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0-22 21:38:10
每經評論員 徐肖逍
近日,宇樹科技的一則更名消息引發廣泛關注。證監會網上辦事服務平臺信息顯示,其上市輔導機構中信證券提交的《輔導工作進展情況報告(第一期)》透露,宇樹科技已決定將公司名稱由“杭州宇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宇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此次更名發生在公司IPO(首次公開募股)輔導期內,并非孤立動作,輔導機構正同步協助公司對計劃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展開論證分析,確保與公司未來發展戰略相契合,這一系列舉措共同構成了宇樹科技推進IPO進程的重要環節。
從名稱變更本身來看,核心變化是去掉了地域標識“杭州”二字,這一調整背后蘊含著深層次的品牌升級邏輯。對于一家正沖刺上市的企業而言,此舉不僅是為了以更簡潔、國際化的形象登陸資本市場,更重要的是向市場傳遞其戰略定位的轉變——從區域性企業向全國性乃至全球性企業跨越,為后續對接國際資本與市場奠定基礎。
事實上,宇樹科技早已具備突破地域限制的實力,其在機器人領域的發展歷程堪稱行業標桿。公司由王興興于2016年創立,最初以四足機器狗為核心業務,憑借持續的技術創新不斷實現突破:2017年推出全球首個正式對外公開的高性能低成本四足機器人Laikago(萊卡狗);2021年,四足機器人“犇犇”登陸央視春晚;2022年,109臺Go1機器人在冬奧開幕式上精彩亮相;2023年,發布國內第一臺能跑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機器人H1;2024年,推出售價9.9萬元的G1人形機器人,推動人形機器人向消費級市場邁進。
進入2025年,宇樹科技的發展步伐進一步加快。2月,旗下人形機器人產品Unitree H1再次登上春晚舞臺,憑借出色表現引發廣泛關注,不僅讓宇樹科技成為中國人形機器人賽道的標志性企業,更使其與DeepSeek(深度求索)、強腦科技(BrainCo)、群核科技、云深處科技、游戲科學共同躋身“杭州六小龍”之列,成為杭州科技創新力量的代表。10月20日,公司又官宣推出H2仿生人形機器人,這款高180厘米、重70千克的新產品,整體形態更接近真人,具備舞蹈、功夫表演等運動控制能力,甚至可身著服飾扮演模特走秀,再次刷新了行業對人形機器人的認知。
亮眼成績的背后,是宇樹科技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作為支撐。截至目前,公司累計提交國內外專利申請200余項,其中授權專利180余項,技術覆蓋機器人感知、運動控制、結構設計、智能算法等多個關鍵方向,構建了堅實的技術壁壘。2025年7月,在瑞士日內瓦舉辦的2025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全球獎評選中,宇樹科技從來自95個國家的780多家公司中脫穎而出,成功獲獎,這一國際認可進一步印證了其技術實力的全球競爭力。
實際上,宇樹科技全球化布局已經初露崢嶸。9月5日,宇樹科技創始人、CEO(首席執行官)王興興在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召開的一次懇談會上透露,其客戶既包括英偉達、Meta、三星等國際頂尖企業,也涵蓋斯坦福大學、MIT(麻省理工學院)、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等國際著名院校,四足機器人與人形機器人更是成為國內外流行的機器人產品。
不過,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宇樹科技也面臨著諸多挑戰。2025年9月,王興興在外灘大會上坦言,公司當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非常缺頂尖人才,同時團隊人員擴充后反而效率更低了。此外,在前述懇談會上,王興興還提及了三大行業性難題,包括海外知識產權保護、參與標準制定及市場中偶爾出現的產品技術被模仿、侵權情況。
從行業大背景來看,當前全球人形機器人賽道正處于技術突破與產業落地的臨界點,市場爆發在即。在此關鍵節點,宇樹科技此次更名,實則是其布局“更大棋局”的關鍵一步。去掉“杭州”地域標簽,不僅是IPO前的必要準備,更是公司戰略視野從區域轉向全球的明確宣言。以更中性、國際化的品牌形象對接國際資本與市場,有助于宇樹科技在即將到來的行業競爭中搶占先機,這背后是公司從技術先鋒向產業巨頭蛻變的雄心——借助IPO契機整合全球資源,在人形機器人時代牢牢占據產業制高點。
對于宇樹科技而言,從地域企業到全球玩家的身份躍遷,考驗的不僅是技術硬實力,更是戰略布局、組織管理、知識產權保護等多方面的軟實力。未來,若能有效解決頂尖人才短缺、團隊效率提升、海外知識產權保護等問題,其“全球機器人生態”的藍圖或將逐步照進現實。而宇樹科技的發展探索,也為中國科技企業在全球高端制造領域突圍提供了寶貴樣本——唯有以開放視野布局全球市場、以硬核創新筑牢技術根基、以精細化管理提升組織效能,才能在激烈的全球產業競爭中真正站穩腳跟,書寫屬于中國機器人產業的新篇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