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 2025-07-25 21:09:56
(一)
時代的發展軸上,總有一些關鍵節點,為我們標注方位、指引方向。
202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時隔一年再次來川視察,對推動新時代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作出重要指示,賦予四川建設“兩高地兩基地一屏障”和盡快成為帶動西部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的使命任務。
在四川視察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希望四川“在推進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上同時發力,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上精準發力,在推進鄉村振興上全面發力,在筑牢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上持續發力”,這是悉心指導,也是殷殷囑托。
兩年,不僅是時間的刻度,更是奮斗者的刻度。國家戰略中的四川擔當、改革發展中的四川探索、民生實事里的四川溫度……乘勢而上、全力奮進,四川交出一份高質量發展的答卷。
(二)
把握戰略定位,才能找準發力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發力”重若千鈞,不僅指明四川干什么、怎么干的路徑,也讓四川更加深刻理解——經濟大省何以挑大梁。
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是一項戰略課題,向“新”而行的四川勇于破題、全力解題。例如,推進全省“1+N”中試研發平臺體系建設,是“同時發力”的一個生動解法。為加速打通從實驗室邁向應用場的堵點卡點,推動科技成果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四川加快構建從創新成果發現、概念驗證、中試熟化到產業化的全鏈條服務體系,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沿途下蛋”,為四川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現代化國家的物質技術基礎,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對四川而言,“精準發力”體現在產業的主攻方向、升級路徑、推進機制上。作為全國為數不多擁有全部41個工業大類和31個制造業門類的省份,四川一手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一手開辟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新賽道,大力推進人工智能“一號創新工程”,不斷激蕩著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澎湃浪潮。
鄉村全面振興是一項長期、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關鍵在“全面發力”。全面發力不是平均用力,而是要統籌各方、形成合力。四川奮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在加快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建圈強鏈、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等方面齊頭并進,不斷推動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邁進。
建設生態文明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是一場持久戰。四川是長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地、黃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補給區。健全生態保護和修復制度、加快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著力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四川“持續發力”,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路子。
力量,往往孕育在攻堅克難中。牢牢把握“四個發力”,四川在一步一個腳印中,升騰熱氣、涌動熱潮、匯聚熱度。
(三)
2025年上半年,四川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6%。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四川力量蓬勃而有韌性。
這是開放的力量。一條三文魚,最快48小時可從北歐捕撈地端上四川百姓的餐桌;開展“優勢產品出海”活動和擴進口專項行動,“川行天下”活動簽約訂單超550億元……抓好大開放、促進大發展,四川加快構筑向西開放戰略高地和參與國際競爭新基地。
這是改革的力量。共建川渝高竹新區,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歐林生物成都研究院在重慶設立研發機構,面向兩地,提供全方位藥物研發技術服務……川渝攜手,彼此融合、相互促進,美美與共。
這是創新的力量。第二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上,在400多件展品中,來自四川的科技成果讓參觀者感受到創新中的“四川極限”;戰略性新興產業落地成勢,傳統產業加快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如今,四川人工智能、生物技術、無人機等新興產業加速崛起,高端能源裝備、航空航天、新型顯示、新能源、醫藥健康等重點產業鏈聚勢提質,不斷塑造四川高質量發展新優勢、新動能。
一個個鏡頭、一幅幅畫面,記錄下四川奮斗奮進、奮發奮起的歷程。
目光投向廣元市劍閣縣翠云廊,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這里諄諄囑托“要把古樹名木保護好,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好”。如今,盛夏時節,蜀道翠云廊古柏蒼翠,濃蔭蔽日,游客漫步驛道,感受“穿越千年”的奇妙之旅,正是對這一囑托生動的回答。
成都往北,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視察時指出“三星堆遺址考古成果在世界上是叫得響的”,并對文物保護修復工作提出要求。如今,一個個新科技手段,賦能文物的發掘、修復與展陳,讓公眾有了“觸碰”文物的新窗口、新體驗。
真實變化是動人的見證。作為曾經是全國最后一個實現“雙通”建設目標的行政村,如今涼山州的阿布洛哈村已是一座“三好村莊”:基礎設施越來越好、產業發展越來越好、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從投資于物到投資于人,一切發展的最終指向是——人。精神的凝聚,還將釋放無盡的力量。
發展,匯聚向上的力量,也激發向好的力量。四川發展的含新量、含智量、含綠量、含文量不斷提升,這些都在形塑——四川力量。
(四)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蓄勢之年。
前不久召開的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提出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做大做強文化旅游業,進一步豐富完善了新時代治蜀興川總體工作格局。
當前,四川正處于結構調整、動能轉換、發展轉型最吃勁的緊要關頭。但有多重國家發展戰略機遇疊加,有國家重大政策加力提效,有科教資源、產業基礎和市場空間加持助力,四川決戰決勝“十四五”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
新起點,新作為。在復雜的宏觀環境中找到關鍵變量,在歷史的縱橫對比中明晰發展方位,在對省情的深刻剖析中把握階段特征,保持定力、真抓實干、勇往直前,始終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四川的發展將會動力更強、活力更足、前景更廣,勢必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不斷貢獻四川力量!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