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31 16:21:57
10月30日,“2025‘活力楊浦’數字經濟打造人民城市生活圈”主題對話活動在上海舉辦。SOM設計事務所孫乃飛稱,黃浦江未來發展重心將聚焦楊浦濱江中北段,其專項規劃構建了“兩軸一心四區”空間結構。復興島作為規劃核心啟動點,將以“國際創新創業島”為定位,通過有機更新實現功能升維,與黃浦江中北段一同崛起為世界級科創區。
每經記者|陳榮浩 每經編輯|魏文藝
10月30日,在上海市楊浦區投資促進辦公室指導下,每日經濟新聞與上海楊浦濱江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在上海人民城市實踐展示館聯合舉辦“2025‘活力楊浦’數字經濟打造人民城市生活圈”主題對話活動,SOM設計事務所資深副總監孫乃飛圍繞《黃浦江中北段規劃與復興島升維》進行了主題分享。
孫乃飛表示,作為上海發展的核心脈絡,黃浦江歷經外灘、陸家嘴中心的崛起和徐匯濱江的深耕后,未來發展重心將聚焦楊浦濱江中北段及北部門戶區。
“今年10月前公示的黃浦江中北段專項規劃,研究范圍達65平方公里,同時也包含了7.8平方公里控規編制工作。專項規劃構建了‘兩軸一心四區’空間結構,旨在聯動百年工業與高校資源,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科創高地、創新創業集聚區和高品質水岸示范區。擁有百年歷史的復興島,作為規劃核心啟動點,將以‘國際創新創業島’為定位,通過有機更新實現功能升維,成為串聯區域發展的關鍵引擎,為上海北濱江注入全新活力。”孫乃飛分享道。

孫乃飛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祝裕 攝
在主題分享中,孫乃飛從空間結構、功能布局與資源協同三個核心維度,結合黃浦江中北段規劃的具體落地路徑與復興島的戰略定位,分享了如何通過科學規劃激活北濱江區域潛力、實現“百年工業基底”與“高校科創資源”深度聯動的實踐思路。
孫乃飛表示,黃浦江中北段規劃以“協同科創資源、激活濱水價值”為核心,劃定了覆蓋65平方公里的研究范圍,其中7.8平方公里濱江控規編制范圍為本輪工作的重心,通過“點上突破、面上聯動”帶動整個沿江區域升級。規劃明確“兩軸一心四區”的空間結構,為北濱江構建起清晰的發展框架。
孫乃飛還提到,兩軸分別為“黃浦江沿岸綜合發展軸”和“翔殷路—五洲大道科創發展軸”,前者串聯濱水生態、公共活動和產業功能,后者則承擔起聯結東西兩岸產業資源與科研要素的重任,實現創新鏈與產業鏈的深度融合。
“‘一心’聚焦北濱江公共活動中心,而‘四區’則各有側重:圍繞復興島打造科創策源區,依托美團等資源在南部構建數字引領區,在北部規劃公園生態未來發展區,同時在浦東一側打造以‘金色智造’為主題的產業混合功能區,形成功能互補、協同發展的格局。”
孫乃飛表示,在功能布局上,規劃呈現出鮮明的主題分區特征。南部數字引領區是在線經濟產業的升級延伸,將聚焦數字經濟相關業態;中部以復興島為核心,聯動楊浦與浦東兩岸,打造科創策源高地;森林公園南側將崛起北濱江公共活動中心,布局標志性大型體育文化場館,成為市級濱水公共新中心。共青森林公園將與東岸綠化空間聯動,強化生態輻射效應,而北部片區近期將保留生產功能,遠期預留產業升級空間,確保規劃的靈活性與可持續性。
“這一布局既延續了黃浦江濱水發展的脈絡,又針對性地補齊了北濱江功能短板,為區域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孫乃飛說道。
在孫乃飛看來,作為黃浦江中北段規劃的核心啟動點,復興島承載著百年工業記憶與城市升級期待。
“從吹填成島至今,復興島見證了民族工業的崛起,中華船廠等企業留下了深厚的產業根基,抗日戰爭勝利后得名‘復興島’的歷史更賦予其特殊意義。如今,隨著工業企業逐步搬遷,復興島也有了新的定位 ——‘人民城市島、數字智能島、設計藝術島’,同步打造未來城市實驗區、創新創業和人才集聚區、空間智能創新先行區。”
孫乃飛表示,創新是復興島煥新的核心主題,這一主題將通過過渡期工業遺存的有機更新與創新空間的多元構建,在島上實現具象化落地。
孫乃飛提到,島上約30萬平方米工業遺存將通過存量空間的盤活,改造為創新創業空間,產業孵化器和人才公寓等多元空間,支撐量子城市時空創新基地的建設。東南片區的部分廠房將升級為創客大空間,通過低成本改造打造創新載體,營造吸引年輕人的街區氛圍。為破解東岸廠房可達性問題,規劃將建設南北向銀河東街慢行街道,在提供休閑場景的同時,為沿線廠房提供展示與通達機會,帶動東岸發展及新功能落地,構建全域創新空間網絡。
“開放與活力是復興島的鮮明特質。”孫乃飛表示,復興島毗鄰理工區域,未來會實施水岸開放,與大電氣片區共同形成三水交匯的創新節點。復興島運河開放后打造濱水休閑空間,環島實現三道貫通并設復興時刻主題驛站;船臺空間將增建文化體育建筑激活活力。島北規劃飛鳥洲戶外活動空間以及特色鳥島,兼顧活力與生態;島南打造“創業坊”,改造利用工業建筑并結合浮碼頭引入水上集市,激活濱水空間。
在孫乃飛看來,隨著規劃的逐步落地與各類特色活動的持續引入,復興島將實現“創新、開放、活力”的發展愿景,與黃浦江中北段一同崛起為世界級科創區與濱水宜居新標桿,書寫上海城市更新與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祝裕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