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14 17:51:09
每經AI快訊,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提問:控股股東曾經將瀕臨淘汰的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導致短期內的資產報廢減值,嚴重侵犯了中小投資者的利益。近期重組方案中的標的物是否有存在10年內報廢減值的風險?以平均每生產一度電所需要多少克重量的煤炭為例,重組方案中發電企業與上市公司現有的發電企業相比,誰的成本更低?生產效能更高?
淮河能源(600575.SH)3月14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本次重組標的公司電力集團目前在建的潘集電廠二期、謝橋電廠共計4臺66萬千瓦超超臨界二次再熱燃煤機組,具有煤窩里辦電比較優勢,煤質穩定且節省運輸服務費;另外,在建的洛河電廠4期為2臺100萬千瓦超超臨界二次再熱燃煤機組,上述機組建成投產后均具備較強的發效益電能力。
(記者 王曉波)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