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9 19:49:38
每日經濟新聞 趙博淵 每經編輯|鐘坤靚
大會項目簽約現場 圖片來源:樂山市提供
綠色化工產業,又添發展新動能。
9月16日至18日,2025中國(樂山)綠色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四川省樂山市舉行,來自重點企業、行業協會、科研院所、專家智庫的600余名嘉賓齊聚一堂,以招商推介、主旨演講、走進樂山、專題會議等一系列活動為媒,共同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探機遇、謀未來。
化工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經濟總量龐大、工藝流程復雜、產品種類繁多、能源資源消耗量大。加快推進化工產業的綠色低碳發展,對于實現“雙碳”目標、推進能源轉型具有重要意義。此次大會落地樂山,無疑看中了這個老牌工業基地深厚的化工基礎和近年來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的決心。
2024年,繼千億晶硅光伏產業之后,樂山提出到2030年打造千億綠色化工產業,強力支撐區域中心城市能級提升。大會賦能之下,樂山新的千億晉級之路走得如何?
作為資源稟賦型城市,樂山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水電優勢,這些資源為樂山賦予了“化工基因”,也為本地化工產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80多年前,世界制堿史上的開創性技術“侯氏制堿法”就誕生于此。
當前,能源化工產業已被列入四川六大優勢產業提質倍增行動計劃。作為四川首批碳達峰試點城市,以及全省重要的鹽磷化工產業基地,樂山不斷推動產業向綠色、低碳轉型,全力構建綠色化工產業生態圈,加快建設中國西部綠色化工基地。
去年11月,樂山將綠色化工確定為繼晶硅光伏之后的第二個千億級產業。這是樂山以綠色能源支撐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轉化的又一戰略謀劃。而此次大會,是樂山攜手企業共拓產業新藍海、共享綠色新機遇的契機。
大會開幕式上,樂山作招商引資推介。據悉,樂山綠色化工產業以鹽磷化工為主,產品主要涵蓋原鹽、純堿、黃磷、草甘膦等,其中草甘膦、雙甘膦產能居世界前列。近年來,樂山圍繞“工業強市、文旅興市”發展戰略,全力推進綠色化工產業蝶變升級,2024年實現化工產業年產值約280億元,同比增長11.18%。今年1至7月,實現產值141.3億元。
“目前,樂山擁有以福華、和邦、永祥為代表的規上企業33戶,全市共儲備綠色化工項目36個、總投資超600億元,可新增產值超1000億元。”樂山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依托本次大會,樂山進一步整合上下游資源,促進供需對接,一系列產業合作成功落地——總金額260.5億元的11個項目完成簽約,涵蓋半導體材料、黃磷綜合利用、電子級硫酸等多個領域?!袄?,四川中氟泰華與麥考伊合作的電子級硫酸項目,將填補西部地區高端電子化學品空白。”上述負責人介紹,樂山將以“規劃引領+園區承載+政策支持”為抓手,不斷通過優化營商環境吸引龍頭企業落地。
從2010年起,我國一直是世界第一化工大國。今年1—7月,我國化學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高于全國工業增速1.7個百分點,持續展現強勁的發展韌性和潛力。
行業大勢之下,錨定千億目標,機遇隨之涌現。為了搶抓新機遇,樂山在產業布局上立足不同區域的差異化資源優勢,通過優化集群布局,強化鏈條分工協同,正推動五通橋、犍為、井研、夾江等區縣錯位發展。
今年8月,《樂山市“十五五”綠色化工產業發展規劃》通過專家評審。根據規劃,五通橋化工園區依托鹽磷硅氟資源打造電池材料、電子化學品等“六大產業集群”,犍為-馬邊飛地園區以黃磷搬遷為契機延伸磷系阻燃劑、含氟化學品產業鏈,井研、夾江園區則分別圍繞頁巖氣、醫用同位素等資源培育綠色能源、半導體材料等新興賽道。
眼下,區縣協同的合力正逐步展現。9月17日,參加2025中國(樂山)綠色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的100余名嘉賓代表走出會場,走進五通橋經濟開發區、福華集團、福華新材料一體化產業園、犍為–馬邊飛地化工園區等多個項目現場實地考察。
在占地超千畝的福華新材料一體化產業園區,項目建設如火如荼?!斑@片園區內,我們一期計劃投資35億元的5個項目已全部在年初開工建設,其中包括德國贏創技術授權的20 萬噸工業級雙氧水項目。今年6 月,我們與該公司合資建設的2 萬噸特種級雙氧水項目也已經開工建設,這也是樂山首個外資化工項目?!备HA化學相關負責人介紹。
作為省、市重點打造的化工產業集聚區,犍為-馬邊飛地化工園區創新“飛地經濟”模式,由犍為縣、馬邊彝族自治縣合作共建,規劃開發面積2.5平方公里,已通過省級化工園區評審。參與本次大會項目簽約的四川犍為龍泰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便落戶于此。“目前,公司投資1億元研發的技術已經獲得國家專利,待企業正式落地園區后,將運用該技術推動綠色發展。”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悉,錨定“三年翻番、五年千億”發展目標,樂山已規劃好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到2027年全市綠色化工產業總產值突破500億元,到2030年全市綠色化工產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并形成體系健全、結構完善、布局合理、鏈條協同互補、資源高值利用、要素保障充分的產業發展模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