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12 09:48:02
今年4月起,外賣大戰拉開帷幕,阿里、美團、京東等紛紛入局。7月以來,補貼戰進一步升級,疊加8月底美團、阿里等公司中報披露外賣戰的沖擊,市場對港股互聯網龍頭盈利的擔憂迅速加劇,帶動預期大幅下修。
當前大部分港股公司已披露中期業績,從財報數據看,二季度以來的外賣補貼大戰對部分互聯網龍頭業績確有一定影響,主要是對零售板塊沖擊較大,但其他細分板塊,如科技板塊中的技術硬件、軟件服務、生物醫藥等,中報業績仍然高增。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9月11日,阿里巴巴已連續15個交易日獲南向資金凈買入,期間共計獲凈買入371.43億港元。此外,阿里巴巴財報超預期、持續投入云和AI基建,Qwen大模型持續迭代等利好消息接踵而至,AI關注度再次提升,或讓市場重新聚焦于科技巨頭的長期價值。
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的正式上市,為投資者提供了布局港股科技板塊的便捷工具。其密切跟蹤國證港股通科技指數,選取30只市值較大、研發投入較高且營收增速較好的科技龍頭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成份股,是同類指數中成份股數量最少、聚焦度最高的產品,涵蓋阿里巴巴、小米集團、騰訊控股、美團、比亞迪股份、中芯國際、百濟神州等科技龍頭,前十大成分股占比77%,是投資者一鍵打包中國科技領軍企業的優質工具。
【其他相關ETF】
科技全產業鏈——恒生科技指數ETF(513180);
聚焦互聯網龍頭——恒生互聯網ETF(51333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