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农村av,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精品久久www,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一区在线免费观看,超碰色偷偷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企業如何實現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專家:未來需推動多方協作,為社會價值的評價提出若干指標或權重

2025-07-05 19:09:48

7月4日,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在京舉辦企業社會價值創新與共同富裕座談會。專家指出,數智化時代需企業開展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促進共享與平等。民營企業在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應參與社會價值創造。企業追求利益與社會價值需平衡,政府應支持。騰訊等公司表示,將商業化和公益性結合,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助力社會問題解決。

每經記者|張宏    每經編輯|張益銘    

每經北京7月5日電(記者張宏)7月4日,由中國社會保障學會主辦的企業社會價值創新與共同富裕座談會暨《企業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理論與實踐》新書發布會在北京國二招賓館舉行,會議主題為“企業社會價值創新與共同富裕”。

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認為,我們已經進入了第四次科技革命帶來的數智化時代,它必將帶來生產力質的飛躍和生產關系的變革,促使社會財富放量增長,但也會像以往歷次科技革命一樣加劇財富集中、差距擴大的馬太效應。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特別需要企業開展可持續的社會價值創新,由此促進社會共享與社會平等。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民盟中央副主席謝經榮指出,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要達到這一理想境界,離不開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并參與社會價值創造。今年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極大鼓舞了民營企業家的實干熱情,為民營企業發展提供了更大舞臺。未來民營經濟定會更有作為,為履行社會責任、企業社會價值創新和共同富裕作出更大貢獻。

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教授蔡繼明表示,盡管企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競爭可能擴大社會差距,但這種競爭機制本身正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動力所在,應該更多依靠收入二次分配、三次分配來調節差距,而不是要求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放棄效率。企業兼顧經濟利益與社會價值,既能提升公益形象與公信力,亦可拓展市場,此時企業有較強動力同時追求二者;反之,如果企業一味追求社會價值,而忽視效率,企業經營無法維系,社會價值也無法持續。根據經濟學理論,社會價值是“正外部性”,其評價標準較為模糊,企業創造正外部性的動力是不高的,需要政府給予支持。未來需推動多方協作,為社會價值的評價提出若干指標或權重,共同推進社會價值理論的發展。

7月5日,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一帶一路”學院研究員萬喆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當前我國社會經濟和國家發展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節點,企業需摒棄以經濟利益為唯一目標的發展思路,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推動企業創造社會價值,需建立量化與質性相結合的社會價值衡量標準,設定例如碳排放減少、水資源節約、員工培訓時長、特定弱勢群體雇傭比例等量化指標,以及供應鏈勞工權益改善、產品安全與質量提升、員工價值管理等質性指標,并利用數字化平臺進行企業披露和公眾查詢,追溯供應鏈責任,強化企業社會責任感。此外,政府需完善財稅、金融等激勵機制,如稅收減免、綠色金融專項基金等,同時加強法規監管,對逾越環保、勞工、消費者保護等底線的行為進行嚴厲處罰。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813906894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