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1-05 22:47:14
11月5日,全新梅賽德斯-奔馳純電CLA正式上市,新車被奔馳視為其踐行“零排放”出行目標的證明之一。近日,奔馳董事會成員佟歐福表示,踐行ESG和企業社會責任是奔馳的長期承諾。未來兩年奔馳將推36款車型,其中17款為電動車。佟歐福強調,電動化非碳減排終點,要關注車輛全生命周期。奔馳將堅持“奔馳標準”,雖短期或增成本,但長期能帶來更多價值。
每經記者|董天意 每經編輯|余婷婷
“對于梅賽德斯-奔馳而言,企業社會責任從來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我們的核心價值觀,是我們作為一家企業堅定不移的信念。”日前,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以下簡稱奔馳)董事會成員、負責大中華區業務的佟歐福(Oliver Thöne)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踐行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和企業社會責任是奔馳的長期承諾,不會因為市場變化而動搖。
今年是北京奔馳成立的20周年,作為奔馳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其前驅車工廠于近期獲得了《ISO 14068-1:2023實現碳中和核查聲明》,成為我國首家獲此認證的汽車制造工廠。從這里駛出的全新梅賽德斯-奔馳純電CLA于11月5日正式上市,共推出純電CLA 300 L超長續航版、純電CLA 300 L超長續航領智版、純電CLA 300 L超長續航冠軍限量版(100臺限量發售)3款車型,售價區間為24.9萬元~29.9萬元。新車被奔馳視為其踐行“零排放”出行目標的證明之一。
而自全新梅賽德斯-奔馳純電CLA(以下簡稱全新純電CLA)開始,奔馳將開啟史上最大規模的科技與產品發布計劃。在未來兩年,奔馳將推出覆蓋高端豪華、核心豪華、新生代豪華等細分市場的36款車型,其中17款為電動車型,7款為中國專屬車型。
“生產的可持續和產品端的可持續并不矛盾,而是相輔相成、共同促進。這些進展顯示出我們正以系統化、全生命周期的視角,在所有關鍵碳足跡領域推進‘脫碳’。從一輛車的誕生開始,踐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佟歐福表示。
“電動化遠非碳減排的終點”
在“雙碳”目標下,外界對于企業可持續性發展多聚焦于生產端的節能減排,而忽視產品全生命周期中的“隱性碳排放”。
一方面是能效,當下行業及消費者或更重視新能源車型的續航里程數字,而非車輛的能效、電耗等參數,這導致部分新能源車型雖然依托“大電池”“大油箱”實現了較好的續航表現,但由此增加的“碳排放”卻不為外界所熟知。
“全新純電CLA的核心設計理念之一就是力求打造能效標桿,因為高能效可以極大地提升續航表現,同時減少能源消耗,對于客戶來說這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佟歐福表示,全新純電CLA可實現每百公里10.9千瓦時能耗與866公里CLTC續航里程。
此外,在材料使用方面,全新純電CLA的回收熱塑性塑料使用比例較上一代實現翻倍,其保險杠中含有25%回收材料,相比使用新塑料,每輛車可減少約50公斤二氧化碳排放。而通過與寧德時代等企業的合作,奔馳自2024年6月以來已回收約391噸報廢動力電池及模組,實現了電池全生命周期閉環管理。
在佟歐福看來,持續深化與本土伙伴的合作,也是奔馳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一環。據佟歐福透露,截至2025年6月,北京奔馳和福建奔馳幾乎所有的生產供應商都已簽署“愿景意向書”,承諾踐行碳中和目標。在生產端,北京奔馳在2022年已實現碳達峰并轉入減少碳足跡階段,其通過系統性措施較2022年降低了約60%的碳足跡。另在銷售端,奔馳綠色零售項目已于2022年啟動試點,部分門店已投入運營。
“對于梅賽德斯-奔馳來說,電動化本身遠非實現碳減排的終點。我們關注的是從車輛生產到整體價值鏈的每一個環節。” 佟歐福表示。
“不能因為競爭拋棄戰略目標”
事實上,當前中國汽車產業正加速向低碳化轉型,政策端對全產業鏈減碳提出了更高要求,但車企構建起完整的全鏈條可持續體系并不輕松,尤其是在當前全球汽車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的背景下。
“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所有企業都面臨壓力,每家都必須適時調整。無論采取何種調整措施,都必須堅定不移地恪守初心,不能因為競爭就拋棄戰略目標。”佟歐福表示,打造一個品牌需要久久為功,在面臨競爭和市場波動時,堅守品牌長期的價值理念或更為重要。
佟歐福表述的“初心”,即是對“奔馳標準”的堅持,這種堅持貫穿奔馳研產銷全鏈條且“不計成本”。例如在產品安全方面,佟歐福透露,全新純電CLA在開發過程中累計投入數億元,完成了180輛車的碰撞測試,覆蓋車輛、電池、功能性及電磁兼容性安全。除實車碰撞外,奔馳在每一款新車型上市前還會進行15000次的碰撞仿真模擬。
此外,面對創新功能的導入,奔馳也會在“奔馳標準”的邏輯下保持審慎態度。佟歐福強調,雖然某些創新理念極具吸引力,但鑒于其在數字安全與隱私保護方面可能存在的隱患,奔馳也需要付出額外的時間和成本來確保數據符合自身的安全標準。
“我們著眼于整個供應鏈,不斷審視各個維度并進行創新。我們相信,這一戰略雖然在短期可能帶來額外的成本,但長期看確實可以帶來更多價值。因為推動可持續發展和創造更多價值并不沖突。”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柏睿凱(Jörg Bartels)表示。
“明年梅賽德斯-奔馳將迎來140周年。回頭看,我們經歷了數個經濟周期及行業轉型,在不同的階段積極調整自身,實現長久發展。我們也在堅持‘奔馳標準’的基礎上,積極把握行業在智能化及新能源發展的機遇。”佟歐福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