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8 20:58:15
富力地產核心資產、泉州富力萬達文華酒店將于11月3日整棟拍賣,起拍價3.31億元,較市場參考價折讓近30%。富力地產2017年收購萬達系73家酒店后,如今僅剩22家,且近期多地酒店相繼被拍賣。富力地產等出險房企處置資產雖能回籠資金,但難徹底解決債務問題。當前房地產市場低迷,“賣酒店回血”成普遍選擇,高端酒店市場也面臨挑戰。
每經記者|陳榮浩 每經編輯|陳夢妤
泉州富力萬達文華酒店 圖源|京東法拍
富力地產又有核心資產被擺上了拍賣臺。
據京東法拍,位于福建泉州市區的富力萬達文華酒店將于11月3日迎來整棟拍賣,起拍價約3.31億元,較4.73億元的市場參考價折讓近30%。
這座占地18.3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78萬平方米的24層建筑,曾是泉州高端酒店的標桿之一,如今卻成為富力地產債務高壓下的處置標的。
8年前,富力地產以189.55億元收購萬達系73家城市酒店,一時風光無兩。但8年間,劇情徹底反轉。
富力地產2024年年報顯示,其僅剩下22家酒店資產。而隨著近期泉州、廊坊等地萬達系酒店相繼被拍賣,富力地產持有的酒店資產即將跌破20家。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富力地產等出險房企處置核心資產已是行業普遍動作,雖能通過拍賣快速回籠資金,但相對于巨額債務還只是杯水車薪。這些資產處置的最大價值在于避免交叉違約、維持公開市場信用,而非徹底解決債務問題。
2017年那場震動行業的“世紀交易”,讓富力地產將73家萬達系酒店收入囊中,加上原有資產,其豪華酒店持有量飆升至89家,一舉成為全球最大豪華酒店業主。
彼時富力地產董事長李思廉樂觀預估,這些酒店每年能貢獻70億元收入和15億元凈利潤,成為公司穩定的利潤引擎。
但這宗看似完美的交易,日后卻成為企業的重擔之一。
每經記者梳理發現,從2022年起,富力地產開始采取“賣酒店求生”模式。
2022年6月,北京萬達嘉華酒店以5.5億元出售,較收購成本虧損653萬元,成為富力地產拋售酒店的開端;同年12月,福州威斯汀酒店以4.3億元成交,較評估價縮水30%。
2024年,富力地產以16億英鎊拋售倫敦ONE項目,較2017年收購價縮水46%。
泉州富力萬達文華酒店即將被法拍 來源:京東法拍
進入2025年,拍賣潮仍在延續。
9月9日,長沙富力萬達文華酒店以約5.13億元成交;9月23日,廊坊富力萬達嘉華酒店首次法拍流拍,評估值2.77億元,七折起拍價1.94億元,因無人報名流拍;10月23日,寧德富力萬達嘉華酒店將以五六折二次法拍,起拍價約2.78億元。
而11月3日,如前所述,泉州富力萬達文華酒店將整棟拍賣。
至于這些資產被處置的原因,富力地產在2024年9月的公告中提到,因一筆6.14億美元的境外債務未償還,旗下68家酒店以及一棟寫字樓被債權人接管,這是導致其酒店數量大幅減少的重要原因。
截至2024年底,富力地產對外披露的酒店資產數量為22家。
每經記者梳理各大資產平臺富力地產相關信息了解到,隨著長沙(已成交)、寧德(待法拍)、泉州(待法拍)等地的酒店陸續被處置,富力地產持有的酒店資產數量即將跌破20家。
從財務數據看,富力地產剩余資產能否支撐其渡過難關仍是未知數。
2025年上半年,富力地產營業收入同比下降59.43%至57.65億元,股東應占溢利虧損40.46億元,賬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含受限資金)為35.08億元,而同期流動負債高達2481億元,其中一年內到期的短期債務就有975.9億元。
作為早在2004年就進軍高端酒店業的房企,富力地產曾六次獲得“中國酒店業最佳業主”稱號,至今仍是亞太區麗思卡爾頓品牌最大業主,旗下廣州柏悅、北京富力萬麗等項目都是行業標桿。
2011~2016年,富力地產酒店業務營業額占投資物業運營收入的比重均在55%以上,即便是在2018~2024年酒店業務連年虧損期間,其酒店營收規模在國內地產系酒店中仍位居前列。
從行業背景來看,富力地產的困境并非個例。仲量聯行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內地酒店投資交易總額178.7億元,其中68%的賣方為開發商。在房地產市場低迷、融資困難的背景下,“賣酒店回血”已成為不少出險房企的普遍選擇。
同時,高端酒店市場本身也面臨挑戰。據國際酒店數據服務機構STR報告,中國酒店市場仍處于緩慢恢復階段,2025年上半年整體RevPAR(單房收益)同比下降5%,入住率和平均房價雙雙下滑。
在柏文喜看來,資產“割肉”只是序幕,預計出險企業的商業資產法拍將呈現“供給放量—價格尋底—運營分化”三階段。對機構而言,真正的機會出現在第二階段末期:當法拍折價足夠深、產權分割政策明朗、運營團隊就位時,核心地段的不良商業資產才會從“燙手山芋”變成“價值金礦”。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京東法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