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1-12-20 13:51:57
由于產業資本處于企業經營的前沿,其對經濟、行業、企業的運行情況最為敏感和熟悉,并且產業資本增持股往往能取得超額收益,因而產業資本增減持的動作已經被市場人士看成了一個上市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風向標。
商業貿易
16家公司獲產業資本增持13.84億元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和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12月19日,商業貿易行業共有16家公司被大股東增持,今年以來累計增等數量約10748.66萬股,所耗資金約13.84億元。其中,鄂武商A、中百集團、工大首創、津勸業、步步高、弘業股份、銀座股份、蘇寧電器和建發股份等9家公司大股東增持金額超1000萬元。
比較典型的是中百集團,新光控股集團公司于2011年10月10日起至2011年12月7日止通過深交所集中競價交易系統累計買入公司股票3460萬股,占股份總額的5.08%,所耗資金約3.16億元。新光控股持有公司股份目的是看好該公司財務基礎、行業、團隊等綜合投資價值,擬進行長期投資,并在未來12個月將根據市場情況,可能繼續增持或減持公司股份。中信證券表示,中百集團的舉牌背后,長期投資價值顯現,維持公司“增持”評級。鑒于今年三季度以來公司外延擴張的步伐加快,新開店較多對當期業績影響較大,下調公司2011年每股收益預測為0.41元(原為0.46元),同比增長10.1%,2012年和2013年每股收益預測分別為0.54元、0.68元。公司股價自重組預案和三季報低于預期以來跌幅較大,現價對應2011-2013年市盈率分別為22倍、17倍和13倍,估值較低,長期投資價值顯現。
湘財證券認為,預計201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與2011年相當,從社銷總額的實際增速方面來看,首先,通貨膨脹的下行將會導致實際消費增速的回升,其次,房價的下降,提升居民的消費傾向,進而刺激實際消費增速的提升;但是物價水平的下降將會導致2012年全年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與2011年增速相當。零售行業公司要想實現快速發展,并購和差異化競爭是兩個比較可行的選擇。并購可以將外部競爭內部化,使銷售規模瞬間擴大,而差異化競爭則是避開與當地的區域龍頭的正面競爭,減少初期的摩擦,逐步擴大銷售規模。不管通過哪條途徑,只要能夠在新的區域實現門店的盈利,繼續擴大經營規模就可以實現規模優勢,成功實現跨區發展。
此外,該券商還表示,百貨行業的經營模式和市場定位決定發展情景,長期把握高成長企業,短期把握定期業績機會。2012年百貨子行業的投資策略以把握長期具有成長性的投資標的和行業階段性投資機會為主。長期來說,建議積極介入具有長期發展前景的公司,天虹商場和文峰股份。根據零售行業上市公司股價的歷史表現,可以通過把握行業的波段性機會來進行投資,百貨子行業在2011年1季度末期-2季度初期、2季度末期和3季度初期會出現階段性的定期業績行情。
從市場表現來看,今年被大股東增持的商業貿易股全線飄綠,其中江蘇國泰(-44.05%)、愛施德(-43.78%)、廣州友誼(-36.66%)、津勸業(-34.36%)、南京新百(-33.71%)、廈門國貿(-32.46%)、蘇寧電器(-32.31%)、中百集團(-31.20%)、友阿股份(-26.86%)和銀座股份(-24.48%)等10只商業貿易股年內跌幅超兩成。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