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农村av,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精品久久www,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一区在线免费观看,超碰色偷偷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西安奕材登陸科創板:新政后“硬科技上市第一股”,開啟全球硅片競爭新局

2025-10-29 14:15:38

每經編輯|陳楠    

10月28日,科創板科創成長層首批新注冊企業正式上市交易,西安奕斯偉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西安奕材”)開盤漲幅高達363%,大受資金關注。

作為新國九條”及科創板八條”發布后首家獲受理并成功上市的未盈利企業,西安奕材此次IPO募資46.36億元,創下半導體設備與材料領域A股最大募資紀錄。從受理到上市僅用時數月,充分體現了資本市場對硬科技”企業的價值重估與制度包容。

這家專注于12英寸硅片的公司,何以能夠快速獲得資本市場如此高度的認可?其國內第一、全球第六”的行業地位,如今在資本市場加持下,又將如何改變全球高端半導體硅材料的競爭格局?

制度創新為硬科技企業打開資本之門

2024年4月發布的新國九條”明確指出進一步暢通‘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強調加大對符合國家戰略的“硬科技”企業支持力度。

近一年后,2025年3月發布的科創板八條”進一步細化改革措施,明確“完善科創板制度安排,提升對‘硬科技’企業的包容性”,特別強調對處于研發階段、尚未盈利但具有核心技術的企業給予更多上市支持。

2025年6月18日,證監會主席吳清在陸家嘴論壇上正式官宣1+6”改革政策,更是將這一制度創新推向深入。所謂 “1”即是在科創板設置科創成長層,并重啟未盈利企業適用科創板第五套標準上市,這也意味著科創成長層作為改革核心舉措之一,正式起航。

4個月后,科創成長層迎來首批新注冊企業。10月28日上午,西安奕材等3家企業在科創板成功上市,未盈利企業A股上市的大門再度敞開。

西安奕材董事長楊新元在上市儀式上的致辭,道出了眾多硬科技企業的心聲:正是新‘國九條’‘科創板八條’、科創板‘1+6’制度等一系列改革舉措的落地,為我們這些身處不同賽道的企業打開了通往資本市場的大門,使我們得以借助資本力量,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提升產業化能力。

這一表態背后,是中國資本市場對科技企業價值評估體系的重大轉變——從過度關注短期盈利指標,轉向更加注重企業的核心技術能力、產業戰略價值和長期成長潛力。

招股書顯示,西安奕材雖然尚未盈利,但其研發投入強度充分體現了硬科技”本色。報告期內,公司研發投入累計超過7億元,研發費用率持續保持在10%以上,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這種高強度研發投入的背后,是公司在12英寸硅片領域構建的完整知識產權體系。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已獲授權專利799項,其中發明專利占比超過70%,成為中國大陸12英寸硅片領域擁有授權發明專利最多的企業。

有分析認為,西安奕材的成功上市,標志著中國資本市場對核心技術企業的價值評估體系更趨成熟。對于那些投入周期長、技術門檻高但戰略意義重大的企業,資本市場正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包容性。

技術破壁 從追隨者到全球競爭者

半導體產業鏈中,硅片是最基礎的原材料。在各類硅片中,12英寸硅片已成為主流選擇,其出貨面積占比從2018年的64%提升至2024年的76%。硅片尺寸越大,單晶圓可制造的芯片數量越多,邊緣浪費越少,單位成本也更具優勢,因此成為邏輯芯片和存儲芯片制造的首選。

資料顯示,12英寸硅片的生產涵蓋拉晶、成型、拋光、清洗、外延五大工序,每道工藝都要求納米級精度控制,任何環節的瑕疵都可能影響最終芯片的良率。不過,該領域長期被國際巨頭主導。全球前五大廠商控制著72%的產能和約80%的出貨量,其中前兩家企業合計占據近半市場份額。

