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8 09:48:19
“行業上行有競爭力,行業下行能把握機會。”這是濱江集團對自身的要求。
2025年初,濱江定下“年銷售額1000億元左右、行業排名15名以內、占全國份額1%以上、降低有息負債水平至300億元以內,降低融資成本,控制直接融資比例在20%以內”等目標,在年中已經基本實現。
8月26日晚間,濱江集團發布2025年半年度報告。1—6月,公司實現銷售額527.5億元,同比增長87.8%,位列克而瑞行業銷售排名第10位,同時也是TOP10中唯一的民營房企。
公司實現凈利潤26.92億元,同比上升120%,其中歸母凈利潤18.53億元,同比增長58.87%。在房地產行業整體融資環境仍處寒冬之際,濱江平均融資成本逆勢下降至3.1%的歷史新低,有息負債規模較年初壓降超40億元,現金短債比高達3.14倍,財務“安全墊”厚實穩健。
2025年以來,房地產行業整體仍處于深度調整后的復蘇階段。1—6月份,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3.5%,商品房銷售額下降5.5%,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了5.2%。但曾提出“主動臥倒、匍匐前進”的濱江,不僅在逆流中把握住機會,又在修復階段顯現出核心競爭力。
2025年上半年,濱江營收與利潤雙雙大幅逆勢增長,其財務表現不僅顯著跑贏大市,更展現出較強的業績兌現能力和質量成色。
從核心指標看,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54.49億元,同比增長87.8%。同時,業績高增并不以犧牲利潤為代價。上半年公司利潤總額40.78億元,同比增長約120%;凈利潤同比增長120%,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幅則達58.87%;毛利率錄得12.24%,較去年同期提升2.67個百分點。
此外,公司業績“蓄水池”依然深厚。截至報告期末,預收房款達1013.4億元,較期初繼續增長,為未來業績持續釋放提供了堅實保障。充裕的可結算資源,疊加持續優化的盈利能力,使濱江在行業不確定性中擁有難得的業績確定性。
尤其引起市場矚目的是,其位于杭州奧體板塊的攬奧望座(推廣名:星河800)商業大平層項目近期熱銷,有媒體報道《一個銷售一天能賣10套,數千萬的杭州商業大平層遭搶購》,進一步印證了濱江產品在高端客群中的強勁號召力,成為公司下半年重要的銷售貢獻點。
增收又增利的背后,“濱江模式”引發市場關注。中報數據顯示,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極致的區域深耕、穩健的財務表現、卓越的品牌力等,共同構筑了企業穿越周期的韌性。
作為長期深耕杭州的房企,濱江集團的土儲結構高度集中,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土地儲備中杭州占比73%,浙江省內其他城市(如金華、湖州、寧波)占比17%,省外僅占10%。
在克而瑞2025年上半年全國房企新增土地貨值榜上,濱江排名第8位,也是民營房企中的首位。報告期內,濱江新增土地儲備項目16個,其中杭州14宗,金華2宗,繼續鞏固杭州市場份額。這種布局正是基于對杭州這一高活力、高韌性市場的深刻理解。2025年上半年,濱江在杭州的全口徑銷售額達287億元,市占率保持第一,充分驗證了深耕核心城市的策略有效性。
近年來,濱江在財務方面的穩健表現有目共睹。而對于年初提出的“有息負債降至300億元以下”的目標,濱江已經基本完成任務。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權益有息負債265.06億元,較年初下降近40億元;并表有息負債規模333.52億元,較上年末下降40.83億元,
其債務結構也十分清晰:銀行貸款占比83.9%,直接融資占比16.1%。扣除預收款后,資產負債率為57.8%,凈負債率為7.03%。從債務期限構成上看,短期債務為94.08億元,占比僅為28%,低于期末貨幣資金(295億元),現金短債比高達3.14倍。
近5年來,濱江的融資成本不斷下降,從2020年5.2%、2021年4.9%、2022年4.6%、2023年4.2%、2024年3.4%,再到2025年6月末平均融資成本3.1%,已接近部分央企水平。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共獲銀行授信總額度1290.2億元,較上年末增加6.14%,授信額度剩余可用979億元,占總額度的76%。
得益于濱江集團堅持高品質、有口碑的“好房子”產品策略,產品溢價能力持續兌現。上半年多個項目創下銷售紀錄:超級大盤“濱紛城”憑借TOD配套及高性價比,9開9罄;潮語映月軒六開六罄;杭州限價放開后,濱江集團主城不限價首作“錦上萬象府”憑借顯著提升的產品力,以遠高出板塊限價的價格獲得買房人認可,搖號中簽率僅為13%;濱運映翠灣中簽率低至10.04%;“時舟里”35天三開三罄,勁銷超400套;“錦上灣”800平方米超平層項目也獲得市場廣泛認可。
此外,棠悅芳華和萃攬悅、潮語臻境等項目,正在逐步顯示出強大的產品力、市場號召力和影響力。經過30余年的發展,濱江的品牌已經獲得了市場的高度認可,不僅新房銷售良好,二手房能獲得較高的品牌溢價。不僅如此,調查顯示,有超過96%的業主愿意推薦身邊的親朋好友購買濱江的樓盤。
從銷售端的逆勢突圍,到財務端的“綠檔”堅守,再到產品端的口碑沉淀,濱江集團在2025年上半年交出的這份答卷,不僅是企業自身“穿越周期”能力的驗證,對于行業而言,濱江的探索或許提供了一種啟示:在房地產告別高速增長的時代,聚焦核心、嚴控風險、打磨產品,依然能在逆周期中找到確定性。正如其年初定下的目標基本達成,這家民營房企正以“穩舵揚帆”的姿態,為行業書寫著一份關于“韌性”的答卷。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