房地產仍存在政策障礙,但它依然能通過購買信托產品等方式為房企輸血”,孫飛告訴記者,同時,保險機構能通過開設保險子公司開展資產管理業務,開創更豐富的社會融資渠道??梢灶A見的是,只要保險業務與地產業務之間的關聯交易能獲得管理部門批準,恒大地產將擺脫以往依賴銀行的傳統融資模式,通過恒大人壽獲取強勁的現金流,且實現融資成本的下降。
此外,保險資金有利于恒大的地產業務更快實現輕資產營運。以養老地產這種耗費資金多、回報周期長的地產業態為例,孫飛認為,對于追求高周轉的開發商而言,是很難實現長期持有,所以養老地產更適合資金成本低的險資投入,平安、泰康人壽等不少險資均投資了養老地產。未來恒大可在養老地產發力,由地產公司負責開發營運,壽險公司負責持有,雙方甚至可以整合養老險產品開拓新的盈利模式,這是其他房企并不具備的優勢。
“像恒大此前曾花費125億港元收購了香港灣仔的萬通大廈寫字樓,通過持有海外辦公物業能夠防范匯率風險。在擁有壽險公司后,未來恒大可直接動用險資展開大宗物業收購,降低地產公司的資金消耗,從而實現負債率的降低”,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師朱一鳴告訴記者。
更重要的是,在擁有充裕的保險資金后,恒大人壽能成為許家印展開股權并購的最有力武器。以深圳寶能系為例,寶能地產在行內實力與名氣均有限,但寶能系的掌門人姚振華卻通過在2011年才開業的前海人壽斥資百億增持萬科,一度成為萬科的第一大股東,這顯示出與傳統的房地產經營模式相比,金融資本可實現“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可以預見的是,收購保險公司只是恒大在金融領域布局的第一步,記者了解到,接下來恒大還可能在基金、證券等領域展開收購。在插上了金融的翅膀后,今年有望坐穩第二把交椅的恒大地產實力將進一步提升,并成為萬科最大的競爭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