在這一高壁壘產業中,西安奕材作為國內少數掌握全流程工藝的企業之一,已躋身產能第一陣營。

據招股書披露,西安奕材的12英寸硅片包括拋光片與外延片,產品在缺陷控制、表面平整度、潔凈度等關鍵指標上已比肩國際領先水平。例如,其拋光片翹曲度控制在7微米以內,平坦度優于0.35微米。憑借持續擴大的產能與技術積累,截至2024年,公司月均出貨量與產能規模已位居中國大陸第一、全球第六,全球市場份額分別約為6%與7%。

或許正是其在該領域的高門檻競爭力,西安奕材不僅成為科創成長層首批3家企業之一,其募資金額更是躋身年內A股第二大IPO行列,僅次于華電新能;市場參與熱情高漲,80%左右開通科創成長層權限的投資者均參與了網上認購。

更值得關注的是,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大基金二期)、陜西集成電路基金(由西安高新金控旗下西高投管理)等國家隊”及地方國企紛紛參與戰略配售,其中西高投作為公司天使投資人”,截至發行前以9.06%持股穩居第三大股東,充分凸顯產業資本對其長期價值的認可。

多方合力認可的背后,一方面是西安奕材的核心技術指標給力。公司構建了涵蓋拉晶、成型、拋光、清洗、外延五大核心工藝的完整技術體系,每道工序都實現納米級精度控制。截至2025年6月末,西安奕材還是中國大陸 12 英寸硅片領域擁有已授權境內外發明專利最多的廠商。

另一方面,在半導體行業,客戶認證是最嚴格的技術考核。硅片產品從測試片送樣到正片量產通常需要1-2年時間,但一旦通過認證,就會形成穩定的長期合作關系。

截至2025年6月末,西安奕材已累計通過161家海內外客戶的驗證,實現量產的正片產品型號超過100款。更值得關注的是,公司產品已進入三星、SK海力士等國際巨頭的供應鏈體系,部分客戶將其列為全球第一或第二大硅片供應商。

這種市場認可直接反映在業務數據上。2022年至2024年,公司月產能從41萬片提升至71萬片,產能利用率從73%提高至92%,接近滿產運行;年度出貨量由235萬片大幅增長至625萬片,復合年增長率達到63%。

AI驅動下盈利路徑清晰可期

不論是看重技術實力,還是穩定客戶群,西安奕材令市場多方一致看好的核心邏輯,在于其較清晰的盈利預期。

隨著人工智能、高性能計算等終端需求爆發,全球半導體市場對12英寸硅片的需求持續攀升。根據SEMI統計,預計到2026年,全球12英寸硅片月需求將突破1000萬片,其中中國大陸地區需求將超過300萬片/月,約占全球需求的三分之一。

事實上,AI浪潮下,高端硅片的需求將極大被激發已成行業共識。

人工智能時代對算力的渴求,直接轉化為對高端芯片的需求,而這些芯片幾乎全部基于12英寸硅片制造。特別是大模型訓練需要的高性能計算芯片、高容量存儲芯片,都對硅片的質量和性能提出更高要求。

西安奕材已前瞻性布局AI相關芯片市場。公司產品已應用于2YY層3D NAND閃存、先進代際的DRAM存儲芯片以及先進制程的邏輯芯片制造流程中。目前,公司正與戰略合作伙伴共同開發面向下一代AI計算的高端存儲芯片,旨在滿足AI大模型訓練與推理過程中對算力和存儲效率的實時要求。

本次IPO募集資金,將全部用于西安奕材硅產業基地二期項目建設。根據規劃,隨著第二工廠在2026年達產,公司總產能將達到120萬片/月,全球市場占有率有望突破10%。

這一產能規模將使公司穩固全球第一陣營地位。更值得關注的是,隨著產能提升和技術迭代的協同效應釋放,公司預計將于2026年實現毛利轉正,2027年實現合并報表凈利潤轉正。

此外,作為陜西省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西安奕材表示將持續推動設備與材料本土化,晶體生長、硅片磨拋等核心設備關鍵零部件已實現本土配套,助力國內電子級硅片產業鏈競爭力提升。

在AI驅動的新計算時代,硅片作為數字世界的基石,其戰略價值將愈發凸顯。西安奕材能否憑借技術突破與資本助力,成功實現從破局者”到引領者”的跨越,值得市場持續期待。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