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7-19 23:53:03
每經記者|劉頌輝 每經編輯|陳柯名 陳夢妤
每日經濟新聞資料圖
曾規劃建設“中國第一高樓”的世茂深港國際中心,在經歷兩次法拍失利、以物抵債之后,有了最新消息。
近日,一張關于中信信托·深圳龍崗融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2025年第一次受益人大會的表決文件在網絡上流傳。文件顯示,信托受益人將對信托計劃項下抵債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及地上物的收地化險方案進行表決。
收地化險方案之一是同意以土地整備方式收回,12宗土地及地上物補償款合計約68億元。
據《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道,該信托計劃提到的土地及地上物,即世茂集團在深圳投資開發的大型綜合體項目世茂深港國際中心。
針對文件提到的68億元收回方案等相關信息,每經記者向世茂方面予以求證,但截至發稿未能獲得正式回應。
停工一年多,深圳這個500億級的標桿項目找到接盤方了?
三折收地?
每經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上述受益人大會的通知是7月14日在中信信托官網發出,而在兩天后的7月16日,世茂集團也向該信托計劃投資人發出公開函。
公開函表示:“68億元補償款不足12宗土地原價值的1/3,且償付周期長,建議中信信托、各投資人與世茂攜手努力,協商解決方案。”
“暫時還沒有收到68億元收回深港國際中心項目的通知。”7月18日下午,深圳市龍崗區龍城街道辦事處一位人士通過電話向每經記者表示。上述收地化險方案仍在投票表決階段,最終將在7月底的受益人大會產生結果。
中信信托發出的收地化險方案主要有三項:
首先,授權受托人同意深圳市龍崗區龍城街道辦事處、深圳市龍崗區土地整備事務中心以土地整備方式,收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及其地上物。12宗土地及地上物的補償款合計為68億元(包含中信信托西安經開項目對應的一宗地塊,有兩宗公益用地不予補償)。
其次,授權受托人依據以物抵債裁定書辦理相關手續,繳納過戶稅費約2.1億元,取得新的土地不動產權證后,配合辦理12宗地不動產權證注銷、土地入庫等相關工作,與深圳市龍崗區龍城街道辦事處、深圳市龍崗區土地整備事務中心簽署補償框架協議(下稱補償框架協議),約定收地情況、收地補償原則、土地及地上物移交、各方權利義務等事宜。
根據擬簽署的補償框架協議,自12宗土地新不動產權證注銷后2個月內,簽訂正式補償協議,補償款將于自簽署正式補償協議后2個月內支付15%,簽署正式補償協議后半年內再支付35%,不晚于2027年1月31日前付清全部補償款。
最后,在土地補償款分配原則方面,取得補償款后,將按抵債土地及地上物在12宗標的整體評估價值中的占比進行分配。中信信托在扣除相關稅費、信托費用后,核算該信托計劃可分配的信托利益。
失約“中國第一高樓”
世茂深港國際中心曾是世茂集團在深圳的核心資產之一。2017年,世茂集團以總價239.43億元拿下龍崗G01046-0095號商業用地,創下彼時深圳土地市場總價第二高紀錄。
根據最初規劃,該項目要建設成為集深港國際會議展覽中心、深港青年合作創業中心、深港國際演藝中心、國際化學校、智能辦公、大型商業、公寓等于一體的大型城市綜合體。其中,配置的一棟超高層建筑規劃高達700米,超過上海中心大廈的國內最高建筑紀錄。
由于項目體量龐大,世茂方面通過中信信托進行融資以維持開發建設。
但受房地產行業調整影響,世茂集團出現流動性危機,世茂深港國際中心的建設也陷入停滯,直至被擺上法拍貨架。
如今,該項目的處置權交到了信托計劃全體投資人的手中。但是,對于項目將被三折收儲的計劃,世茂集團仍心有不甘。
上述公開函顯示,世茂方面對信托計劃召開受益人大會就13宗土地收儲補償及分配方案進行表決高度關注。
公司方面表示,世茂龍崗項目土地出讓中,出讓人自始未取得600米建設高度規劃設計條件,至今也無法明確主塔的建筑高度,導致項目在獲得民航批復700米高度以后仍無法取得有效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也無法推動后續開發進程。
對此,世茂方面已于2024年9月,就土地出讓行為、土地出讓合同存在的問題,向深圳市鹽田區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主張確認土地出讓合同無效及行政賠償所有損失。目前,案件一審歷經兩次庭審,中信信托也派人參加庭審旁聽,并被申請作為第三人等,案件現仍在審理過程中。
世茂方面認為,因行政訴訟尚在審理期間,該方案將影響案件審理,公司將依法向審理法院及政府部門提出異議。“建議中信信托、各投資人與世茂攜手努力,建立有效溝通渠道,共同與征服協商因項目建筑高度等規劃設計問題的解決方案,或退地退款,或項目調規改性后進行開發等,最大化保障各方利益”。
記者|劉頌輝
編輯|陳柯名 陳夢妤 杜波
校對|程鵬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