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4 23:08:51
?9月24日,商務部等8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大力發展數字消費共創數字時代美好生活的指導意見》?!兑庖姟分赋?,推動智慧物流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有序發展無人機支線運輸和末端配送業務?!兑庖姟分赋觯膭钇髽I加速研發創新,增加人工智能終端產品有效供給,釋放人工智能手機、電腦、智能機器人、可穿戴設備、桌面級3D打印設備等新產品消費潛力。
每經記者|張懷水 每經編輯|陳星
9月24日,商務部等8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大力發展數字消費共創數字時代美好生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豐富數字消費領域供給、培育壯大數字消費經營主體、優化數字消費支撐體系等方面提出舉措。
《意見》指出,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擴大數字消費多元化供給,創新和豐富數字消費場景,促進數字消費更高水平供需動態平衡,激發和增強社會經濟活力。
洪略全球智庫理事長、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數字消費更多地是通過數字技術的應用,推動消費轉型升級。通過創新消費業態和場景,鏈接供需雙方,從而擴大消費市場空間。
“數字消費是消費的新增長點,也是消費的新領域和新動能?!?span id="46ga4s8yak" class="article-check-words seleLabel">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建平通過微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中國數字經濟、數字平臺發展迅猛,數字消費成為支撐內需非常重要的領域。推動數字消費,不僅能挖掘消費潛力,還可以實現穩增長和穩就業。
圍繞豐富數字消費領域供給,《意見》指出,擴大數字產品消費。鼓勵企業加速研發創新,增加人工智能終端產品有效供給,釋放人工智能手機、電腦、智能機器人、可穿戴設備、桌面級3D打印設備等新產品消費潛力。加快智能家電、智能安防、視頻照護系統等研發及互聯互通。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培育建設新消費品牌,推動數字國潮等品牌創新發展。
提升數字服務消費。鼓勵運用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信息技術,賦能文博場館、旅游景區、休閑街區等相關場所,打造沉浸式、體驗式的多元化消費場景。開展“人工智能+消費”案例推薦工作,推動人工智能與更多消費領域融合應用。深入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受益面,推動教育公共服務能力提升。加快生活服務數字化賦能,建設線上線下融合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智慧服務平臺,利用服務網點電子地圖提升便民服務效能。發展“人工智能+醫療衛生”,提升診療效率,改善就醫感受。
記者注意到,2024年我國數字消費規模超6萬億元;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比上年增長6.5%,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高3個百分點,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26.8%。
張建平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數字消費在我國服務消費中的占比還不算高,但處于加速發展的階段,未來有非常大的增長空間和潛力?!爱斍?,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創造公平的消費環境,保護消費者隱私和消費者權益。這需要監督機制的不斷完善?!?/p>
記者梳理發現,圍繞推動數字消費發展,我國已經出臺了若干政策。去年,商務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實施數字消費提升行動的通知》,提出將提升數字消費納入促消費整體工作框架,在健全市場規則、完善基礎設施、促進數實融合、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先行先試、積極探索,形成地方特色鮮明的標志性成果。
2025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明確要求,支持新型消費加快發展,深入實施數字消費提升行動,大力培育品質電商。
優化數字消費支撐體系,物流是重要一環。《意見》指出,推動智慧物流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有序發展無人機支線運輸和末端配送業務,加快研究制定自動配送車、無人機等相關標準。加強智能取餐柜、快遞柜等配送終端建設,在研發創新、新品準入、產品試用等方面給予支持。鼓勵各地升級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加強縣鄉村網點數字化改造建設。引導電商平臺加強履約一體化體系建設,聯合實體店提升末端配送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徐洪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當前,我國消費結構正發生變化,單純的物質消費相對穩定,但服務消費空間巨大。如何讓服務消費快速發展,服務內容、規模和質量十分重要?!皬挠布砜?,物流體系要暢通,不僅村村通公路,還要打通配送最后一公里,需要配套建立相應的標準。”
“激發數字消費潛能,需要物流的配套,金融的支持,以及高效、便捷、智能的支付體系等?!?span id="46ga4s8yak" class="article-check-words seleLabel">張建平認為,這些支撐體系對數字消費的發展和繁榮非常重要,尤其要與數字平臺的建設高效協同在一起,支撐數字消費的成長。
記者注意到,此次印發的《意見》明確指出,加快拓展數字人民幣受理覆蓋面和應用場景,依托數字人民幣智能化、數字化服務優勢和無障礙、適老化服務能力提升數字消費支付便利度。引導銀行、支付機構和清算機構加強合作,充分考慮老年人、外籍來華人員等群體需求,做好適老化、國際化等服務安排,提升移動支付各環節的友好度和便利性,持續優化消費支付體驗。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