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6 12:36:00
每經記者|李蕾 每經編輯|趙云
在全球經濟格局深度調整、資本流動更趨審慎的當下,中國市場依然是國際資本眼中的重要錨點。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轉型深化與產業升級提速,外資在華布局正經歷顯著的結構性變革,從傳統領域向科技創新、綠色經濟等賽道聚集,從單純財務投資轉向深度價值共創。
在此背景下,頭部機構的動作尤為引人關注。就在今天(8月6日),中信資本控股旗下私募股權投資業務信宸資本宣布完成總規模超45億元的新一期人民幣并購基金募集,管理資產總額由此突破95.9億美元。這一募資成果不僅印證了市場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堅定看好,也折射出投資人對中國并購賽道的信心。
作為一名有著40多年金融從業經驗的資深人士,中信資本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信宸資本董事長張懿宸不僅對行業有著深刻洞察,并且連續多年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為私募股權行業建言獻策。近期他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專訪,深度解析了外資布局新趨勢、并購重組的產業價值,以及新基金的投資方向。
NBD:近年來,外資持續布局中國市場,今年DeepSeek、宇樹科技等創新企業的火爆也吸引了更多外資的關注與布局。在外資布局的過程中,是否有新的趨勢或模式出現?例如,投資策略是否從傳統的制造業向科技、新能源等領域轉移?
張懿宸:近年來外資在中國市場的布局確實呈現出顯著的結構性調整,這種調整既源于中國經濟轉型的底層邏輯變化,也與全球資本對中國市場認知的深化密切相關。
首先,投資重心轉向科技創新。外資在華投資正朝著科技創新戰略遷移,今年一季度,高盛、德意志銀行、匯豐等國際知名金融機構紛紛表示看好中國科技產業發展前景,對中國市場表現抱有堅定信心。其中底層邏輯在于中國在人工智能、半導體等多個科技領域構建了全球領先優勢,背后是年均超3萬億元科研投入形成的創新勢能,正推動中國制造實現創新更快、性能更優、成本更低的三重突破。隨著DeepSeek、宇樹科技等新銳力量躋身全球細分領域龍頭,中國科技企業的全球競爭力正轉化為強大的資本吸引力。
其次,投資邏輯深化為價值共創。這種模式在科技領域表現尤為突出:外資正通過技術創新、本土化合作和生態構建,深度融入產業各環節。此外,跨境并購中的“雙主場”日益普遍,如信宸資本控股的Intramco,通過在中歐兩地生產和研發布局,高效地響應市場需求,在服務歐洲主機廠的同時,也承接中國新能源車企出海配套。
NBD:您認為外資深度參與中國熱門產業升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這一現象對中國產業升級進程有何積極意義?
張懿宸:外資深度參與中國熱門產業升級,本質上是對中國市場長期價值與前景的堅定信心,這一趨勢源于多方面深層邏輯。
從市場規模看,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擁有超大規模市場。2024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8.79萬億元,同比增長3.5%,規模穩居全球市場前列,顯示出消費市場的韌性所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更將“促消費”列為年度十大任務之首,強調要大力提振消費、全方位擴大內需,創新消費場景,加快數字、綠色、智能等新型消費發展。這意味著消費將獲得更強有力的政策支撐。龐大的消費需求與持續擴大的市場,對外資形成強勁吸引力。
在政策制度方面,中國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推進制度型開放,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在吸收外資方面,不斷改善營商環境和縮減外商準入負面清單,增強外資在華發展信心。如商務部發布的《中國外商投資指引(2024版)》,為外商投資提供了全面且詳細的有關中國投資環境、政策等相關信息,吸引外資不斷流入。2024年,我國新設外商投資企業5.9萬家,同比增長9.9%,實際使用外資金額達8262.5億元人民幣,展現出外資對當前中國政策環境的認可。
在產業生態方面,中國作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核心樞紐,制造業總體規模連續14年居全球首位,產業配套與供應鏈優勢顯著。依托這一基礎,企業運營效能不斷提升,既能高效對接國內市場,也能深度融入全球價值鏈,這也成為外資布局的重要考量因素。
這一現象對中國產業升級的積極意義顯著。在經濟與技術層面,目前外資企業貢獻了中國1/3的進出口、1/4的工業增加值和1/7的稅收,創造超3000萬個就業崗位;過去十年間,在華規模以上外資工業企業研發投入激增86.5%,有效發明專利數增長336%,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不斷外溢,有力推動中國企業成長。同時,不少外資企業在華設立研發中心,也促進了技術交流與創新。從供應鏈協同角度而言,跨國企業采用“中國采購、全球分銷”模式,助力中國深度整合進全球供應網絡。以汽車產業為例,特斯拉、大眾等汽車公司零部件本地化采購率目前已達90%以上,使中國成為全球汽車零部件重要供應地,促進了產業升級中的供應鏈協同發展。
NBD:2024年以來,并購重組支持政策加速出臺,并購交易活躍度也快速提升,去年A股并購交易總額超2萬億。在您看來,當前國內并購市場呈現出哪些新特點和新趨勢?
