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06 23:04:22
資金捧場的背后,是否潛藏著某種規律?這些持續接力的熱點板塊是如何被選中的?今年剩下的兩個月,這種追逐能否不間斷地出現?哪些題材還值得期待?
9個交易日誰最瘋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梳理發現,牛股的鑄成存在4個前提。
首先是前期普遍超跌。比如中文傳媒、中國軟件和浪潮軟件等個股在今年以來一直沒有出色的表現,股價也是一路下跌至年內低位。反觀雷曼光電、天舟文化、中電環保、達安智能等個股,前三季度跌幅也都在30%左右。
其次是政策突然“托市”。國慶期間國家表示將大力發展文化傳媒行業,并將其上升為國家戰略,此后,近一個月的時間里,幾乎天天都有關于該行業的各種利好以及相關報道出臺。隨即,五年一次的環保大會即將召開的消息傳出。而本周LED、軟件行業也都有利好政策出臺。
再次,炒作有擴散效應。文化傳媒行業當屬其中的典范,在題材受到市場認可后,首先是從最正宗的浙報傳媒和中視傳媒和天舟文化3只個股開始炒作,緊接著市場挖掘重組概念股,中體產業、鳳凰股份接力,但這并沒有結束,出版行業龍頭中文傳媒、出版傳媒等相繼崛起,而周邊個股也呈現跟風的情況,廣電、視頻、電影、電視劇、動漫等行業全部成為資金的突擊對象,資金的行進就像一股龍卷風,將文化傳媒行業的相關個股全部卷起。
最后,如果上述3個“前提”都符合,而投資者又想從中取得超額收益,那就只有一句話,當龍頭股出現的時候,走出的行情就是樂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從上述牛股分析來看,它們都有一大特征,如流通盤極小,則表明流通市值很小,資金突擊之時的阻力也就最小,而持有的機構以及亟待套現的原始股東很少,則不會貪心連續拉升后的巨大拋壓。
最后2個月誰將有戲循著這樣的蹤跡,首先值得關注的是11月6日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召開的2011(第13屆)中國國際礦業大會。聯想到此前10月19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曾討論并通過了《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綱要(2011~2020年)》的文件,對于該大會早有鋪墊,無寶不落的資金,會忽視這一題材嗎?
11月10日,2011年中國智能電網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接踵而至。從2010年智能電網建設首次寫入 《政府工作報告》,上升為國家戰略,到今年3月智能電網正式被列入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智能電網”受關注程度不斷提高。這場論壇會成為刺激相關板塊個股表現的契機嗎?
同樣是11月10日,首屆中國海洋經濟投資洽談會將在浙江省寧波市舉行。“首屆”的誘惑,似乎值得期待。
此外,由易貿會展攜手冶金法太陽能多晶硅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主辦的2011第四屆國際太陽級多晶硅會議將于12月8日強勢登陸上海;12月13日將在海口舉辦的2011國際儲能技術及電動汽車、充電裝置展覽會,都有可能成為引人入勝的題材。
更為詳細的,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的多位私募則指出了具體方向,其中包括:LED照明產業鏈、核電板塊、涉礦概念、區域主題概念、海工裝備、新能源汽車六大題材。
期待好戲上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