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 2017-07-26 10:32:30
一個包括公安部門車管所“內鬼”在內的26人團伙,短短半年非法偽造、買賣臨牌近萬張,非法獲利數百萬元。
天津眾多4S店的生意受到沖擊,他們驚訝地發現天津街頭跑著不少掛“蘇H”開頭的臨牌,不禁疑竇叢生……
【第一彈】
天津街頭咋這么多蘇H開頭的臨牌?
小陳是天津一家4S店的員工,從2015年底開始,他發現天津街頭出現一個奇怪現象:粘貼蘇H開頭的臨牌新車越來越多。他不禁感到疑惑,后來向同行打聽得知,這些蘇H開頭的臨牌確是真的,可來路存疑。
其實,那段時間,天津不少4S店發現了同樣的情況,并且生意受到嚴重沖擊,他們悄悄追查臨牌來源,發現在天津港保稅區車城,有人大量銷售以蘇H開頭的淮安臨時號牌,經辦人為江蘇淮安市淮安區車管所一民警,每個臨牌售價為1500元。2016年3月,他們向淮安警方匿名舉報。
接到舉報后,淮安市公安局淮安分局立即核查,發現該局車管所從未領取、辦理、發放過舉報內容中提及的臨時號牌,背后應有更大貓膩,隨即對舉報內容以涉嫌偽造、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立案偵查。
警方發現:淮安市車管所協管員張冶所用的電腦IP地址有異常,且其用于日常工作的電腦數據亦被人為刪除。而他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協助民警負責上傳臨時牌照的數據,張冶有重大作案嫌疑,很快被抓獲。他如實供述了與顧華林等人將假臨牌數據上傳公安內網從中非法獲利的犯罪事實。隨后,顧華林、陳僅超、嚴峰夫婦等人相繼落網,聶瑞自首。根據供述,警方先后奔赴上海、杭州、天津等地抓獲嫌疑人26名。
不過,顧華林、張冶等人此前已聽到風聲,訂立了攻守同盟。張冶連夜買了塊硬盤,將自己電腦上的硬盤換掉,而聶瑞也通知嚴峰將電腦和打印機扔掉,毀滅證據,但一切都是徒勞。
經過偵查,辦案機關逐步揭開了這個團伙制售、販賣近萬張新車臨牌從而牟取暴利的“面紗”。 而其中,聶瑞算是始作俑者之一。
【第二彈】
這個上牌員小試牛刀 賣出2000多張“假臨牌”
20多歲的淮安男子聶瑞2015年在當地車管所工作,負責打印臨牌。按時效長短,臨牌分時效15天的“轄區內”臨牌和時效30天的“跨轄區”臨牌兩種。
腦瓜靈活的聶瑞發現,“跨轄區”臨牌需求特別旺,收費也高。
如今,車管部門為了便民,授權部分4S店設立臨牌代辦點,指定在專門電腦上安裝打印臨牌的模板軟件,并發放國家特制的帶防偽標簽的空白臨牌。4S店賣出車后,上牌員將車輛、臨牌號碼、購車人信息等輸入軟件,打出臨牌,再將這些信息傳到車管所,由車管所民警將其導入全國公安機關共享的信息系統。這樣,一個臨牌就誕生了,但代辦的只限于時效15天的“轄區內”臨牌。
2015年6月,聶瑞離開車管所,到淮安一家汽車4S店當“上牌員”。某一天,他到另一家4S店辦事時意外看到,這家代辦點竟能打出“跨轄區”臨牌!這意味著,背后有巨大的利益。
聶瑞立即找這家代辦點負責人沈鳳商談,約定聶瑞每領1張“跨轄區”臨牌,給沈鳳50元手續費。此后,他四處尋找客戶,包括同是4S店上牌員的顧華林。聶瑞說他能弄到“跨轄區”臨牌,行價每張200元,如果客戶需要,他按每張150元收費,顧華林可以賺差價。
顧華林在朋友圈放話,稱能搞到“跨轄區”臨牌。很快,上海某4S店上牌員杜軍找上門,并提供大量需求臨牌的客源。有了客源,短短1個多月,聶瑞就從沈鳳那兒打印了2000多份臨牌,賺了10多萬。
【第三彈】
假臨牌遇麻煩 如何搞到“真臨牌”?
可沒多久,聶瑞遇到麻煩。部分客戶提出,這些臨牌在公安內網上查不到注冊登記信息,紛紛興師問罪。外地交警也發函至淮安車管所,要求查證從淮安流出的一些臨牌真偽。
原來,沈鳳打印的這些臨牌,雖然是從車管所領來的真臨牌模板,但這些臨牌信息根本無法上傳到公安內網平臺,本質上還是屬于假臨牌。
為了息事寧人,聶瑞退了部分錢,準備拋開沈鳳,另找上家。就在此時,一個叫陳僅超的人也在四處尋找賺取臨牌利潤的機會。
2015年7月一天,在淮安另一家4S店當上牌員的陳僅超,陪朋友到天津保稅區一家汽貿店買了輛純進口高檔車。提車時,朋友要求對方提供臨牌。但汽貿店提出,天津的臨牌非常難搞,要另交3000元。經討價還價,雙方最終以2000元成交。
“在淮安上個臨牌也就交幾塊錢成本費,在天津卻能賣出這樣的高價。”目睹這一切,陳僅超在震驚之余感到,賺錢的機會來了!如果將淮安的臨牌販賣到天津,就可以大賺一筆。回到淮安的陳僅超開始關注臨牌的動靜。
這天,陳僅超在淮安市車管所偶遇顧華林,試探性地問:“要不要臨牌?我這邊可以出。”當時正和聶瑞一起販賣臨牌的顧華林聽了覺得好笑:“我不需要你的臨牌,我這邊有人出。”陳僅超聽了立即追問:“你們的臨牌能上公安網嗎?”顧華林不太懂,就隨口說“可以”。
陳僅超喜出望外,直接跟顧華林說:“我這邊有客戶,資源廣,只要臨牌能上公安網,一張就能賣到一兩千元,真能弄到能上網的臨牌,就有大把的錢賺!”
