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农村av,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精品久久www,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一区在线免费观看,超碰色偷偷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熱搜!90后銀行職員夫妻下班后偷偷送外賣,本人回應:工作壓力大,送外賣可舒緩壓力、補貼家用,幾個月賺了不到2000元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8-05 15:15:32

每經編輯|段煉    

近日,武漢一對“90后”銀行職員就在社交媒體分享了自己的送外賣心得,收獲不少網友的關注。相關話題登上微博熱搜。

p6Wl2LDMQlFknnUJCzR9IYm7zFKiaYicLAu8LNv6ZdRpKWW0RNLwkQjx7FwHxknAWfTZ2M1QWAjjkn5tYlfefQHQ.png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當事人:送外賣為舒緩壓力、補貼家用

“只要能賺錢,我們就會嘗試”

8月2日,當事人張先生(化姓)介紹,自己與妻子李女士(化姓)此前想過各種兼職形式賺錢補貼家用,最后發現送外賣時間比較自由。今年4月,兩個人就換班利用下班時間跑了起來。“我們是白天上班,晚上下班之后大概抽出3到4個小時去跑外賣,目標是跑滿70塊錢,差不多就收工。”張先生透露,兩人跑外賣累計收入近2000元。他坦言,按預期兩人每天跑70元一個月就能賺到2000元,但由于本職工作勞累,所以幾個月下來也只賺了不到2000元。

AL7dwLNf14QksYVa26fgqibHfeCuOEVuEbcSLmRWKqSwjEFmBjJm36ZOicUq2a3MnnaPFylZ7j3YeaX4XGFFXTSQ.jpg

張先生表示,目前送外賣在某種程度上已成為兩人舒緩工作壓力的方式,因為銀行的工作也有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壓力,同時收入也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父母曾表示不解,覺得兩人“不務正業”,但他們只是想憑借自己的勞動多貼補兩個人的小家。“我們這一代人并不怕吃苦,大家都是從五湖四海,通過自身努力走到今天,只要能賺錢,我們就會嘗試。”

AL7dwLNf14QksYVa26fgqibHfeCuOEVuEq05VtXoAZV3kryXWYy4ibBEyHkshQHBLkH7NVc6loQDLibia4QlTQKzMg.jpg

AL7dwLNf14QksYVa26fgqibHfeCuOEVuEZgeqwYricHv7ibaylQFI9yoAWy55b2ibANMNicEVhbpLeAZ47lL2m5DMKA.jpg

張先生還表示,兩人跑了這么久外賣,最大的收獲是交到了不少朋友。不少有著相同想法的網友都來向他們咨詢心得體會,自己很開心能夠幫助到他人。

張先生一家的情況在網絡上并不在少數。有不少銀行基層員工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在業余時間從事的副業:有人擺攤賣茶,還有人做起了游戲陪玩等。

對此,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馮桂林認為,銀行工作人員從事類似兼職副業的訴求可以理解,但我國金融系統內部對于員工從事副業兼職的相關規定非常嚴格,國有銀行則更加保守,職工若想從事副業應當提前報備,在單位批準后方可進行。但有關單位也應當對此采取相應措施,在“紅線”不動的前提下,適當為基層員工的副業需求松綁。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上海年輕人悄然流行下班兼職送外賣

“甩肉”、減壓是主要目標

據新聞晨報報道,下班后兼職送外賣正在上海年輕群體中悄然興起。然而對于他們來說,正如玩一款“大型多人在線運動游戲”一樣,賺錢只是支線任務,減肥和解壓才是主要目標。

截至7月28日,草莓(化名)已連續送外賣10天,成功減重2斤。這段期間,他送外賣的每日收入均超過120元,最高時超過200元。“我的主業時間比較自由,每天午高峰出去跑一趟,晚上8點后再跑一趟,一天大概能跑6小時左右。”草莓向記者透露,他的起始體重有189斤,本周目標是減到185斤。關于“草莓”這個外號,他解釋道:“他們說我胖胖的像草莓熊,就這么叫起來了。其實送外賣前,我每周也踢兩三次球,靠運動減肥來著。”

CFF20LXzkOxRKliaiaO8ZlMPMeEt80HWSHsbicsKdDKiavh8YCzuUAKKykYVOqM9WBzibdA5MMiaXPziapTnNQX4ibfexw.jpg

社交平臺上,“送外賣減肥”的相關分享屢見不鮮。阿齊(化名)就是躍躍欲試的一員。“想騎自行車送外賣減肥,每次送一單,一天最多估計三小時,有沒有好心的騎手前輩分享下注意事項?”

