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3 18:19:53
周五大盤以跳空的方式跌破上升趨勢線,科創50指數明顯破位,這意味著市場的震蕩回調預計會持續2-3個月。短期走勢方面,可以參考2019年5月的走勢,主跌階段即將過去,初步預計下周一或下周三之后市場會迎來區間震蕩階段。市場的震蕩回調,又會為我們提供一次上車的機會。不要讓市場的喧囂與雜音,成為你每一次財富晉階的干擾與阻攔。
本周,A股市場調整,主要寬基指數的周度表現均收跌,其中,小盤股、微盤股方向跌幅較大。北證50指數、微盤股指數、國證2000指數的周跌幅均在6%以上;相對抗跌的上證50指數周跌幅為2.72%,在主要寬基指數中跌幅最小。
經過周五的大幅調整,是否意味著中期調整已經展開?后市機會又在哪里?今天,達哥和牛博士就大家關心的問題展開討論。
牛博士:達哥,你好,又到我們周末聊行情的時間。周五的大幅調整讓人非常擔憂,很多人周末還在討論下周的走勢。對于未來的行情,你是如何看待的?
道達:本周市場大幅殺跌,并不意外。
在上周日的手記文章中,我提到了要重點關注科創50指數的表現,如果其破位,那么大盤震蕩幅度會加大,需要控制倉位。
在周四的文章中,也重點提到了要觀察上證指數30分鐘底背離能否出現。但很遺憾的是,底背離并沒有出現,市場也就沒有止跌反彈。
指數層面,上證指數以跳空陰線的方式跌破了9月以來的上升趨勢線,科創50指數跌破了9月下旬以來的箱體底部,因此,毫無疑問地說,市場進入到了牛市的震蕩回調階段。
從周五沒有資金大規模抄底的情況來看,下周一大概率還會有下挫動能。
為什么說是牛市的震蕩回調階段呢?
之前達哥提過,本輪牛市的三大宏觀基礎:全球流動性寬松、財政擴張、人工智能科技革命,此外,還有國內政策層面的努力提振資本市場。只要牛市的根基沒有動搖,那么就要堅持牛市信仰。
那么,牛市的震蕩回調會持續多長時間?回調幅度又有多少?我們不妨從歷史中尋找案例來參考。
2005-2007年的牛市,共有3輪震蕩回調。
2006年5月16日-8月7日,大盤震蕩回調階段共60個交易日,跌幅為7.01%。
2007年1月25日-3月5日,大盤震蕩回調階段共23個交易日,跌幅為6.38%。
2007年5月30日-7月5日,大盤震蕩回調階段共27個交易日,跌幅為16.59%。

2013-2015年的牛市,共有3輪震蕩回調。
2014年10月10日-10月27日,大盤震蕩回調階段共12個交易日,跌幅為4.14%。
2015年1月8日-2月6日,大盤震蕩回調階段共22個交易日,跌幅為8.83%。
2015年4月28日-5月7日,大盤震蕩回調階段共7個交易日,跌幅為9.17%。

2019-2021年的結構性牛市,共有4輪回調。
2019年4月22日-8月6日,大盤震蕩回調了73個交易日,跌幅為15.08%。
2020年1月14日-2月3日、3月6日-3月23日的兩輪回調,大盤第一輪震蕩回調了10個交易日,跌幅剛好超過10%;大盤第二輪震蕩回調了12個交易日,跌幅為13.4%。
2020年7月13日-11月2日,大盤區間震蕩了74個交易日,跌幅為6.34%。

