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农村av,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精品久久www,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一区在线免费观看,超碰色偷偷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四川省能源局局長鄧超:加快構建西南電力立體樞紐,將西北的風光和西南的大水電在川渝匯集

每日經濟新聞 2024-11-04 13:48:00

鄧超表示,當前正在加快構建西南電力立體樞紐,將西北的風光和西南的大水電在川渝匯集,搭載四川上億的水電裝機容量和抽水蓄能電站等調節性資源,再通過眾多的特高壓輸電通道,源源不斷地為東部地區提供最優質的低碳能源。

每經記者|淡忠奎    每經編輯|楊歡

Qnxgmgkvwy1730691158552.thumb_head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淡忠奎 攝

“繼2022年‘三最’(歷史同期最高極端高溫、最少降雨量、最高用電負荷)疊加局面后,今年8月我省再次遭遇極端高溫天氣,電力電量大幅攀升,全省最大用電負荷五創新高。”四川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省能源局局長鄧超說道,預計今后一段時期的能源需求還將繼續保持剛性的快速增長,加之近年來極端天氣頻發,供需失衡進一步加劇。

這也要求加快構建適應西南地區發展需要的新型電力系統,多能互補的能源結構、互聯互濟電力電網都將成為重中之重。11月1日,以“源網荷儲協同發力,加快構建西南新型電力系統”為主題的2024年西南能源發展論壇在四川成都成功舉行。該論壇由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西南分部、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西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共同主辦,來自政府部門、能源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行業協會等方面的院士、領導、專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西南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機遇挑戰、構建路徑等話題。

鄧超表示,當前正在加快構建西南電力立體樞紐,將西北的風光和西南的大水電在川渝匯集,搭載四川上億的水電裝機容量和抽水蓄能電站等調節性資源,再通過眾多的特高壓輸電通道,源源不斷地為東部地區提供最優質的低碳能源。

看到成績,也要看到挑戰

作為經濟大省、能源大省,近年來四川在電力電網建設上成效十分明顯。

自2011年水力發電量超過湖北以來,四川一直穩坐“水電第一大省”。2023年,四川水力發電量達3583.3億千瓦時,其后是云南、湖北,分別產出水電2897.6億千瓦時、1245.6億千瓦時,“斷層式”領先其他省份。

這也使得四川成為“西電東送”的絕對主力。近年來,四川電力保障能力穩步提升,全省電力總裝機規模達到1.36億千瓦,年發電量近5000億千瓦時,電網設施也不斷地提檔升級。現在已經建成“七直九交”的省際通道,形成了全國最大的送端電網,500千伏變電規模也居全國前列。

“目前正加快建設省內的電力大通道,川渝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年底將投用,阿壩1000千伏的特高壓交流工程也開工在建,攀西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也加快推進前期工作,將形成四川電網‘三送三受’的骨干網架。”鄧超表示,隨著明年新上特高壓工程的建設,四川也將形成“八直十一交”的對外通道網絡。

不過在取得諸多成績的同時,挑戰也越發突出。一方面,電力供需矛盾越來越突出,另一方面源網荷儲協同的難度也在加大。

“‘十四五’以來,四川省的電力需求快速增長,全社會用電量和最高用電負荷年均分別增長8.8%和9.1%,預計今后一個時期的能源需求,特別是電力需求還將保持剛性的快速增長,加之近年來極端天氣頻發,供需進一步失衡”。鄧超談及,繼2022年“三最”疊加局面后,今年8月全省再次遭遇極端高溫天氣,電力電量大幅攀升,全省最大用電負荷創新高,“如果不增加需求側響應,我們最高的電力負荷將達到7450萬千瓦,目前需求側響應過后,我們今年是6928萬千瓦的最高負荷”。

更為重要的是,源網荷儲協同的難度也在進一步加大。在鄧超看來,全省資源分布與能源需求逆向分布,省內的送電通道受限,省間的互濟不足。整個川渝地區加起來用電最大負荷已經超過“一個億”,但是往川渝送的對外通道(容量)不足700萬 ,所以省際間的互濟還非常不足。

與此同時,新能源的大規模開發送出也面臨較大挑戰。四川水電裝機1億千瓦,80%在金沙江、雅礱江和大渡河三江流域,“在流域范圍內,我們緊密結合的風光資源還有兩個億”。

在鄧超看來,這種渾然天成的水風光互補的零碳大基地,卻不能實現風光與水電發受互補送出,一方面是面臨外送通道能力不足的挑戰,一方面又面臨既有通道利用率還不夠等問題。

加快構建適合西南的新型電力系統

“四川從‘十三五’的‘棄水’到‘十四五’的‘缺電’后,穿越了能源發展的起伏周期,讓我們更堅定地認為能源需要更大范圍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鄧超表示,四川將堅決扛起國家能源安全戰略的歷史使命,加快構建西南的新型電力立體樞紐——

將西北的風光和西南的大水電在川渝匯集,搭載四川上億的水電裝機容量和抽水蓄能電站等調節性資源,再通過眾多的特高壓輸電通道,源源不斷地為東部地區提供最優質的低碳能源。

這也要求四川、重慶和西藏加快構建適合西南發展需要的新型電力系統。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要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西南電網(覆蓋四川、重慶、西藏三省份,區域面積約180萬平方公里)正在統籌推進建設全國新型電力系統先行示范區,西南地區的能源轉型創新也正在迎來關鍵戰略機遇期。

作為能源大省,四川如何發力?在鄧超看來,要從三個方面重點推進。首先,要推動形成多能互補的能源結構,持續推動“三江”水電基地建設,全力推出新能源開發高質量建設的基建,增強火電的兜底能力,形成水電和新能源為雙主體、其他能源做補充的能源結構。

其次,強化電力電網的互聯互濟能力,不斷優化省內交流電網的主網架構,加強骨干電網建設,在成都平原、川南、川北三受端構建500千伏立體多環的主網架,為川渝特高壓目標網架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鄧超看來,要統籌近中遠期的輸電通道需求,立足國家“西電東送”大基地建設和藏電接續外送戰略布局,圍繞特高壓直流“多進多出”和參與特高壓交流環網構建,加快建設跨省、跨區的直流輸電工程,“與重慶、西藏共同構建全國電網格局中的西南立體樞紐,打造新型電力的樣板區”。

最后,還要在規劃中預留足夠的通道資源,將西部的清潔電力源源不斷地外送。“沒有通道資源,一切都無法落地實施”。鄧超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電力 西南 四川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