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1-19 23:55:29
出口是廣州外貿增長的核心優勢。前10月廣州出口規模達6823.6億元,同比增長20.5%,增速居全國前十外貿城市首位、廣東省21個地市首位。海關數據顯示,廣州重點商品出口增長明顯,“新三樣”產品出口199.4億元,同比增長52.8%;同期,高新技術產品出口753.6億元,同比增長15.3%。
每經記者|楊歡 每經編輯|劉艷美
圖片來源:攝圖網_700845125
據廣州海關統計,今年前10月,廣州市外貿進出口總值達1.02萬億元,創下歷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長12.1%。其中,出口6823.6億元,同比增長20.5%,增速居全國主要(前十)外貿城市首位、廣東省21個地市首位。
具體來看,今年前10月,廣州市對其他RCEP成員國進出口2925億元,同比增長11.6%。同期,廣州市對歐盟、東盟的進出口值分別為1825.4億元、1696.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9%、31.1%;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4796.1億元,同比增長24.1%;對其他金磚成員國和伙伴國進出口2559.6億元,同比增長22.5%。
民營企業是廣州外貿“主力軍”。今年前10月,廣州市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超過2.7萬家,同比增長12.5%。其中,民營企業數量超過2.4萬家,在有進出口實績企業總數中占比達87.3%。今年前10月,廣州市民營企業進出口6207.5億元,同比增長20.3%,占同期廣州市外貿總值的60.6%。
解讀:去年廣州外貿規模突破萬億元,用時11個月,今年則是再度提速,外貿規模歷史上首度在前10月突破萬億元,為全省外貿增速貢獻1.5個百分點。
具體來看,今年前10月,廣東外貿進出口7.8萬億元,同比增長3.7%,占全國外貿總值的20.9%。同期,廣州外貿進出口1.02萬億元,占全省外貿總值的13.1%;增速12.1%,分別比全國、全省高出8.5個百分點、8.4個百分點。
出口是廣州外貿增長的核心優勢。前10月廣州出口規模達6823.6億元,同比增長20.5%,增速居全國前十外貿城市首位、廣東省21個地市首位。
海關數據顯示,廣州重點商品出口增長明顯,“新三樣”產品出口199.4億元,同比增長52.8%;同期,高新技術產品出口753.6億元,同比增長15.3%。

事實上,今年以來,廣州出口一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長。這背后不僅有新興產業的加持,也有服裝等為代表的傳統產業加速出海。
在SHEIN、卓志等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前9月,廣州市跨境電商進出口保持兩位數增長至1691.2億元,直接拉動全市外貿進出口增長12.5%,其中服裝出口同比增長18.8%。
國家“十五五”規劃建議中提出,提升貿易促進平臺功能,支持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同時,要優化提升傳統產業,推動重點產業提質升級,鞏固提升紡織等產業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和競爭力。
作為全國跨境電商的極核,廣州還有更大的上升空間。今年以來,廣州已聯動希音、亞馬遜、阿里國際站、速賣通、OZON(歐縱)等跨境電商頭部平臺,圍繞服裝、箱包、美妝等產業帶,舉辦了“跨境電商+產業帶”活動十余場,助力企業轉型升級和跨境出海。
就在不久前,廣州白云國際機場T3航站樓和第五跑道正式投運。投運活動上,廣東省主要負責人提到,要搶抓機遇聚力把臨空經濟做大做強,圍繞擴大機場多種功能,精心打造建設購物消費、文化體驗等配套設施和場景,大力招引集聚跨境電商等空港產業,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港深攜手,打造全球金融科技中心
11月19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與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聯合發布《攜手打造港深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的行動方案(2025—2027年)》,明確未來3年,兩地將從六大維度發力,深化金融科技領域協同合作,共同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金融科技產業生態。到2027年底,落地20個以上深港跨境數據驗證平臺金融領域應用場景,深港金融科技領域合作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形成數字金融和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協同發展良好局面。
天津瞄準國際一流租賃發展新高地
11月18日,天津市委金融辦正式發布《天津市建設國際一流國家租賃創新示范區更好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6—2030年)》,提出28條務實創新舉措,全面推動租賃產業能級提升。《方案》明確,到2030年末,全市租賃公司資產總額力爭達到2.8萬億元,在鞏固傳統優勢的基礎上,積極拓展算力租賃等新興領域,全力建設國際一流國家租賃創新示范區。
河北出臺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河北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河北省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加快構筑河北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優勢。該計劃明確發展目標,到2027年,河北建成算力領先、數據驅動、智能融合的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全省數字經濟占GDP比重達到全國平均水平,累計建成23萬個5G基站,可信數據空間突破10個。半導體、新型顯示、現代通信、能源電子、軟件五大優勢產業發展規模突破5000億元。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約200個高標準數字園區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日前印發《高標準數字園區建設指南》,提出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實現園區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全覆蓋,園區管理、服務數字化水平明顯提升,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數智賦能園區發展的典型模式,園區發展質量和效益顯著提升。《指南》明確高標準數字園區建設期滿后,應滿足產業數字化水平高、專業服務品質高、運營管理效率高、基礎設施能級高等標準。
聯合國報告:全球近半數人口已定居城市,特大城市數量激增四倍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11月18日發布的《2025年世界城市化前景:成果摘要》報告顯示,全球82億人口中已有45%居住在城市地區,隨著世界持續城市化,這一比例還將繼續攀升。
報告指出,1950年,全球總人口25億中僅有20%居住于城市。到2050年,預計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增長將發生在城市,其余增長則分布于城鎮。此外,除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外,擁有千萬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將持續擴張,而農村地區人口將進一步減少。
10月份商品零售額增長2.8%
10月份,我國消費市場保持平穩增長態勢,消費潛力持續釋放。其中,商品消費平穩增長。10月份,商品零售額增長2.8%,以舊換新相關商品銷售保持較快增長,其中限額以上單位通信器材、文化辦公用品、家具零售額分別增長23.2%、13.5%和9.6%。升級類商品消費需求旺盛,其中金銀珠寶、體育娛樂用品、化妝品零售額分別增長37.6%、10.1%和9.6%。
服務消費增勢良好。10月份,受假期出行需求拉動,旅游咨詢租賃服務、交通出行服務、文體休閑服務零售額均保持10%以上較快增長。餐飲收入增長3.8%,增速比9月份加快2.9個百分點。入境游持續火熱,國慶中秋假期入境外國人75.1萬人次,增長19.8%。
2025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發布,江蘇高校上榜學科數全國第一
11月18日,高等教育評價專業機構軟科正式發布2025“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此次排名中,江蘇高校表現領跑全國,32所高校的443個學科榜上有名,上榜學科數排名全國第一。

從上榜學科總數來看,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兩所高校領跑全省,各有38個和33個學科上榜。上榜學科在20個以上的有江蘇大學、南京理工大學、蘇州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河海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江南大學和南京師范大學。
上榜學科數超10個的江蘇高校還有揚州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南京工業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郵電大學、江蘇科技大學、南京醫科大學和西交利物浦大學。
從學科具體排名來看,江蘇高校攬獲4個全球冠軍學科,分別是東南大學的通信工程、河海大學的水資源工程、江南大學的食品科學與工程、揚州大學的獸醫學。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