嘻嘻(化名)每天早上會去健身房爬坡,“想要減肥是最直接的原因,但是一天去兩次健身房很難堅持,所以我選擇去送外賣。”不過,對于騎電動車送外賣的她來說,減肥效果似乎并不顯著。“我瘦了4斤,和送外賣前掉秤的速度差不多。”同樣騎電動車的草莓也覺得減重速度略慢。“目前的主要消耗是爬樓,正在考慮多接一些需要爬樓的訂單。”

為追求更佳的燃脂效率,對追求“極致”減肥效果的人來說,自行車是更優選擇。有車的會選擇自己的山地車或公路車,沒有車的騎共享單車送外賣的也不在少數。“我每天都送,白天上班,晚上送兩三個小時,已經十幾天了。”花崽向記者分享道。她通常下班后會打開手機接單,然后隨意掃一輛共享單車,“已經從58公斤瘦到了51公斤了,賬戶里也有了500多塊錢。”

甚至有不會騎車的人選擇跑步送外賣。“搶單的時候超過兩公里的訂單一律不考慮,只在核心商圈附近蹲守短距離的訂單,雖然一天送不了幾單,但能暴走一個多小時,步行十幾公里。”外企白領小B分享道。

除了減肥,"解壓"也是受訪者反復提到的關鍵詞。小B(化名)在她的攻略貼中寫道:“步行送外賣是有氧運動,類似于健身房的漫步快走,都能促進多巴胺分泌。不同之處在于,健身房里比較枯燥,而送外賣有任務的激勵。”

另一方面,如同許多輕體力勞動,送外賣能提供一種直接的、積極的情緒反饋。“當把餐遞到用戶手上,聽到對方開心地說一句‘謝謝你’,瞬間就涌起成就感。”小B解釋道,“這種感覺,比坐在辦公室處理那些流程性的工作快樂太多倍了。”

很多受訪者將送外賣形容成一款“開放世界冒險游戲”,通常來說,在此類游戲里,玩家可以自由地漫游,并可自由選擇完成游戲任務的時間點和方式。“上班時一坐一整天,送外賣則是騎車、小跑不斷,”花崽(化名)這樣描述她的體驗,“沒有KPI壓力,自由的風都能獨享。”

這份自由感也讓身為“實驗室民工”的榕榕(化名)找到了放松空間。“送外賣就像在‘搶任務、找目的地、完成它、賺金幣’。”她解釋道,“過程簡單直接,不用想太多。實驗室當然是主業,送外賣嘛,更多是圖個解壓。”

雖然減肥效果不似預期那般顯著,嘻嘻卻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改善:“每次送完外賣,晚上睡得特別好,不再熬夜刷視頻,作息也規律了。而且,這可比癱床上刷手機開心多了,尤其是搶到一個既近又值錢的好單時,成就感爆棚!”

此外,送外賣還有一個出人意料的收獲。嘻嘻補充道:“現在我能看清周圍哪些商家是小作坊、哪些干凈衛生,連附近小區的環境品質都了如指掌。”

也有受訪者本就是騎行愛好者,雅子就在個人社交平臺分享了不少與愛車的合影。“有的地址像密室逃脫一樣,找到的時候成就感滿滿。”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公職人員下班兼職送外賣

“像打游戲做任務一樣快樂”

孫先生曾當過消防員。去年底轉業后,分配至遂寧市船山區某單位工作。“每天上下班規律了,但回家后覺得有點無聊。”

7月22日,孫先生告訴封面新聞記者,不久前,其任職單位下發了公職人員可以做副業的相關通知,他第一時間行動了起來。每天下班后送外賣三個小時,感覺“像打游戲做任務”一樣快樂!“送外賣感覺像打游戲,接任務、出發、完成任務、得到獎勵。”孫先生算了一下,他兼職送外賣,一天能賺100多元。

機關事業單位職工能否從事副業?公職人員開展副業需嚴格遵循相關規定,并結合所在單位的管理制度及副業性質綜合判定。

同時,也明確了以下幾類合規兼職:

體力勞動,如跑網約車、送外賣等,需利用業余時間且不影響工作,且需提前向單位書面報備并獲批準。

投稿賺稿費,通過撰寫文章、小說、散文等,向雜志、自媒體平臺或出版社投稿獲取稿費。

自媒體運營,開通個人公眾號、頭條號等平臺,分享職場經驗、生活技巧等內容,通過流量分成或廣告合作獲得收入,需注意內容不得涉及敏感話題,收入需申報。

專業技能服務,若具備維修、設計、編程等技能,可接小型私活(如家電維修、PPT制作等),需確保服務對象與工作職責無關聯。

健身/培訓教練,若有健身教練、教師資格等資質,可兼職健身房教練或開設線上課程,但需避免利用職務資源招生。

農產品種植/養殖,利用業余時間參與家庭農場種植或養殖,銷售農產品(如蔬菜、家禽),需注意與工作職責無關聯。

需注意的是,公職人員從事兼職應當避免利益沖突,不得從事與職權相關的營利活動,同時報備單位,確保副業不影響本職工作,避免因疲勞或時間沖突引發紀律問題

編輯|段煉 杜恒峰

校對|程鵬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金融時報、新京報、經視直播、新聞晨報、新華網、封面新聞、公開資料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