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8-02 00:36:43
此前,藏格礦業披露全資子公司藏格鋰業停產。公司在8月1日晚發布的半年報中首次披露了察爾汗鹽湖提鋰的前因后果,稱提鋰過程合規,系利用鉀肥生產尾鹵提鋰。藏格礦業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6.78億元,同比下降4.74%,歸母凈利潤為18億元,同比增長38.80%。
每經記者|胥帥 每經編輯|文多
前不久,鋰行業的一件大事是藏格礦業(SZ000408)旗下鋰業公司格爾木藏格鋰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藏格鋰業”)開采鋰資源被政府叫停。作為鹽湖提鋰的龍頭之一,藏格礦業的鋰業務動向引發投資者關注。
在8月1日晚間發布的2025年半年報中,藏格礦業首次對外披露藏格鋰業察爾汗鹽湖提鋰的前因后果,并表示提鋰過程并不違規。
8月1日晚間,藏格礦業披露了2025年半年報,這也是鋰行業上市公司披露的首份半年報。
不少投資者關心的或是藏格礦業的鋰資源停產情況。
7月17日午間,鹽湖提鋰龍頭藏格礦業公告稱,全資子公司格爾木藏格鉀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藏格鉀肥,它曾是藏格鋰業母公司)于2025年7月16日收到海西州自然資源局、海西州鹽湖管理局下發的《關于責令立即停止鋰資源開發利用活動的通知》。
收到通知后,藏格礦業的另一全資子公司——藏格鋰業按要求停產。藏格礦業之后積極推進鋰資源開采手續辦理,待鋰資源開采手續辦理完成后,將及時申請復產。
(詳細報道見《藏格礦業重要鹽湖資源被叫停鋰開采 紫金礦業董事長一周前曾調研公司》)
在2025年半年報中,藏格礦業首次對外披露了藏格鋰業自察爾汗鹽湖提鋰的前因后果。
藏格礦業表示,藏格鉀肥通過采集察爾汗鹽湖地下原鹵水生產鉀肥,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副產尾鹵。尾鹵水含氯化鋰明顯低于氯化鋰最低工業品位,根據《礦產資源綜合勘查評價規范》(GB/T 25283—2023),藏格鉀肥礦區的鋰資源不能單獨圈定礦體,可以綜合利用。但因技術難度、早期碳酸鋰售價問題,公司一直未開發利用。隨著碳酸鋰價格回升,低濃度尾鹵提鋰顯現經濟可行性。
2017年9月,藏格鉀肥設立藏格鋰業,啟動超低濃度鹵水提鋰研發工作。2018年,藏格鋰業申請備案的2萬噸/年碳酸鋰項目一期工程被準予備案,公司正式啟動鋰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建設。
藏格鋰業后于2021年取得了相關鹽湖提鋰專利,實現從超低濃度尾鹵水中直接生產電池級碳酸鋰。
目前,上市公司在有序推進《采礦許可證》變更與續期的同時,也正積極就前述通知事項與監管部門進行溝通。后續,上市公司將及時就證照辦理情況或與政府的溝通結果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察爾汗礦區采礦證將于2025年8月9日到期,上市公司目前正積極辦理相關手續,推動察爾汗鹽湖采礦證的順利變更與續期。
具體辦理進展包括:藏格鉀肥已完成重要前置手續辦理;藏格鉀肥按照逐級報送審批原則,提交了采礦權延續變更申請,目前縣、州、省均已審查完畢并下發了同意的審查意見,現等待自然資源部下發審查意見;自然資源部審查意見下發后,藏格鉀肥可根據自然資源部批復,辦理新的《采礦許可證》,該許可證將包含新增礦種的開采權限。
藏格礦業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第三十九條規定,采礦權人在開采主要礦種的同時,對具有工業價值的共生和伴生礦產應當綜合開采,綜合利用,防止浪費。藏格鋰業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依托自主研發技術對伴生礦種氯化鋰進行綜合利用,履行了有關部門的立項審批程序,既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亦深度契合國家及地方推動鹽湖資源綜合開發的產業政策導向。
說回業績,藏格礦業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6.78億元,同比下降4.74%,歸母凈利潤為18億元,同比增長38.80%。
藏格礦業的營收主要來自鉀肥業務、碳酸鋰業務以及對西藏巨龍銅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巨龍銅業”)的投資收益。
在鉀肥業務方面,公司氯化鉀產品今年上半年平均售價(含稅)為2845元/噸,同比增長25.57%,平均銷售成本996元/噸,同比下降7.36%。在此雙重因素作用下,氯化鉀業務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3.99億元,同比增加24.60%,毛利率為61.84%,同比增加13.56個百分點。
碳酸鋰業務方面,公司今年上半年碳酸鋰平均售價(含稅)約為6.75萬元/噸,平均銷售成本約4.15萬元/噸。半年報還顯示,整個行業處于磨底階段,2025年上半年碳酸鋰價格在6萬~8萬元/噸區間震蕩運行。
公司碳酸鋰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67億元,同比降低57.90%,毛利率為30.53%,同比下降19.75個百分點。
上半年,巨龍銅業實現礦產銅產量9.28萬噸,銷量為9.27萬噸,其實現營收75.62億元、凈利潤41.66億元。公司持有巨龍銅業30.78%的股權,報告期內公司取得投資收益12.64億元,占公司歸母凈利潤的70.22%。藏格礦業還介紹,巨龍銅礦二期采選改擴建工程預計將于2025年底建成投產。
藏格礦業還提到碳酸鋰的增量項目——麻米錯鹽湖。公司擬分兩期建設年產10萬噸碳酸鋰產能,首期規劃年產5萬噸碳酸鋰。報告期內,西藏麻米錯項目證照辦理手續取得重大進展,在7月取得了采礦證。公司計劃于2025年三季度啟動項目一期工程建設,并同步開展設備采購和施工團隊進場工作。經初步測算,項目建設周期預計為9~12個月。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