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1 10:28:16
每經記者|王硯丹 每經編輯|肖芮冬
11月11日,在中信證券2026年資本市場年會上,中信證券總經理鄒迎光發表致辭。
鄒迎光回顧,去年資本市場年會以“站上起跑線”為主題,而過去一年中國資本市場已進入全新階段,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此次以“奮進新征程”為主題,源于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科學研判國際國內形勢,對中國經濟社會未來五年發展作出頂層設計和戰略規劃,也賦予了資本市場新時代內涵與發展使命。他強調,中國資本市場面臨的全球背景、科技趨勢、制度環境將呈現新特征,需在新征程上穩步奮進。

從全球背景來看,鄒迎光指出,全球格局加速演進,產業與金融格局深刻重構,為中國資本市場帶來外部契機。在全球治理方面,地緣政治因素雖導致世界局勢動蕩、國際經貿秩序重構,但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正獲得更多認可,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持續提升,參與全球治理與維護海外運營能力不斷增強。產業格局上,中國制造在復雜環境中彰顯強大韌性,今年前三季度出口增長7.1%,全產業鏈優勢凸顯。盡管歐美對華風險保守化傾向難以根本逆轉,但廣大新興市場與全球南方國家的發展速度、資源稟賦結構,將為中國企業走向全球提供堅實保障,未來更多龍頭公司有望向跨國巨頭轉型,提升全球定價權。金融格局方面,伴隨全球產業化對比變化,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加劇,資產類型與區域再平衡成為趨勢,在此過程中中國資產的吸引力有望持續提升。
在科技趨勢層面,鄒迎光表示,更多中國產業將迎來關鍵突破口,經濟新舊動能轉換成效顯著,為資本市場注入新活力。
在鄒迎光看來,有三大改變值得關注:
一是微觀主體預期改善,以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量子技術、航空航天等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我國在諸多領域的技術引領與全球布局能力大幅提升,改變了中美科技領域傳統認知,點燃全球資本布局中國資產的熱情。
二是中觀市場結構持續優化,現代化產業體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物質基礎,隨著投融資環境優化,資本市場結構將呈現趨勢性轉變。例如,今年電子行業市值規模一度超過銀行業,未來新質生產力行業市值占比有望持續提升,市場運行將更充分反映中國經濟發展成果,市場表現也將與中國經濟和產業的國際化更加匹配。
三是宏觀經濟動能切換,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將助力經濟增長,預計在宏觀政策與改革政策持續發力下,明年我國經濟將呈現結構分化下的溫和修復態勢,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將穩定未來五年經濟增長。此外,在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布局中,科技金融排在首位,科技、產業、金融的良性循環有望催生更多市場結構性機會。
關于制度環境,鄒迎光強調,中國資本市場制度包容性和適應性的提升,以及投融資功能的協調,將帶來市場生態新氣象。而制度的包容性和適應性重點體現在兩方面:
一方面,資本市場風險偏好與新質生產力更加兼容,能提供覆蓋企業完整生命周期的全鏈條融資服務,以有效激勵機制促進創新活動及企業家精神發揚,后續改革將聚焦發展股權、債券等直接融資,支持優質企業發行上市,培育更多體現高質量發展要求的上市公司,健全進退有序、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
另一方面,近年來我國居民儲蓄向投資轉化趨勢突出,與歐美市場相比,居民權益資產配置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后續改革將聚焦營造更具吸引力的長期投資制度環境,提升優質金融產品供給,引導上市公司強化回報投資者意識,形成融資與投資的良性循環。
鄒迎光最后表示,隨著中國國際話語權提升、中國企業在全球價值鏈中地位上升,以及市場制度與生態不斷成熟,中國資本市場運行的積極動能正在持續累積,為市場穩定發展奠定基礎。
封面圖片來源:中信證券供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