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報網 2025-09-02 10:11:26
在農業現代化與乳業高質量發展的浪潮中,大北農集團與旗下益嬰美奶粉品牌,前者以農業科技開拓者之姿深耕產業,后者以乳業創新探索者之態開拓市場,二者在各自賽道上的突破與融合,勾勒出中國現代農業與健康產業協同發展的生動圖景。近日,多家媒體記者和農牧圈網絡達人一起走進大北農集團與益嬰美乳業,探尋其背后的創新密碼與發展脈絡。
自1993年由邵根伙博士創立以來,大北農集團始終踐行“強農報國、爭創第一、共同發展”的初心使命,在農業領域精耕細作30余年,構建起涵蓋作物育種、飼料研發、養殖技術、動保服務等多領域的協同發展產業格局。目前,集團旗下300余家生產基地與360余家分子公司星羅棋布,成為推動中國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科研創新是大北農的核心競爭力。集團擁有2個全國重點實驗室、4個農業農村部企業重點實驗室,25家高新技術企業的集群式發展,彰顯其雄厚的科研實力。優秀的農業科技人才在此匯聚,通過基因編輯、分子標記輔助育種等前沿技術,培育出一批兼具高產、抗病、抗逆特性的農作物新品種,為國家糧食安全筑牢科技屏障。
坐落于北京鳳凰嶺腳下的鳳凰國際創新園,是大北農全球科研創新的“神經中樞”。這座投資80億元、占地近100畝、建筑面積約20萬平方米的創新高地,可容納8000名研發與行政人員,現代化科研設施與活力迸發的創新氛圍相得益彰,引導全球農業科技發展方向。
在穩固農業科技優勢的同時,大北農敏銳捕捉到消費者對高品質乳制品的需求升級,尤其是有機奶粉市場的潛力。依托對中國乳業的深厚情懷與責任擔當,邵根伙博士帶領團隊進軍乳業,決心為中國寶寶打造“放心奶”。
在大北農集團與中國圣牧合作布局中,一個引人注目的舉措是共同創立了益嬰美乳業。該品牌做出了一個頗為獨特的選址決策——將核心生產基地建設在了北緯41°烏蘭布和沙漠腹地。
此舉旨在將嚴酷的沙漠環境轉化為獨具特色的品質優勢。該地區被益嬰美喻為“天然巴氏殺菌第一車間”,其依據在于客觀環境因素:該地人跡罕至,降低了城市與工業污染風險;年均超過3000小時的充沛日照及高強度紫外線,構成了天然的、持續的環境殺菌屏障;此外,強勁的季風帶來了優越的空氣擴散條件,使其年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記錄超過310天。而益嬰美乳業將這片“炙熱黃沙”所形成的特殊微環境視作一道天然的、持續作用的“生產工序”,旨在從產品源頭構建起堅實的純凈與安全防線。
如今,益嬰美乳業在這片廣袤的烏蘭布和沙漠腹地構筑起覆蓋“種植、養殖、加工、產品”的有機全產業鏈體系,成為少數實現沙漠全程有機生產的乳品企業之一。憑借沙漠內“一刻鐘奶源生態圈”的獨特優勢,運輸距離打破紀錄,實現了從牧場到工廠15分鐘內無縫冷鏈對接,較大限度保留牛奶中的營養活性,有效支撐了從沙漠奶源到高端有機奶粉的品質轉化和產品實現。
2021年12月,益嬰美乳品研發與生產基地——益嬰美科技園(一期)正式建成投產。
在生產工藝方面,科技園集成全球先進設備,采用濕法工藝一次成粉技術,以有機生牛乳為原料,避免二次加工,更好地保留牛奶中的天然活性成分。園區同步建立了覆蓋全產業鏈的360度質量管控體系,配備專業質檢中心和超200臺精密檢測儀器,針對原料入場到成品出庫260項關鍵指標實施全程檢測,確保從奶源到成品各個環節的可控與透明。
研發方面,益嬰美依托“乳品營養與健康研究中心”及“母嬰創新研究院”雙平臺,持續推進“乳源+科技”雙軌創新策略,堅持有根據的配方研發,不斷完善各年齡段奶粉產品線,致力于為市場提供符合國際標準的高品質奶粉產品。
在追求發展的同時,大北農與益嬰美始終堅守社會責任。大北農通過推廣先進農業技術、開展農民培訓,助力鄉村振興與農民增收;益嬰美則以“沙漠有機”模式實現生態與產業雙贏,既守護了消費者健康,又推動了沙漠生態治理。
在益嬰美的媒體新聞發布見面會上,眾多媒體及自媒體博主等多位媒體代表齊聚一堂,圍繞即將上市的益嬰美奶粉展開深入交流。現場氣氛熱烈,記者們結合行業觀察與消費需求,從產品品質升級、市場細分服務、安全追溯體系完善等多個維度提出了合理化建議,為品牌上市前的優化打磨提供了珍貴參考。在隨后的答記者問環節,益嬰美團隊就媒體關注的產品研發理念、有機原料供應鏈、育兒服務配套等問題逐一回應,進一步增進了外界對益嬰美奶粉的了解與期待。
展望未來,大北農將持續深化農業科技創新,通過南美“技出糧進”等戰略拓展國際市場,為全球農業貢獻中國智慧;益嬰美則將秉承有機滋養,依托科技護航,矢志不渝地朝著世界第一有機嬰幼兒奶粉品牌的高峰邁進,以高質量的產品與高水平的服務,與新時代家庭共鳴,守護新生希望,為千家萬戶的營養健康保駕護航。
從農業科技的深耕到乳業創新的跨界,大北農與益嬰美的融合發展,不僅書寫了企業成長的精彩篇章,更詮釋了中國品牌以科技賦能產業、以責任守護民生的時代擔當,為農業與健康產業的協同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