張懿宸:從前年年底開始,隨著市場對并購策略的關注度持續上升,疊加國家政策與監管的明確鼓勵、經濟形勢與投資邏輯出現變化,各類市場主體配置并購策略的積極性顯著提升。結合行業觀察,當前國內并購市場呈現出以下幾個鮮明的新特點與新趨勢:
一是市場活躍度顯著提升,并購重組行情開啟。在政策紅利驅動下,并購重組正成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與新興產業成長壯大的核心驅動力。據清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國內并購交易規模達2248.89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50.3%。這一增長并非單純的規模擴張,而是通過產業整合和戰略合作實現質效提升。
二是國資設立并購基金漸成趨勢。地方國資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密集發起并購基金,加快建設區域現代化產業體系。例如今年一季度,上海市國資委正式發布國資并購基金矩陣,總規模超過500億元,正是通過資本力量優化國有經濟布局、推動重點產業領域強鏈補鏈的典型實踐。
三是并購參與主體更趨多元。上市公司角色升級,除直接發起并購外,開始以LP身份參與并購基金;今年4月,金融監管總局等三部門支持險資設立私募基金投資股市、開展科技企業并購貸款試點之后,險資加速入場,既為資本市場注入長期穩定資金,也開始從財務投資轉向長期性產業投資,深化與實體產業的綁定。
NBD: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工具,并購重組對于中國傳統產業轉型與新興產業發展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張懿宸: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時代背景下,并購重組正成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與新興產業成長壯大的核心引擎。
在傳統產業轉型過程中,“并購六條”與2025年修訂發布的《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下稱《并購重組新規》)形成了政策合力,不僅明確支持傳統行業上市公司并購同行業或上下游資產、加大資源整合、提升產業集中度,還通過簡化審核流程、延長分期支付有效期、鼓勵私募基金參與等機制,為傳統產業企業轉型營造了良好政策環境。一方面,傳統產業企業可借助跨行業并購打破既有業務局限,涉足全新市場領域,引入新技術、產品及業務模式,以此找到新的業績增長點。另一方面,并購上下游企業能實現產業鏈整合,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升運營效率,強化企業對產業鏈各環節的把控能力。此外,傳統產業企業還可以通過國際化并購,獲取國際市場的資源和技術,以此提升國際競爭力,實現業務的全球化布局。
對于新興產業發展而言,并購重組能高效整合關鍵技術與優質資源,能大幅提升企業創新能力與成果轉化效率,為產業發展注入更多增長動力。今年多項政策持續加碼,在“并購六條”基礎上形成更細化的支持體系,引導資源向新興產業和關鍵技術領域聚集。這些政策組合既延續了“并購六條”的導向,又通過制度創新解決了技術整合中的實際痛點,切實為上市公司服務科技創新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了有效支撐。
NBD:近期信宸資本新一期人民幣并購基金完成關賬。請您介紹一下該基金的規模、關賬情況以及目前的投資方向聚焦在哪些領域?
張懿宸:近期,信宸資本新一期人民幣并購基金已順利完成關賬。該基金自啟動募集以來,得到了市場的積極響應,募資規模超45億元。依托“政府引導基金、生態圈資源及險資匹配”的創新策略,基金成功撬動蘇州園豐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作為基石投資人,同時聯動險資、母基金、券商及企業等多元資本。
就投資策略而言,本期基金延續信宸資本以控股型并購為主的一貫思路。憑借超過百單并購項目積累的大型控股型并購經驗,信宸資本未來將繼續聚焦消費品及服務、醫療健康及保健、商業服務、科技及先進制造四大核心賽道,系統布局并打造產業生態圈。
當前,信宸資本的投資重點集中在三個方向:一是跨國企業分拆,核心是助力跨國公司應對在華業務的本土化發展、同業競爭及地緣政治風險等挑戰,憑借麥當勞中國等案例背書,這一方向當前活躍度高,未來期待能幫助更多外資企業在華更好發展。二是私有化機會,信宸資本早期憑借分眾傳媒、亞信科技等項目積累了豐富經驗,年初也參與了怪獸退市等新案例。當前資本市場波動,中概股估值受打壓,此類機會未來仍將存在。三是解決資本市場堵點,A股中小企業多、傳統企業內生增長乏力,但現金充足、杠桿率低;一級市場大量企業難以退出,形成了市場堵點。這就需要并購基金先整合資產、做好“精裝修”,再與上市公司重組,這些都是長期機會。信宸資本一方面在推進控股公司與上市公司的重組,另一方面也在探索新的退出方式,如通過部分股權持有成為上市公司股東,持續助力企業發展。
NBD:從宏觀角度看,您認為私募股權市場與并購交易在助力中國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方面,發揮著怎樣的關鍵作用?信宸資本將如何進一步強化自身價值,為這一目標做出更大貢獻?
張懿宸:從宏觀角度看,私募股權市場與并購交易在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優化產業結構的進程中,正扮演著日益關鍵的角色,其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維度:
首先,暢通資本退出渠道。在IPO等傳統渠道受限背景下,并購基金能破解長期存在的“退出堰塞湖”問題,加速資本循環、提升使用效率。
其次,盤活存量資產。作為專業控股股東,并購基金在優化公司管理團隊和治理結構,為被投企業提供戰略與數字化賦能方面具有優勢獨特。憑借清晰交易結構與規范運營等特點,其成為盤活存量、構建優質資產池的重要力量。
此外,助推產業升級。近年來,私募股權基金持續看好新質生產力方向,積極投資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細分領域,又可以賦能傳統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而并購交易則能助力上市科技企業整合核心資源,集中優勢項目與業務,大幅提升運營效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與產業創新突破。
作為私募股權投資行業與并購基金的深度參與者,信宸資本將從多方面強化價值,更好地服務這一目標。總結來說,要做到“變與不變”:“不變”的是對控股型并購的堅持,始終以專業標準篩選優質項目,為投資人創造價值——這是我們的立身之本。“變”的是更敏銳地響應市場需求。此外,我們也將致力于拉平各方對并購基金的認知,讓市場參與方理解其風險邏輯、運作模式與長期價值,凝聚行業共識。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415728314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