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农村av,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精品久久www,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一区在线免费观看,超碰色偷偷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坐了個過山車,章建平還在加倉!寒武紀三季報出爐,有何看點?

2025-10-17 23:26:58

每經記者|王硯丹    每經編輯|葉峰    

10月17日晚間,萬眾矚目的寒武紀三季報出爐!

延續半年報的強勁增長,寒武紀第三季度營業收入為17.27億元,同比增長1332.52%;凈利潤為5.67億元,同比扭虧。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46.07億元,同比增長2386.38%;凈利潤為16.05億元,同比扭虧。

除了財務數據外,寒武紀這份三季報最惹人關注的是章建平動向。三季度寒武紀沖高回落,8月股價一度超過貴州茅臺成為當時的A股第一高價股,隨后陷入調整。截至本周五收盤,寒武紀報收于每股1247.68元,較最高價1595.88元回調超過20%。

從三季報來看,在此過程中,章建平并未減持寒武紀,反而有所增持。其持股數量從半年報的608.63萬股增至640.65萬股,增持32.02萬股,持股比例由二季度末的1.46%提升至1.53%,居第五大流通股東。但按照最高價計算,章建平目前持股市值較寒武紀股價巔峰減少了超過22億元。

看點一:保持了較高強度的研發投入

此前9月18日的業績說明會上,寒武紀董事長陳天石透露,公司上半年持續在運營商、金融、互聯網等多個重點行業規模化部署并通過了客戶嚴苛環境的驗證,并且會持續貢獻收入。

而在三季報中,寒武紀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主要因公司持續拓展市場,積極助力人工智能應用落地,報告期內凈利潤扭虧為盈主要因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

研發投入方面,本季度公司研發投入2.58億元,同比增長22.05%;前三季度總計7.15億元,同比增長8.45%。

寒武紀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仍保持了較高強度的研發投入,較上年同期有所增長。由于公司報告期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營業收入增長幅度遠高于研發投入增長幅度,因此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較上年同期減少。

看點二:存貨+預付款大幅增長,或保證第四季度營收

此外,三季報還顯示,第三季度,寒武紀合同負債持續消化,截至9月30日,合同負債金額7960萬元,較今年第二季度末減少約4.6億元。

寒武紀第三季度末的預付款項同樣下降至6.9億元;二季度末為8.3億元;第三季度末存貨金額為37.29億元,較二季度末增加約10.39億元。

有觀點認為,存貨+預付款大幅提高,合計金額高達44.2億元,說明公司完全可以保證第四季度交付,為營收提供保障。

看點三:章建平繼續加倉

另外,隨著寒武紀股價三季度創新高,“牛散”章建平的動態也備受關注。

2024年四季度時,章建平進入寒武紀前十大股東之列,彼時持股數量為533.88萬股,今年以來又持續加倉。三季報顯示,目前持股數量從半年報的608.63萬股增至640.65萬股,增持32.02萬股,持股比例由二季度末的1.46%提升至1.53%,居第五大流通股東。

雖然總體而言,隨著今年以來股價上漲,章盟主在寒武紀上賺得盆滿缽滿,但三季度在沒有減倉的情況下,仍免不了坐了“過山車”。梳理寒武紀股價8月以來的跌宕起伏可以看出,其在科創50指數中的權重變化,對其股價變化有著不小影響。

8月29日,上交所宣布,根據指數規則,上海證券交易所與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決定調整科創50等指數樣本,于2025年9月12日收市后生效。寒武紀在科創50指數中的權重將面臨被動調整,從當前約15%的占比降至10%。這導致了寒武紀9月初期的調整,并且至今股價未能重返歷史最高點。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0月17日,寒武紀在科創50指數中的權重為9.66%,處于安全區間,但也較為接近10%的上限。

關于投資者關注的寒武紀在指數中的權重問題,上交所投教曾發了一個視頻進行解答。其中指出:

(9月12日)指數的定期調樣是個常規動作,規則都是事先發布過的,但在變化比較劇烈時,可能會引起關注和五花八門的解讀。其實用平常心來看,它就是為了保障指數的代表性,提升指數產品的可投資性,按照事先約定,剔除不符合指數定位的成份股,納入新的符合指數規則的股票。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無須過度擔憂短期波動,指數基金的核心價值在于跟蹤指數長期收益,而非短期調倉帶來的局部波動。投資者可重點關注調整后指數的代表性、行業分布與業績韌性等,理性看待短期市場變化。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