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8 14:44:36
11月28日,雷軍回應小米汽車續航測試,稱能耗表現不錯但弱于特斯拉有客觀原因,會繼續優化。11月20日小米汽車第50萬輛整車下產線,刷新全球新能源車企紀錄,標志其體系能力獲驗證、獲認可,進入規模化新階段。此外,小米2025年第三季度業績創新高,汽車及AI業務分部首次單季經營收益轉正。
每經編輯|杜宇
11月28日,話題#雷軍回應小米汽車續航測試#,沖上熱搜第一。

28日,雷軍發微博稱:小米汽車的能耗表現也非常不錯,大家可以仔細看一下。評測結果弱于特斯拉,也有一定客觀原因:小米SU7是C級車,車大配置高,車會重一些,能耗肯定會高。當然,我們會繼續向特斯拉學習,進一步優化能耗表現。

11月20日,小米汽車官方微博發文稱第50萬輛整車正式下產線。小米汽車稱,這是一個新的起點,未來我們會持續努力,感謝所有車主的支持。
小米集團創辦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在現場見證了這一時刻。


據北京日報,自2024年3月28日首款車型SU7正式發布,小米汽車用602天、不足20個月,刷新了全球新能源車企50萬輛下線的最快紀錄。
雷軍稱,50萬輛下線標志著小米汽車包括研發、制造、銷售、交付和服務的完整體系能力得到了充分驗證,也標志著小米汽車得到消費者的廣泛認可,進入了規模化發展的新階段。雷軍透露,2025年全年小米汽車預計將交付超過40萬輛。
另據北京日報,雷軍表示,下一個五年,人工智能將深刻影響傳統產業。“所有產業都值得用AI做一遍。”雷軍以小米汽車工廠舉例:大壓鑄件用人眼很難完成檢測,但通過X光機和AI視覺大模型判定,可在2秒內完成檢測,效率是人工的10倍,精度是人工的5倍以上。他說,人工智能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將會開啟一個新的萬億級大市場,一家公司不可能掌握所有環節,而是要與最強的伙伴攜手,取長補短,帶動整個產業鏈共同升級。除了這些自動化設備,人形機器人進廠打工也正成為現實。他預計,未來5年,人形機器人將大面積在小米工廠上崗,“這還只是第一步,家庭對人形機器人的需求更大、要求更高,市場也更大”。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11月18日,小米集團(01810.HK)發布業績公告顯示,2025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收約1131.21億元,同比增長22.3%,連續4個季度突破千億元;經調整凈利潤為113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80.9%。
第三季度,智能電動汽車及AI等創新業務分部收入290億元,同比增長超199%。其中,智能電動汽車收入283億元,其他相關收入7億元。小米汽車及AI(人工智能)等創新業務分部首次實現單季度經營收益轉正,實現單季經營收益7億元。
官方數據顯示,2025年1至9月,小米汽車累計交付量已超過26萬輛。其中,第三季度累計交付約10.88萬輛新車,創單季度歷史新高。“小米汽車預計將于本周完成全年35萬輛的交付目標。”小米集團合伙人、集團總裁盧偉冰在業績電話會上透露。
小米方面表示,小米汽車在持續拓展銷售服務網絡,截至9月30日,已在全國119個城市開設了402家汽車銷售門店;已有209家服務網點,覆蓋125個城市。
11月18日晚,小米創辦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在微博發文稱,研發投入91億元,同比增長52.1%,預計全年投入超300億元。研發總人數24871人。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北京日報、小米汽車官方微博、雷軍微博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