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1-26 12:13:16
消息面上,11月25日,某互聯網龍頭企業發布2026財年第二財季(2025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集團收入約2478億元,剔除已出售業務影響,收入同比增長15%,超越市場預期。其中“AI+云”業務保持強勁增長,當季云智能集團收入398.2億元,同比增長34%,AI相關產品收入連續9個季度實現三位數同比增長,進一步驗證Al的商業化進展成色。
在此利好消息催化下,今日早盤港股科技板塊延續回暖態勢。其中,布局港股科技類資產的人氣產品恒生科技ETF(513130)交投活躍,截至11:30,盤中成交額達26.73億元。交易所數據顯示,截至2025/11/25,該ETF最新規模達435.92億元、最新份額達588.92億份,雙雙刷新成立以來(2021/5/24)新高,具有規模較大和流動性較優的特點。(數據來源:Wind)
恒生科技ETF(513130)緊密跟蹤的恒生科技指數是港股科技板塊的代表性指數之一,匯聚了30只具備競爭力的港股互聯網及龍頭公司,行業分布上較為廣泛且均衡,有望助力投資者捕捉經濟結構轉型發展和Al產業升級迭代的投資機遇,截至2025/11/25,指數前五大成份股為阿里巴巴-W、騰訊控股、中芯國際、美團-W、網易-S。
近期受“降息分歧+Al泡沫論“情緒傳導及年底資金獲利了結影響,港股出現震蕩,但是招商證券認為這屬于階段性非理性恐慌,隨著外部利空的邊際緩解,市場情緒有望修復。其在最近的研報中分析認為,從實質需求和利潤兌現角度看,認為AI產業或并無系統性泡沫,問題僅集中在部分AI概念股的投機。并且中美AI公司存在明顯差異,中港AI企業以“效率革命”為主,聚焦小模型、大應用,投入規模和資本開支遠低于美企。美國AI巨頭則陷入“算力軍備競賽”,資本負擔沉重。
伴隨著美聯儲降息預期的升溫,前期壓制港股表現的流動性因素有望得到緩解;并且在龍頭財報業績和Al發展細節的支撐下,Al泡沫論的擔憂有望消減,往后看科技成長或仍是市場的發展主線之一。恒生科技ETF(513130)是市場上較受投資者認可的港股科技板塊配置工具之一,根據最新的基金2025年中期報告,截至報告期末其持有人戶數超22萬戶。另外恒生科技ETF(513130)還具有規模較大、流動性較優、支持場內T+0等多重優勢,同時產品年管理費為0.2%,有望助力投資者低成本布局港股科技類資產。場外投資者可關注其場外聯接基金(A類015310、C類015311)。(費率數據來源:產品法律文件,截至2025/11/25)
備注:場內T+0為交易所交易機制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