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7 17:51:27
本周A股市場上行,科創50、微盤股領漲,建材、鋼鐵、有色等周期板塊表現突出,漲幅均超6%。市場關于是否進入牛市主升浪存在分歧,信達證券研究認為周期股異動可能是信號。達哥認為,周期股上漲與政策催化、大工程等有關。券商股爆發及大盤突破重要壓力位可確認主升浪。中期研究并關注非銀金融、金融科技、互聯金融及藍籌方向,短期可關注創新藥、人工智能等板塊。
本周,A股市場上行,主要寬基指數都收獲了或多或少的周漲幅,其中,科創50、微盤股漲幅居前。板塊方面,建材、鋼鐵、有色、工程機械、煤炭漲幅居前,這些周期板塊的周漲幅均超過6%。
周期板塊崛起,這是否為牛市主升浪啟動的信號?未來應該重點關注哪些方向?今天,達哥和牛博士就大家關心的問題進行討論。
牛博士:達哥,你好,又到了我們周末聊行情的時間。本周,市場最大的亮點是周期股崛起,對此你怎么看?市場已經進入到主升浪中?
道達:現在主流觀點有兩類,一類是市場已經開啟主升浪,一類是還沒有開啟主升浪。其中,認為市場已經進入到主升浪的核心觀點是周期股的崛起。
這方面,信達證券對兩輪牛市(2013年至2015年、2019年至2021年)周期股的異動有過研究。他們認為,周期股的異動,可能是市場進入主升浪的信號。
在牛市初期(2013年至2014年初、2019年至2020年初),周期股均明顯跑輸市場,不過到了牛市中后期,周期股明顯開始活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板塊是鋼鐵板塊。在牛市中后期的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中,鋼鐵股均大幅跑贏大盤。
信達證券認為,背后主要原因可能來自估值。進入牛市中后期,居民資金會增多,大部分行業估值均能有不錯的抬升。周期股因為在牛市初期估值幾乎沒有抬升,所以在牛市中期其估值優勢較為突出,一旦有政策催化或基本面改善,股價跑贏大盤的概率較高。
我認為,當前周期股的上漲,有幾個原因:一是與“反內卷”有關的政策催化,二是1.2萬億元大工程的催化,三是為市場進入主升浪進行搭臺。
在全面牛市中,券商股大爆發才是市場進入主升浪的信號。比如,2014年至2015年,券商股爆發主要是從2014年10月下旬開始的。而2014年7月連續3天的爆發,只是市場發出牛市正式來了的信號。
在結構性牛市中,券商股爆發,主要發生在牛市的中后期,甚至是牛市后期。比如,2020年6月至7月,券商股爆發,但當時整個市場已經進入到牛市后期,這方面可以從新能源板塊當時的走勢得到答案。
除了板塊之外,大盤是否進入主升浪,也可以從突破重要壓力位的角度來判斷。
比如,在2005年至2007年的牛市中,上證指數突破了2001年12月至2004年4月的多個高點,市場才開始有了牛市的較多呼聲;突破2001年高點2245點之后,市場對牛市才更加深信不疑。當然,大多數新入市的投資者,是在2007年春節之后才后知后覺地參與到牛市中。
再比如,在2014-2015年的牛市中,上證指數突破了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的多個高點之后,牛市主升浪的信號才更加明顯。
目前,上證指數處于3600點附近,上方有一個重要的壓力區,那就是2015年11月至2024年10月的多個高點,這些高點處于3700點±30點的區間內。
綜上,我認為,就上證指數的角度,一旦突破2021年的高點,那么可以確認市場開啟了主升浪;就券商股的角度,一旦券商股連續爆發,那么也可以對市場進入主升浪進行確認。
另外,如果有中字頭大票連續大漲,并帶動市場大幅上行,也可以對主升浪進行確認。
需要提到的是,中國電建、中國交建、中國能建等中字頭大票近期異動,主要是受1.2萬億元大工程的催化,與上述情況有一些差異,主要是中國交建、中國能建最近兩天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回調。
再來說未來一個月的中短期走勢。
剛才提到上證指數面臨2015年11月至2024年10月多個高點的壓力區,從對2001年12月至2004年4月、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多個高點所在的壓力區突破情況來看,在突破前都出現了明顯的回調。
因此,在突破2021年3731點的高點之前,上證指數有可能會出現一波回調。如果出現一波回調,我認為是布局的黃金時期。
至于未來一兩天的漲跌,我認為,這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要充分觀察板塊個股的走勢,在中期安全邊際附近逐步提高倉位。
在牛市中,什么最重要?倉位!還有就是在主升浪中不折騰,安心持股。
牛博士:感謝達哥的分享,也讓我對未來的主升浪充滿期待。那么,在未來的行情中,哪些板塊應該引起重視?
道達:在牛市主升浪中,漲幅領先的板塊,是能夠拉升指數的板塊。
這方面,以證券、保險為代表的非銀金融是拉升指數的主力,這也是券商股之所以有“牛市旗手”的稱號的原因。
在彈性方面,與非銀金融有一定相關性的互聯金融、金融科技,其彈性比較大。
其次,能夠大幅拉升指數的板塊,還有藍籌方向,包括有色、鋼鐵、煤炭、中字頭個股等。從上證50、滬深300兩個指數在板塊上的權重來看,藍籌方向的權重最大。
至于科技方向,我認為,在上述板塊完成拉升指數的任務之后,他們才會表現出更大的彈性。原因有兩點:
首先是大盤已經大幅拉升了,更大更高的平臺已經搭成了,他們才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其次,從歷史來看,科技方向在牛市中大幅領漲的時候,多出現在牛市的中后期。
比如,在2014-2015年的牛市中,“互聯網+”板塊在2015年里的前六個月漲勢更凌厲;在2019-2021年的結構性牛市中,在牛市進入到中后期的2020年6月,光伏板塊才開始進入到主升浪中。
因此,在大的方向上,要有所側重。如果是中期布局,現在就是以非銀金融、金融科技、互聯金融為主,科技方向為輔的階段。
最后,達哥作一個總結:上證指數上方面臨2015年11月至2024年10月多個高點構成的壓力區,市場大概率會有震蕩或小幅回調的需求,此時是主升浪來臨前的布局黃金時期。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市場不進行震蕩或小幅回調,而是選擇緩慢上行的方式進行突破,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要小一些。
不論是哪一種情況,我認為,只要板塊個股開始進入中期安全邊際附近,就值得出手了。
板塊方面,中期研究并關注非銀金融、金融科技、互聯金融以及有色等藍籌方向。短期關注創新藥、人工智能等迎來產業趨勢的板塊。
PS:想了解達哥的更多觀點,或想和達哥交流,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道達號”。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