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8-05 20:11:06
8月5日晚,長盛軸承公告,股東嘉善百盛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和副董事長陸曉林計劃通過詢價轉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合計788.5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65%。轉讓原因為自身資金需求,價格下限不低于發送認購邀請書之日前20個交易日均價的70%。受讓方受讓后6個月內不得轉讓。記者注意到,年內公司股價累漲191%。
每經記者|蔡鼎 每經編輯|陳俊杰
長盛軸承8月5日晚間公告,股東嘉善百盛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百盛投資)和陸曉林計劃通過詢價轉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合計轉讓788.5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65%。百盛投資為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的一致行動人,陸曉林為公司副董事長、高級管理人員。
公告顯示,本次出讓方的轉讓原因為自身資金需求。本次詢價轉讓不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或大宗交易方式進行,不屬于通過二級市場減持。受讓方通過詢價轉讓受讓的股份,在受讓后6個月內不得轉讓。
公告顯示,出讓方與中信建投證券綜合考慮出讓方自身資金需求等因素,協商確定本次詢價轉讓的價格下限,且本次詢價轉讓的價格下限不低于發送認購邀請書之日(即2025年8月5日,含當日)前20個交易日長盛軸承股票交易均價的7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23年7月3日,百盛投資和陸曉林就披露過減持計劃。根據當時長盛軸承公告,百盛投資擬通過大宗交易和集中競價方式減持不超過2.02%股份(約601.43萬股),陸曉林則擬減持不超過1%股份(298萬股)。行情數據顯示,當時長盛軸承的股價還在20元上下徘徊。8月5日,長盛軸承股價收于94.71元,年內累計上漲了約191%(不復權)。
在上述減持計劃披露后不到兩個月,2023年8月25日,長盛軸承又公告稱,“百盛投資、陸曉林先生在以上減持期間未通過任何方式減持公司股份,根據各自的資金安排,結合對公司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合理判斷,決定提前終止實施本次減持計劃”。
同日,長盛軸承還公告稱,“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及價值判斷,為維護資本市場穩定,促進公司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維護廣大投資者利益,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孫志華及一致行動人孫薇卿、褚晨劍、百盛投資承諾六個月內不減持本人/本公司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對于此次百盛投資和陸曉林為何選擇通過以詢價的方式減持等問題,8月5日17時許,《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次嘗試致電長盛軸承,但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資料顯示,長盛軸承成立于1995年,位于浙江省嘉興市,是專門從事自潤滑軸承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于2017年11月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2024年年報顯示,長盛軸承主營業務包括金屬塑料聚合物自潤滑卷制軸承、雙金屬邊界潤滑卷制軸承、金屬基自潤滑軸承等,營收占比分別為37.22%、16.09%和15.43%。
記者注意到,其實拉長時間線來看,在去年年底大漲之前,長盛軸承的股價經歷整整85個月橫盤。
一直在探索機器人市場的長盛軸承,終于在2024年打開了市場,并在2024年半年報中首次將機器人行業列為自己主營業務之一。當時公司在半年報中稱,“軸承是人形機器人旋轉關節中必不可少的零部件,它主要承擔支撐、引導旋轉及減輕摩擦的作用。軸承能夠使機器人的關節在運動中更加平穩,并且減少能量損耗”。
去年底以來,受益于人形機器人爆發等概念,長盛軸承股價一路大漲。Wind金融終端數據顯示,2024年12月23日—2025年2月20日,長盛軸承在短短37個交易日內累計漲幅就達到447.03%,期間收獲6個20%的漲停板。
2月18日晚間,長盛軸承披露投資者調研公告稱,公司與宇樹科技的合作正在有序推進中,已簽訂合作協議并取得了訂單。合作的產品主要為應用于機器人關節處的自潤滑軸承,該類產品已實現小批量的生產銷售,但在主營業務收入中占比低(不足1%)。
雖然短期內股價大漲,但長盛軸承最近幾年業績波動卻較大。2022年—2024年,長盛軸承營收分別為10.71億元、11.05億元和11.37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8.77%、3.18%和2.89%,增速呈下滑趨勢。同期,長盛軸承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02億元、2.42億元和2.29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34.18%、137.26%和-5.43%。也就是說,長盛軸承去年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354372881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