顧華林回頭與聶瑞說了此事。聶瑞只好說實話,他弄的臨牌信息沒法上網。顧華林有點失望,此后,陳僅超多次聯系他,他只得找各種理由推脫。
【第四彈】
假臨牌如何變真臨牌 車管所輔警被拉下水
2015年8月一天,顧華林找到聶瑞給他看了微信里的一張圖。那是一張“跨轄區”臨牌,臨牌上標明的經辦人正是聶瑞熟悉的一個上牌員。聶瑞受到啟發:既然他在代辦點能打印“跨轄區”臨牌,自己應該也行!
聶瑞打開模板系統,嘗試修改臨牌打印模式。一番搗鼓,竟順利將店內“轄區內”臨牌打印模式改為“跨轄區”臨牌打印模式。這讓他們喜出望外。
代辦點系統可以打印“跨轄區”臨牌,解決了臨牌來源問題。可最關鍵的問題是,如何將這些臨牌信息上傳到公安內網呢?
在車管所的經歷幫了聶瑞。他告訴顧華林,代辦點臨牌打印系統在錄入相關數據后會形成壓縮包,代辦點通過網絡將壓縮包發到車管所郵箱,再由車管所一叫張冶的輔警將這些數據上傳到公安內網即可。
聽到這兒,顧華林眼睛一亮:因為工作關系,他與張冶經常接觸,彼此熟悉。于是,顧華林約請張冶,明確告訴他:我們這邊能從車管所領到臨牌,但入不了網,你如果幫忙,每上傳1份給你20元。張冶覺得,反正是正規臨牌,上傳到公安內網上也沒什么,加上手里確實缺錢,便爽快答應了。
為安全起見,張冶將私人郵箱給了顧華林,讓他把相關數據發到這個郵箱里。是否保險?顧華林讓聶瑞搞一次測試。聶瑞登錄店內打印臨牌的電腦,將以前廢棄的購車人、車輛信息、臨牌號碼等信息錄入打印系統,將自動形成的數據壓縮包發到張冶的私人郵箱中。顧華林隨即通知張冶,很快他就收到張冶發的一條微信截圖:那條臨牌信息成功傳入公安內網。
看到這個結果,顧華林和聶瑞興奮地叫喊:“成功了!”
【第五彈】
車管所“內鬼”發力 偷用多名民警賬號
萬事俱備,聶瑞和顧華林立即約陳僅超見面,并進行分工:陳僅超負責聯絡天津等地客源,并印制假的空白臨牌底板;聶瑞負責研究車管所每階段發放的臨牌號碼特點,推算出不與真臨牌號重復的“安全”號段;顧華林負責與張冶聯系,將相關信息上傳到公安網上,并將打印好的臨牌郵寄到客戶手中。
但不久聶瑞發現,那些賣出的臨牌都是在自己的公司錄入打印的,臨牌上自動顯示自己的名字,以自己名義打印太多肯定出事。他心里邊不踏實,通過顧華林找到張冶,希望將系統登錄人換成其他人。
顧華林馬上召集聶瑞、張冶研究登錄更改用戶名的事。一番搗鼓后,張冶從他人電腦中找了個補丁程序,讓聶瑞獲得管理員權限。隨后,張冶在聶瑞電腦里添加了車管所三名民警的賬號。
為掩人耳目,聶瑞等打聽到淮安多個縣區公安局負責臨牌打印的民警信息,通過管理員權限,將他們一一添加到打印假臨牌的電腦系統中。此后,他們打印臨牌上的辦理人員信息,就在這幾名民警之間隨意更換。
貌似天衣無縫,生意滾滾而來。到后來實在忙不過來,聶瑞找到在某派出所當聯防隊員的同學嚴峰,讓他專門負責打印臨牌,每份給4元勞務費。嚴峰手里缺錢,一口答應,可他也忙不過來,又將老婆拉入了伙。
到案發時,這個團伙已有26人參與,短短半年非法偽造、買賣假臨牌將近1萬張,非法獲利數百萬元。
紫牛新聞記者獲悉,今年初,淮安市淮安區人民檢察院分別以涉嫌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罪、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等罪名,將聶瑞等13名犯罪嫌疑人批準逮捕,其余人員被取保候審。
目前,該案已在淮安市淮安區法院公開開庭審理。由于案情復雜,法院將擇日宣判。(文中當事人為化名)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