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29 09:50:15
大浪淘沙始見金 優質創業板股有望搶先騰飛
創業板ETF正式推出后,投資者應該怎樣把握個股投資機會?
廣東斯達克投資總經理黎仕禹認為,“創業板ETF一旦發行,標的個股將活躍起來,帶動市場人氣,吸引增量資金進場。短時間內將會刺激創業板指數反彈走高。具有追逐優良品種,淘汰劣質品種的作用。短期大部分個股或有機會表現。對中長期而言,優質品種將獲得青睞,特別是當創業板容量不斷擴大時,優質個股變得更為稀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對創業板指數100只成分股的梳理,挖掘出6只潛在的優質股,供投資者參考。
樂普醫療(300003,收盤價20.14元)
2011年一季報:主營收入同比增長28.3%,凈利潤同比增長30.7%。
主導產品藥物支架和封堵器銷售收入增長穩定,其中藥物支架產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4.71%,增速呈現趨緩;封堵器產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6.11%,介入瓣膜、重癥監護及代理產品的銷售收入均保持快速增長的趨勢。
公司公告擬使用超募資金2300萬元對思達增資,形成年產1.5萬枚GK系列人工心臟瓣膜的生產能力,新增產能5000枚。目前,我國每年需要進行心臟瓣膜及其修補材料置換的病人大約有20萬人,實際獲得診療的患者約3.5萬例。預計未來國內換瓣手術量和人工瓣膜使用量的年均增長速度約為10%~15%。
另外,公司還尋求心血管介入領域的擴張,2011年無載體支架的上市將繼續推動公司增長,而人工心臟瓣膜、心臟起搏器等有望成為未來業績亮點。
機器人(300024,收盤價22.90元)
2011年一季報:主營收入同比增長22.00%,凈利潤同比增長20.52%。
高端裝備制造作為“十二五”規劃七大戰略產業之一,將會在未來5年加速產業升級與結構調整,對制造自動化會產生強烈需求,工業機器人市場將高速成長。
機器人作為國內行業龍頭,產品主要為點焊、弧焊、搬運、特種、潔凈機器人,如今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
其中,公司AGV機器人保持穩定增長,該產品主要面向汽車制造業,我國需求約1000臺/年,60%左右為國內廠家提供。公司在該領域技術先進,為國內唯一可向汽車制造業提供高性能AGV系列標準產品的企業。近年來,公司近半AGV產品出口國外。
探路者(300005,收盤價13.80元)
2011年一季報:主營收入同比增長70.95%,凈利潤同比增長83.91%。
探路者的主營業務為專業從事研發設計,銷售“探路者”品牌的戶外用品,產品全部外包生產。產品涵蓋戶外服裝,戶外功能鞋和戶外裝備三大系列,500多個品種的戶外旅行和休閑用品。
公司未來三年品牌定位更趨明確,“探路者”定位于戶外運動與旅游休閑交集的細分市場。產品針對不同細分群體的需求,進一步細分為高端專業類、中端時尚休閑類及低端基礎類。公司定位于大眾品牌更加貼合未來市場發展的要求,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加強研發的實力,為品牌地位提供更強大的支撐。隨著城鎮化率的不斷提升,在二線城市大眾市場的發展便成為保證公司持續增長的中堅力量。另外,公司的渠道模式更趨豐富,市場廣度及深度的挖掘將鑄造領先的競爭優勢。
愛爾眼科(300015,收盤價32.30元)
2011年一季報:主營收入同比增長48.56%,凈利潤同比增長38.46%。
愛爾眼科是我國規模最大的眼科醫療機構之一。公司近年來并購了北京英智、郴州光明、天津麥格、重慶麥格、石家莊麥格和南充麥格六家眼科醫院,同時受讓了南昌愛爾和濟南愛爾的全部股權,并且在昆明、長春、菏澤、南京、岳陽、懷化、貴陽等城市設立了眼科醫院。
民生證券認為,從長期來看,愛爾眼科的業務仍有擴展性。首先,隨著醫學眼光配鏡的認可度增強,公司的醫學眼光配鏡業務有望超預期發展。同時,眼部手術領域可以擴展到眼部的整形美容。同時,公司可以走出眼科領域,發展眼耳鼻喉和口腔等相關領域。從數量上看,公司連鎖醫院家數最終有望達到150~200家。而目前公司僅有32家,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奧克股份(300082,收盤價27.15元)
2011年一季報:主營收入同比增長112.68%,凈利潤同比增長188.55%。
奧克股份是深耕環氧乙烷精細化工品的龍頭企業,擁有15萬噸的環氧乙烷衍生物生產能力。
目前,公司遼陽基地年產3萬噸生產裝置、廣東奧克年產5萬噸生產裝置建成投產;山東滕州奧克年產5萬噸生產裝置、南京揚子奧克年產8萬噸生產裝置和揚州奧克年產3萬噸生產裝置建設進展順利,土建施工與設備安裝已基本完成,為盡快投產做好充分準備。公司又公布了5萬噸環氧乙烷衍生精細化工新材料項目,其中擴建3萬噸,搬遷原產能2萬噸,未來公司產能仍在進一步擴大。
另外,奧克股份所處行業景氣程度位于近年來的高點,公司將有望在此期間快速發展。
天龍光電(300029,收盤價23.44元)
2011年一季報:主營收入同比增長128.63%,凈利潤同比增長198.19%。
天龍光電是目前國內太陽能電池硅材料生產、加工設備領域中產品種類最齊全的企業,主要產品包括單晶硅生長爐、單晶硅切斷機和單晶硅切方滾磨機等光伏設備,覆蓋了人工晶體生長和加工的多個工序范圍。
另外,該公司還是國內光伏設備龍頭企業,主要產品硅單晶爐的市場保有量占有率逐年上升,且位居行業前列。公司采取自主研發創新和合作研發創新相結合的方式,在硅晶體生長設備和硅晶體加工設備制造方面擁有多項核心技術,已實現批量生產的產品和在研項目的技術水平在國內同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部分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公司未來最大的看點在于LED相關高端裝備的制造和生產,大力發展LED裝備產業鏈,進軍MOCVD設備的制造,每10臺藍寶石爐需要配1臺MOCVD設備,市場需求空間巨大,公司藍寶石爐已售出幾十臺,并已形成盈利,這將是未來公司重要的利潤來源。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