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1-21 14:37:32
11月21日午盤,軍工板塊震蕩調整,截至14點35分,航空航天 ETF(159227)跌幅1.52%,作為全市場規模最大的航空航天類 ETF,成交額達2.07億元,穩居同類第一。持倉股中,國科軍工、天和防務、中國海防、亞光科技等漲幅居前。
2025年底至2026年初,可回收火箭技術將進入密集首飛期,包括藍箭航天“朱雀三號”、中科宇航“力箭二號” 、星際榮耀“雙曲線三號”和星河動力“智神星一號”在內的多款可回收火箭將迎來首飛,可復用火箭技術為商業航天實現規模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東吳證券指出,軍工行業財務狀況全面改善,盈利能力與現金流進一步提高,驅動其估值體系從“主題博弈”轉向“基本面定價”。這一趨勢在航空航天領域尤為顯著,隨著商業航天、低空經濟步入規模化,板塊迎來深刻的價值重估。在“航天強國”戰略的牽引下,這些新興賽道有望催生萬億市場,為高端制造業乃至國民經濟的增長注入強勁新動能。
航空航天ETF(159227)緊密跟蹤國證航天指數,申萬一級軍工行業占比高達98.2%,堪稱全市場“軍工純度”最高的指數,覆蓋航空裝備、航天裝備、衛星導航、新材料等關鍵產業鏈環節,成分股精選軍工領域頭部企業,涵蓋大飛機研制、低空經濟、商業航天等新興領域,商業航天概念權重占比高達51.8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