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 2017-02-07 11:39:31
央行研究局局長徐忠稱,逆回購中標利率上行是市場化招投標的結果,是在資金供求影響下隨行就市的表現,主要是由市場決定的。為實現貨幣政策目標,公開市場操作也有自己的量、價目標,目標的調整和側重點的切換服務于宏觀金融調控的需要。也就是說,公開市場操作的招標規模和中標利率都是可變的。
由中國人民銀行招標、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參與投標的逆回購中標利率3日上行10個基點,引發關注。央行研究局局長徐忠7日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表示,此次中標利率上行是市場化招投標的結果,是在資金供求影響下隨行就市的表現,主要是由市場決定的。
徐忠表示,公開市場操作中標利率是通過央行招標、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投標產生的。也就是說,此次中標利率上行是市場化招投標的結果,反映了去年9月份以來貨幣市場利率中樞上行的走勢,與存貸款基準利率上調存在較大差別。
針對市場關于“央行加息”的議論,徐忠回應說,傳統上講,“央行加息”指的是存貸款基準利率的上調,帶有較強的主動調控意圖,而公開市場操作中標利率上行則是在資金供求影響下隨行就市的表現,主要是由市場決定的,一些市場人士看到了二者的差別,認為不是“央行加息”。
徐忠指出,為實現貨幣政策目標,公開市場操作也有自己的量、價目標,目標的調整和側重點的切換服務于宏觀金融調控的需要。當側重于量的目標時,價格(中標利率)就會發生變化;當側重點在價的目標時,量(招標規模)就要相應進行調整。也就是說,公開市場操作的招標規模和中標利率都是可變的。
“從此次操作看,市場不僅已經適應了公開市場操作招標規模的變化,也在逐步適應中標利率的變化,這為未來更好地發揮市場供求的決定性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徐忠說。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