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9 11:47:27
安徽萬瑞冷電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低溫精制及脫氖裝置在陜西延安天然氣提氦項目現場完成驗收,產出氦氣純度達99.99997%,標志我國在低豐度天然氣提氦領域取得重大突破。該裝置采用新型“聯合法”提氦工藝,可24小時連續運行,年提高純氦氣40萬立方米。氦氣在眾多高新技術產業中不可替代,被稱為“黃金氣體”。
每經編輯|杜宇
據科技日報,近日,安徽萬瑞冷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瑞冷電)自主研制的低溫精制及脫氖裝置在陜西延安天然氣提氦項目現場完成工程驗收。該裝置產出氦氣純度達到99.99997%(6N9級),氖氣雜質含量低于0.3ppm。作為國內首套從天然氣中提取6N9級超純氦氣的裝置,這一成果標志著我國在低豐度天然氣提氦領域實現了重大突破。
作為一種不可再生的戰略資源,氦氣因其獨特的超低溫特性和化學惰性,在大科學裝置、尖端醫療及航空航天等領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被譽為“工業血液”。
據了解,研發團隊在國內首創了新型“聯合法”提氦工藝體系。該工藝體系創新融合了脫氫、膜分離、變壓吸附、低溫精制的四階耦合工藝。首先通過催化脫氫技術脫除氫氣雜質實現氦氣初步富集,然后經過膜分離+變壓吸附深度脫除氮氣、甲烷等主要雜質,最后采用30K深低溫精制工藝,精準脫除氖氣雜質,獲取超純氦氣產品。
這套裝置可實現24小時不停機連續運行,每年提取高純氦氣40萬立方米。
低溫精制及脫氖裝置在延安天然氣提氦項目現場穩定運行。圖片來源:萬瑞冷電
作為一種惰性氣體、非金屬元素,大氣中的氦含量僅為0.000524%,但卻有非凡的物理化學性質和應用價值。從航空航天、核反應堆到半導體、量子計算機,氦氣在眾多高新技術產業中不可替代,被稱為“黃金氣體”。
今年4月份,新華社報道稱,我國“黃金氣體”氦氣勘查實現重大飛躍。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數據顯示,長期以來,我國氦氣資源勘查開發程度極低,而需求量逐年增長,對外依存一度近乎100%。近年來,國際政治格局快速變化、第四次工業革命競爭加劇,我國突破“貧氦”瓶頸,成為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重大成果。據中國地質調查局公布數據,截至目前,全國新增氦氣探明地質儲量40.7億立方米,蘇里格、涪陵、靖邊、安岳、東勝和瀘州等6個氣田氦氣探明地質儲量均超過2億立方米。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新華社、科技日報
封面圖片來源:萬瑞冷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