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 2019-09-17 10:45:07
2018年,中國全年快遞量超過500億件,
占全球一半以上,
連續5年保持世界第一。
中國為什么能做到?
2010-2018年中國快遞業務量年均增長率達46.9%,
2018年業務量達到507.1億件,
超過美日歐發達經濟體的總和。
2018年,中國人均使用36件快遞,
快遞已經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018年2月7日,39歲的快遞員郭春雷在快遞站里準備出發。(新華社記者張晨霖 攝)
2016年2月1日,蘇寧快遞員李運望駕駛電動車,載著“洋快遞”何文旭前去送貨。(新華社記者劉金海 攝)
快遞讓中國有哪些改變?
14億中國人分布在960萬平方公里國土上,
但是再偏遠的農村也可送達快遞。
農村快遞網點覆蓋率達到95.22%,
2018年,中國農村地區累計收投快遞120億件,
越來越多的農產品被運輸出去。
城市中的商品被送到鄉村,
快遞支撐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超過7000億元。
2018年9月18日,載有大閘蟹的順豐航空全貨機在揚州泰州國際機場裝貨等待起飛。(新華社記者郁興 攝)
在制造業各領域,
每年有大約9.4億件快遞,
通過快遞服務制造業,
直接帶動制造業總產值約2269.7億元。
500億件快遞為什么能精準送達?
目前,中國日均快件處理量達到1.4億件,
最高每天處理4.2億件,
快速、準確的收發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2018年,中國有大型快件自動化分揀中心232個,
全自動化分揀流水線可以節省40%的人力,提高50%的操作效率。
先進的機器人利用算法完成分揀,
減少50%-70%的人力。
快遞企業建設了龐大的物流網絡,
比如冷藏車都帶有溫控技術,
可以通過物聯網與中央運營機構實時對接信息。
中國為什么有便宜的快遞服務?
在美國,快遞平均運送價格是中國的大約5倍,
這背后,是中國仍舊低廉的人力成本。
中國的快遞員平均月薪880美元,
而美國是中國的3倍以上。
目前中國有大約300萬名快遞員,
每年解決就業20萬人次。
雖然中國人力成本在持續上漲,
但是相比其他發展中國家,
中國的教育水平較高,
能提供更好的勞動力。
快遞行業的發展也說明人力資源優勢使中國仍然具有極大的投資空間。
2014年11月8日,內蒙古郵政速遞物流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市分公司管理人員為新入職的攬收投遞員介紹指甲的修剪要求。(新華社記者王正 攝)
2017年11月9日,上海流動消防宣傳志愿隊的騎手們在成立儀式上出發。(新華社記者凡軍 攝)
中國快遞企業已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倉庫,
每年支撐500億美元的跨境網絡零售。
未來,它們也會為世界提供越來越多的服務。
總監制:周宗敏
策劃:倪四義
監制:馮瑛冰
出品人:王進業
制片人:蘇會志 錢彤
執行制片:程瑛 張正富 鄭曉奕
導演:山旭
執行導演:田德倫 馮春 張晶雪
統籌:楊光 劉沛
制作:江育東
視覺設計:郭超
翻譯審校:趙穎 章博寧 Katie Capstick
(封面圖片來自攝圖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