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4-26 22:57:26
4月25日,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州開幕,四川省作為主賓省攜四川天府新區在本屆峰會“成果展”上重磅亮相,同時,四川天府新區作數字經濟產業專場推介,面向全球數字經濟企業拋出“橄欖枝”。
圖片來源:攝圖網
城市高質量發展的競爭力,越發聚焦于高科技產業競爭中。
“十四五”開局之年,強化科技創新、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以數字技術賦能產業轉型升級等,成為多地規劃文件中的關鍵詞。
作為6個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之一,四川明確提出“力爭到2022年數字經濟規模超過2萬億元,占GDP比重達到40%”的發展目標。
而在四川數字經濟版圖中,四川天府新區被賦予打造全省數字經濟示范基地、助力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的重任。
從頂層設計到創新策源支撐、數字經濟紅利共享……四川天府新區如何打造體現“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化治理”特質的科技創新高地?
4月25日,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州開幕,四川省作為主賓省攜四川天府新區在本屆峰會“成果展”上重磅亮相,同時,四川天府新區作數字經濟產業專場推介,面向全球數字經濟企業拋出“橄欖枝”。
△四川天府新區數字經濟產業推介現場 圖片來源:天府新區
以此為觀察切口,一個國家級新區的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路徑躍然顯現。
在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數字經濟部分單列篇章,明確提出“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10%”的目標。
有專家分析,作為未來5~10年的機會窗口,數字經濟將成為整個中國經濟轉型的核心環節。
而值此經濟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科學編制并有效實施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健全相關政策體系,對于各地搶抓新機遇至關重要。
2019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將四川等6個省市納入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布局。
一年之后,國家復函同意四川省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工作方案,要求四川緊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機遇,充分結合特色優勢,充分發揮數字經濟引領帶動作用,加快數字產業集聚發展。
其中,“加快建設天府新區數字經濟特區”“推動形成在全國具有引領性、示范性的試驗成果”等內容被明確提及。
圖片來源:天府新區
如今,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融入四川省“十四五”規劃綱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中,四川已出臺20余項政策文件、初步儲備形成18項經驗成果。
作為“排頭兵”的天府新區亦在不斷完善頂層設計,推動數字經濟戰略層面的統籌布局、精準發力。
值得關注的是,在4月25日舉行的四川天府新區數字經濟產業專場推介會上,天府新區發布《數字經濟政策十條》,進一步加碼數字經濟發展的政策支撐。
據了解,《數字經濟政策十條》是由一個產業基金集群、四大要素保障和五個關鍵措施構成的“1+4+5”產業政策體系。
其中,包括一個總規模100億元的數字經濟產業投資基金集群,資金、人才、載體、用地四個方面的要素保障,以及支持布局重大創新平臺、支持企業研發創新、支持構建產業生態等五大關鍵措施。
除此之外,天府新區還聯合麥肯錫、工信部信通院等專業機構編制形成人工智能、集成電路、5G通信等重點領域產業規劃、“兩圖一表”,出臺《加快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重點支持大數據、人工智能、5G、電子信息等企業向成都科學城集聚。
一系列超前謀劃的頂層設計,均意在瞄準產業發展核心訴求和關鍵環節,為企業和市場營造開放優越的政策環境。
加快由數字經濟“追趕者”向“領跑者”躍進,天府新區明確方向:遵循“技術創新—產業培育—場景應用”的全周期發展模式,以“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化治理”為主線,全面構建智慧高效、融合共生的數字經濟體系。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曾分析指出,發展數字經濟關鍵是掌握核心技術。瞄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目標的天府新區,如何形成數字經濟創新資源高密集聚的“能量場”?
一組直觀數據是,依托“國家隊”戰略優勢,天府新區發揮中科系、中核系、中物系、中航系等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聚合功能,布局建設極紫外光源及光刻驗證裝置等5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投運清華能源互聯網等43個校院地協同創新項目,承擔國家省市科研項目82個,突破關鍵核心技術31項,加速推動科研成果從“書架”到“貨架”。
在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現場,有西部最強“大腦”之稱的成都超算中心作為參展企業亮相,吸引了不少參會嘉賓駐足觀展。
事實上,于2020年正式投運的成都超算中心,是西部第一家建成投運的國家級超算中心。其躋身全球前十行列的算力支撐,也是天府新區突破核心技術的重要引擎。
強化創新策源支撐力的同時,天府新區還積極構建“全鏈條”產業體系,以產業生態圈理念引領數字經濟產業成型成勢。
目前,天府新區已簽約引進海康威視、商湯科技、中科曙光、諾基亞、烽火通信等人工智能、集成電路、5G通信領域企業龍頭,重點數字經濟項目80多個,依托華為鯤鵬生態基地等平臺型生態項目,共吸引集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400余家,數字經濟產業集群雛形初顯。
為進一步形成產業“合力”,此次專場推介會上舉行了四川天府新區數字經濟聯盟成立儀式。該聯盟將為企業搭建溝通橋梁、完善產業生態圈原則等,目前已吸納包括成都超算中心在內的47家優質成員單位。
圖片來源:天府新區
“面對數字經濟新藍海,天府新區將把‘吸引力’作為核心考量,把‘服務力’作為核心品格,把‘成就力’作為核心價值,以大美宜居的生態、活力迸發的業態、現代智慧的形態,營造數字經濟的最優環境,探索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最優路徑,實現‘數字天府、暢享未’的最優價值。”天府新區相關負責人說道。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預測,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到2025年將達到約60萬億,占GDP比重將超過50%。海量數據背后,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機遇。
積極為企業、市場主體創造機遇,共享數字經濟發展紅利,也是天府新區的努力方向。
據了解,此次專場推介會吸引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參會企業和福建數字經濟企業等百余家企業代表參會,借此舞臺面向全球數字經濟企業拋出“橄欖枝”,尋求合作共贏。
一批合作成果在當天落地——見山科技、廈門道沃、北京測試狗、上海數巧科技等10家數字經濟企業分別與天府新區、成都超算中心簽訂合作協議,項目總投資177億元。
推介會上,還有70條數字經濟機會清單重磅發布,包含科技創新機會清單10條、產業合作機會清單16條、科創空間機會清單32條、公共配套機會清單12條,意在實現供給側與需求端的精準對接,全方位貫通天府新區與國內外數字經濟企業的深度合作渠道。
以產業合作為例。聚焦人工智能、集成電路、5G通信、信息安全等重點領域,天府新區已落地海康威視、商湯科技等重大項目96個,聚集上萬家新經濟企業,數字經濟產業規模已突破150億元。
在此基礎上,本次機會清單共發布海康威視成都科技園、國網信息通信云網產業基地、盟升電子總部及衛星通信產品研發中心等16個場景機會,主要需求涵蓋項目合作、平臺建設、運營管理、成果轉化、企業孵化、創新服務、人才和團隊引進等諸多領域。
面向未來,從“國家隊”戰略優勢到“全鏈條”產業體系、“城市級”應用場景……更多“數字天府”的市場機遇,將持續向外釋放。
文字 | 李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