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1-12 09:53:13
|2025年11月12日 星期三|
NO.1 官宣!陳宇正式接任博時基金總經理
又一家萬億元級基金公司總經理履新!11月11日晚間,博時基金發布高級管理人員變更公告,黨委副書記陳宇正式接任總經理。加之此前張東任博時基金董事長,標志著這家管理規模超1.8萬億元的頭部機構完成新一輪掌舵人換屆。業內人士預計,這一人事調整預計將對博時基金的未來發展帶來積極影響,并為公司的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點評:博時基金完成高層人事更迭,陳宇正式出任總經理,與董事長張東形成新管理組合。作為管理規模超1.8萬億元的行業巨頭,此次換屆或推動公司戰略優化與業務創新,市場關注度提升。當前市場環境下,大型基金公司管理層穩定對投資者信心有重要意義,或為行業整體發展提供積極信號。
NO.2 王功偉訴大智慧,請求撤銷重組相關股東大會決議
11月11日晚,大智慧發布訴訟相關公告,披露公司因2025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事項被自然人王功偉提起訴訟,目前案件已被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尚未開庭審理。據悉,大智慧正推進由湘財股份通過換股方式吸收合并自身并募集配套資金的重組事項。公司于2025年10月13日召開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本次重組相關議案。然而,王功偉于10月15日提起訴訟,主張撤銷該股東大會決議,理由是本次合并構成重大關聯交易,公司未按規定聘請證券服務機構對湘財股份整體資產進行審計或評估,且股東大會未審議相關審計或評估報告,違反了相關規定。針對此次訴訟,大智慧方面表示,公司已按吸收合并相關規則完成各項工作,履行了相應審議程序,股東大會決議合法有效,后續將積極應對訴訟。本次訴訟暫不涉及具體金額,對公司的最終影響需以法院判決結果為準,重組事項的后續進展將以公司公告為準。
點評:大智慧重組訴訟事件凸顯公司治理與合規風險,或對其股價預期構成壓力。作為金融科技板塊重要標的,該訴訟可能引發市場對同類重組項目合規性的重新審視,影響板塊短期情緒。若訴訟結果不利,或加劇市場對重組股的避險情緒,拖累整體風險偏好。公司需積極應對,以維護重組進程及投資者信心。
NO.3 年內新發基金數創近三年新高,“小而多”取代“造爆款”
截至11月11日,今年以來全市場新發基金數量已達1371只,創近三年新高。Wind數據顯示,按照認購起始日統計口徑(下同),截至11月11日,年內公募基金的新基發行數量達到1371只,超越2023年全年(1266只)和2024年全年(1143只),距離2022年全年發行數量(1424只)僅一步之遙。與火熱的發行數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新基金平均募集規模僅為7.82億元。這一“數量增+平均規模減”的現象,勾勒出2025年公募基金發行市場的深刻變局。
點評:2025年公募基金發行呈現“小而多”新格局,年內新發基金數達1371只創近三年新高,但平均募集規模僅7.82億元,顯示市場偏好轉向細分領域和主題投資。這一趨勢將利好具備差異化投研能力的中小基金公司,推動財富管理行業向精細化發展。對股市而言,增量資金結構變化或加劇板塊輪動,科技、消費等主題賽道可能獲得更多資金青睞,市場風格或更趨多元化。
NO.4 中信證券:發行不超500億元短期公司債券獲批
中信證券(600030)11月11日公告,日前,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批復,公司可以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面值余額不超過500億元短期公司債券。此批復自同意注冊之日起24個月內有效,公司在注冊有效期內可以分期發行。
點評:中信證券獲批發行不超過500億元短期公司債券,此舉將顯著增強其資本實力與流動性,為業務擴張提供有力支撐。對券商板塊而言,頭部券商的融資動作或引發市場對行業資本補充能力的關注,板塊內部分化或加劇。從整體市場看,大型金融機構的融資行為通常被視為流動性寬松的信號,或對市場情緒產生積極影響,但需關注資金實際投向及對存量市場的潛在分流效應。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