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19 08:35:01
每經編輯|程鵬
當地時間9月18日下午,北京時間今天(9月19日)凌晨,聯合國安理會在第10000次會議上,就10個非常任理事國提出的一份涉加沙停火決議草案進行表決。由于常任理事國美國再次一票否決,該決議草案未獲通過。
表決結果為14票贊成,美國一票否決。
當地時間2025年9月18日,美國在聯合國安理會關于加沙局勢的會議上舉手否決一項決議草案。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草案要求在加沙立即無條件實行永久停火;安理會要求立即、有尊嚴、無條件釋放被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和其他團體扣押的所有被扣押人員;要求以色列政府立即無條件取消對人道主義援助進入加沙的所有限制,確保安全、不受阻礙地向需要此類援助的加沙民眾大批量分發援助物資,并且確保全面恢復所有基本服務。
巴勒斯坦總統發言人阿布·魯代納發表聲明對此表示“遺憾與震驚”。聲明強調,該草案獲得安理會15個成員國中14國支持,美國的否決行為實際就是在鼓勵以色列繼續對巴勒斯坦人民犯下罪行,違反了國際法與聯合國合法決議。
哈馬斯18日晚間強烈譴責美國動用否決權,稱美國此舉是“赤裸裸的共謀”,與以色列在加沙實施的“種族滅絕罪行”形成“完全合作關系”。
有記錄顯示,2023年10月7日新一輪巴以大規模沖突爆發至今,安理會已14次就加沙沖突提出決議草案并付諸表決,其中僅有4次獲得通過。10份未被通過的決議草案中,除了2份是由美國提交的,其余8份美國均投了反對票,其中6次為美國一票否決。
△加沙地帶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大使在投票后的解釋性發言中表示,中方對這一表決結果感到非常失望。傅聰大使還發出“靈魂三問”:到底還要有多少無辜生命逝去,加沙才能實現停火?到底還要發生多少慘劇,人道物資才能暢通無阻?到底還要等到什么時候,安理會才能履行職責?
傅聰大使強調,國際社會維護公道正義的努力不會停止。下周第80屆聯合國大會將舉行一般性辯論和落實“兩國方案”高級別會議,中方希望有關國家傾聽國際社會的強烈呼聲,作出對生命負責、對歷史負責的正確決定。中方將繼續同國際社會共同努力,推動平息加沙戰火、緩解人道災難、落實“兩國方案”,最終實現巴勒斯坦問題的全面、公正、持久解決。
特朗普反對英國承認巴勒斯坦國計劃
當地時間18日,在英國首相鄉村官邸契克斯別墅,美國總統特朗普與英國首相斯塔默舉行聯合新聞發布會。特朗普表示,他反對英國關于承認巴勒斯坦國的計劃。
特朗普說,在加沙問題上,他與斯塔默存在分歧,這是本次會晤的“少數分歧之一”。斯塔默則表示,英美兩國同意支持加沙實現和平并制定路線圖,同時強調必須盡快向加沙提供人道援助。
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獲得美國支持的以色列在國際上日益陷入孤立。除英國外,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美國的西方盟友也都宣布準備承認巴勒斯坦國。英國首相府7月29日發表聲明說,如果以色列不采取實質性行動結束加沙地帶駭人慘狀,并承諾實現長期可持續和平,英國將在9月聯合國大會開幕前承認巴勒斯坦國,維護“兩國方案”的可行性。
以色列軍事行動持續
哈馬斯:當前不可能談判
連日來,以軍持續推進在加沙地帶北部加沙城的軍事行動,巴勒斯坦民眾被迫踏上逃亡之路。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一張16日拍攝的衛星照片顯示,當天,一批以色列坦克已經在加沙北部集結,集結地點位于加沙城沙提難民營外僅1.5公里處。
哈馬斯高級官員巴塞姆·納伊姆18日在接受卡塔爾阿拉伯電視臺直播采訪時表示,鑒于以色列持續不斷發動襲擊,特別是以色列不斷升級其對加沙城的軍事行動,哈馬斯在當前不可能進行談判。
阿聯酋警告以方:
考慮外交關系降級
路透社18日以多名知情人士為消息源報道說,巴以沖突延宕至今,阿聯酋與以色列的關系愈發緊張。阿聯酋本月警告了以色列政府,以色列對約旦河西岸的任何吞并行動都將越過“紅線”。
阿聯酋沒有明確說明屆時會采取何種措施,當前考慮的選項包括外交關系降級、召回大使,但不準備全面切斷與以色列關系。
本月11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簽署協議,旨在約旦河西岸推進引發國際譴責的“E1區”猶太人定居點建設計劃,并宣稱“不會有巴勒斯坦國”。以色列極右翼政客、財政部長比撒列·斯莫特里赫同日表示,以色列將很快慶祝“吞并約旦河西岸”。
海灣國家提升集體防務
此外,海灣國家也對以色列行為作出回應。海灣合作委員會(海合會)聯合防務理事會18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特別會議,強烈譴責以色列日前針對卡塔爾的襲擊,決定加強理事會成員國情報共享,提升集體防務能力。
△卡塔爾(資料圖)
與會各國防務官員一致認為,對卡塔爾的攻擊就是對所有海合會國家的攻擊。海合會支持卡塔爾為維護安全、捍衛領土完整采取的一切措施。
海合會國家將在三個月內舉行防空聯合演習,以進一步提升集體防務能力。
編輯|程鵬 杜波
校對|文多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CCTV國際時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