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2 09:40:27
阿那亞禮堂因獨特設計成為網紅打卡地,多地出現類似建筑。河南新鄉經開里禮堂因幾乎1:1復刻阿那亞禮堂,被阿那亞公司起訴侵權。經一審、二審、再審,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裁定“經開里阿那亞”禮堂需拆除。此案體現了法律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視,明確了建筑作品著作權保護的司法邊界,警示文旅開發商和設計師勿盲目復制。經開里公司表示將主張阿那亞建筑的合法性。
每經記者|王佳飛 每經編輯|陳夢妤
新鄉經開里禮堂和秦皇島阿那亞禮堂對比 圖源|每經記者 王佳飛
恐怕沒有人能真正說清全國究竟有多少“阿那亞禮堂”。
因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設計理念,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的阿那亞禮堂?被不少人稱為“最孤獨的禮堂”,同時也是著名的網紅打卡地。作為代表性建筑之一,阿那亞的很多宣傳內容都以這座禮堂為標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網上簡單搜索發現,全國各地有不少被本地人稱為“阿那亞分亞”的建筑,例如河南新鄉經開里禮堂建筑、河北邢臺同心島禮堂建筑、浙江海寧深藍計劃·孤獨禮堂等。
不過,全國處處“阿那亞”的情況可能會迎來改變。近期,阿那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那亞公司)和河南經開里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經開里公司)的著作權侵權糾紛有了結果,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裁定,“經開里阿那亞”禮堂需要拆除。
北京金訴律師事務所主任王玉臣律師7月1日告訴每經記者,該案在法律層面明確了建筑作品著作權保護的司法實踐邊界,可以為后續類似案件提供參照。
案情回顧:
2024年3月,阿那亞公司發現小紅書平臺有眾多用戶發布位于新鄉市某商業區的禮堂打卡照片,而該禮堂建筑(以下稱被訴侵權建筑)幾乎1:1復刻了阿那亞禮堂,侵害了阿那亞公司建筑作品著作權。
在阿那亞公司向被告發函要求拆除被訴侵權建筑無果后,遂向法院提起訴訟。本案一審判決被告合理期限內修整被訴侵權建筑,二審判決拆除被訴侵權建筑,再審予以維持。
注:本案一審河南省新鄉市衛濱區人民法院,二審河南省新鄉市中級人民法院,再審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6月28日,每經記者來到河南省新鄉市經開里,“經開里阿那亞”禮堂建筑仍舊完好。
經開里位于新鄉市東部,是一個小型商業街區,地圖顯示周圍有大學和居民區。下午4時左右,街區里沒有顧客,很多商鋪也沒有開門營業,只有一名給綠植澆水的工作人員,一個小團隊在進行戶外直播。
該禮堂建筑沿河溝而建,因為整個街區的建筑都有網紅感,所以并不顯突兀。僅從外觀看,該禮堂建筑幾乎與阿那亞禮堂一模一樣。當日,該禮堂建筑沒有開門,從側邊窗戶向內看去,內部陳設著桌椅,頗有生活氣息。
邊上一家小商鋪的老板告訴記者,他知道涉訴的事情,“聽說要被拆了,具體情況我也不了解”。
有路過的市民聽聞則向記者表示:“這么小一間屋子,值得告來告去的嗎?”
據“知產部”微信公眾號,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顯示,根據經開里公司申請再審時的說法,2024年9月9日,一審法院作出判決后,經開里公司已經動工對該禮堂建筑進行了改建。
但阿那亞公司對改建結果并不滿意,認為經開里公司改建后的建筑物仍然構成侵權,且經開里公司從來沒有和阿那亞公司溝通過改建方案的事宜,而且其對建筑物后方下側安裝玻璃的改建方式,仍然和阿那亞公司的建筑作品構成實質性相似。
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認為,從經開里公司提供的改建照片看,其僅是通過在建筑底部加裝透明玻璃等細節調整,并沒有對建筑主體結構進行改建,未能對構成實質性相似的部分進行修改。基于相關事實,法院認為二審法院判令經開里公司拆除被訴侵權建筑物并無明顯不當。
也就是說,“經開里阿那亞”禮堂建筑需要拆除。
王玉臣向記者表示:“這一判決體現了法律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視,尤其是對建筑作品原創性的尊重。阿那亞作為具有鮮明設計風格的文旅項目,其標志性建筑(如孤獨圖書館、海邊禮堂等)可能被法院認定為具有獨創性表達的藝術作品,因此未經許可的‘實質性相似’復制構成侵權。拆除判決既是對侵權行為的懲戒,也傳遞了‘原創價值高于短期流量’的信號。”
王玉臣表示,該案在法律層面上明確了建筑作品著作權保護的司法實踐邊界,為后續類似案件提供參照。同時,在行業層面上警示文旅開發商和設計師,盲目復制“網紅設計”存在法律風險,倒逼行業轉向原創或合法授權合作。
為了避免今后類似問題,王玉臣認為,可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細化建筑作品著作權保護細則,明確“獨創性”判定標準;提高侵權賠償額度,增加違法成本。同時倡導行業自律,推動建筑設計行業建立原創認證機制,鼓勵設計師簽署倫理承諾;一些地方不要僅將“網紅打卡”作為重要的考核指標,還要扶持本土文化IP。
天眼查顯示,經開里公司實際控制人為王順龍,6月23日,他因為公司和阿那亞的訴訟“未按執行通知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被限制消費,無法選擇飛機、列車軟臥、輪船二等以上艙位等。
每經記者輾轉聯系到了經開里公司相關工作人員,對方表示:“我們下一步會主張阿那亞建筑的合法性。”
與此同時,每經記者撥打了阿那亞公司的公開電話,但始終未能接通,也沒有獲得有效回復。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