周五,上證指數以跳空大幅調整的方式跌破了9月以來的上升趨勢線,科創50指數跌破了9月下旬以來的箱體底部。
這兩個指數,一個是A股的司令部,一個是行情先鋒。他們的破位,意味著后續震蕩回調或區間震蕩的時間會比較長,我認為可能要做好2-3個月的準備。
從調整初期的殺跌力度來看,當前有點類似于2019年5月。
目前正處于牛市第一階段向第二階段轉換的震蕩回調期,從牛市靜悄悄的氛圍來看,當前的行情階段有點類似于2006年5-8月。
可能有不少人會反駁我:以前的牛市是“雨露均沾”,本輪牛市我都沒怎么賺錢,這還是牛市嗎?
答案是肯定的,肯定是牛市!
當大家在擔憂的時候,達哥不妨給大家回顧歷史觀點。
2024年10月上半月,當市場在擔憂還有沒有牛市時,達哥當時明確說大盤至少會震蕩兩三個月。2024年10月16日的文章《重磅!大盤會調整到哪里?主力底線或已明確》明確給大家提到,大盤2024年9月27日的缺口附近,大概率就是市場主力的最后底線。

▲圖片來源:截圖自2024年10月16日的手記文章
2025年4月6日,市場對關稅消息比較擔憂,我在4月6日的文章《下周A股會如何?兩段歷史走勢可供參考》中指出,這種消息面的沖擊,很容易在短期形成波段低點,尤其是1-3個交易日。
2025年4月7日,市場大幅下跌,又有人在擔心。我在4月7日的文章《中央匯金出手了!前兩次公告買入ETF,大盤均見到波段底部》中明確指出,中央匯金公司2023年10月-2024年2月兩次發布增持ETF公告時,大盤都見到了波段底部。

▲圖片來源:截圖自2025年4月7日的手記文章
實際走勢呢?2024年9月27日大盤的缺口上沿是3017點,今年4月最低3040點;大盤今年4月7日見底,科創板、創業板4月9日見底。無論是指數點位,還是上述幾個指數的見底時間,都在預期之內。

達哥提前給你做好了規劃,而到該抄底之時,當時你抄底了嗎?
達哥還想提醒大家的是,不要讓市場的喧囂與雜音影響你的思維,影響你的判斷。
牛博士:感謝達哥的分享,很多時候確實需要獨立思考,不能讓市場的喧囂與雜音影響我們。那么,在你看來,下周的機會有哪些呢?
道達:我認為有三個方向值得觀察。
一是AI應用。
自10月30日以來,AI應用方向頻繁異動。雖然有市場高切低的因素,也不乏伯克希爾買入谷歌的因素,但從產業炒作規律來講,AI的行情不僅僅是硬件的行情,也會有軟件的行情。
只不過,當前可能還沒有到大規模炒作的階段,所以要多研究行業公司,公司選好之后,再擇機低吸。
二是商業航天。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公報新增了航天強國和農業強國這兩大目標,也是中央文件中首次將“航天強國”與其他“強國”并列表述。
中信建投指出,預計2026年起,我國將正式進入衛星互聯網高頻組網階段,伴隨國內衛星互聯網建設需求逐步推進,行業整體規模增速有望在未來幾年快速提升。華泰證券表示,商業航天板塊迎來政策面、業績面和技術面的三重拐點。
在本周的市場調整中,商業航天的一些高辨識度個股明顯抗跌。
三是種子板塊。
邏輯方面,剛才提到了農業強國。從周五的走勢來看,種子股明顯異動。
最后,達哥作一個總結:周五大盤以跳空的方式跌破上升趨勢線,科創50指數明顯破位,這意味著市場的震蕩回調預計會持續2-3個月。短期走勢方面,可以參考2019年5月的走勢,主跌階段即將過去,初步預計下周一或下周三之后市場會迎來區間震蕩階段。
市場的震蕩回調,又會為我們提供一次上車的機會。不要讓市場的喧囂與雜音,成為你每一次財富晉階的干擾與阻攔。板塊方面,可以先觀察AI應用、商業航天、種子板塊的走勢(商業航天、AI應用是重點),待信號明確之后再行動不遲。
PS:想了解達哥的更多觀點,或想和達哥交流,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道達號”。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文多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