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15 18:30:06
選擇此處,一方面是該項目將利用公司現有生產基地未使用的閑置房屋建設,降低投資成本;另一方面,亦有擴容地方優質醫療資源的意味,畢竟6線小城,醫療資源稀缺是眾所周知的痛點。
盤龍藥業作為制藥企業,此前客戶主要以公立的醫療機構及二級甲等以上醫院為主,但也意味著,此前客戶資源的積累上以醫療主體為主,在有需求的客戶資源上積累不足,除非有與大型機構合作的前提。
每經記者|張文瑜 西安 每經編輯|賀娟娟
初涉醫療服務業,盤龍藥業選址在了商洛柞水。
這座小城地處秦嶺腹地,中醫藥資源豐富,是盤龍藥業起家之地。
選擇此處,一方面是該項目將利用公司現有生產基地未使用的閑置房屋建設,降低投資成本;另一方面,亦有擴容地方優質醫療資源的意味,畢竟6線小城,醫療資源稀缺是眾所周知的痛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商洛“中國氣候康養之都”布局下,同樣是柞水最具優勢,落地了諸多康養標桿項目。
上述1.8億元的康復醫院未來如何經營,能否為自身帶來第二增長曲線,值得長期關注。
日前,盤龍藥業披露,公司孫公司陜西盤龍谷文旅康養有限公司擬在陜西省商洛市柞水縣盤龍生態產業園建設“秦嶺盤龍谷康養文旅-西安醫學院附屬秦嶺康復醫院”,預計項目總投資1.8億元。
公告顯示,項目是利用公司現有生產基地土地未使用的閑置房屋建設的一所二級醫院,占地面積20畝,總建筑面積1.8萬余平方米,投資周期預計12個月,資金來源為自有資金。
圖片來源:盤龍藥業公告
該康復醫院主要以慢病、痛疼和風濕骨傷的治療和護理為主,以“醫療+康養”的產業思路,依托盤龍藥業的“中醫藥、膳食、技術資源”及秦嶺的生態文化資源,打造醫療、康養、康復綜合體。
這也是盤龍藥業初涉醫療服務業。
公開資料顯示,盤龍藥業此前主要以集藥材GAP種植、藥品生產、研發、銷售和醫藥物流為核心業務,2017年11月在深交所上市,是商洛首家本土上市企業。
業績層面,2017年至2022年,盤龍藥業營收分別為3.77億元、4.89億元、6.11億元、6.70億元、8.87億元、9.74億元;對應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44億元、0.65億元、0.72億元、0.79億元、0.93億元、1.01億元,業績呈逐年上升狀態。
其主導產品盤龍七片覆蓋骨科多個關鍵用藥類別,是治療風寒濕熱、風濕骨傷疾病的推薦用藥。據其公告披露,2022年在我國城市及縣級公立醫院骨骼肌肉系統風濕性疾病領域中成藥市場中,盤龍七片市場份額為7.04%,排名第一。
此外,盤龍藥業治療骨折骨痛,預防骨質疏松的新產品骨松寶片近兩年增速較快,其表示該產品擁有“過億元潛力”的產品實力。
也就是說,盤龍藥業在骨骼肌肉系統風濕性疾病領域是有一定優勢的,上述康復醫院也是其在骨科康復市場逐漸深入和拓寬的重大布局。
值得關注的是,上述康復醫院冠以“西安醫學院附屬”的名頭,不排除雙方合作建立康復醫院的可能。
據了解,西安醫學院是隸屬陜西省的醫藥類公立本科大學,現有直屬附屬醫院6所,有3所是甲等醫院。同時,該學院護理學教育已有70余年的發展歷史,擁有護理專業及臨床醫學類專業優勢。
如該康復醫院為雙方合作,有了專業醫學院的背書,對后續患者吸收、醫療相關人才招引及后續運作均有益處。
從公告來看,選擇在柞水投資,是盤龍藥業利用現有生產基地土地未使用的閑置房屋進行建設,一定程度上能夠降低開發成本。
上述康復醫院的開發地位于陜西省商洛市柞水縣盤龍生態產業園,同時也是盤龍藥業的大本營。
公開資料,該產業園所在的秦嶺南麓,自古就是國內中藥材重要的適生區,素有“天然藥物寶庫”“秦地無閑草”等美譽。盛唐時期,“藥王”孫思邈曾在此處采藥、制藥。
除盤龍藥業外,該產業園還有陜西歐珂藥業有限公司、陜西商洛盤龍植物藥業有限公司等3家制藥企業通過國家GMP認證,形成了骨傷風濕類、心腦血管類、抗腫瘤類、肝膽類等十幾大類產品陣容。
康復醫院的建設,亦能完善盤龍生態產業園的布局,吸引更多醫藥相關企業入駐;同時,柞水作為盤龍藥業起家地,落地此處亦能補充小城醫療資源,帶動就業崗位和稅收。
值得注意的是,商洛的生態環境及獨特氣候條件,非常適合為慢病患者等群體提供康養、康復服務。而該康復醫院的主體陜西盤龍谷文旅康養有限公司是盤龍藥業子公司于今年9月22日投資1億元在商洛設立的,主要經營文旅、康養等相關業務,未來或將在地方有更多康養產業的布局。
圖片來源:盤龍藥業公告
不過,雖然商洛康養為主導產業,但多數康養資源仍以養老、養生為主,諸如此類醫養結合,且針對慢性專科病的康復醫院,還是比較稀缺的。
尤其是慢病、痛疼和風濕骨傷等均需要長期規范治療,并對藥物的療效、可及性有較高要求。小城醫療資源匱乏,大型綜合醫院沒有足夠多的醫療資源用于康復治療,社區醫院或康養中心設備和人員有限,無力承擔慢病的長康復周期,后續這類慢性病康復資源下沉或是一種新的發展趨勢。
企業布局上,從藥品種植、研發、銷售到醫療服務領域,盤龍藥業已然邁出很大一步。
對于盤龍來講,建設專科康復醫院可以有效沉淀臨床經驗,并在本身的商業價值之外反哺藥品改進和銷售,更甚者研發出一些新的產品。
此外,切入康復康養賽道,顯然有尋找企業新增長曲線的意圖。
北京市煒衡(西安)律師事務所彭律師認為,“盤龍藥業側重康養這個賽道,可能是現在固有核心產品已經相對達到瓶頸。另外考慮到商洛對康養產業的補貼力度大,加上盤龍藥業本身在柞水就是龍頭企業,重視程度比較高,一些補貼資源還是拿的到的。”
需要注意的是,就該項目本身來看,其布局的專科領域和自身藥品研發領域一致,但藥品生產屬于第二產業、制造業,而醫療機構屬于第三產業、服務業,提供的是醫療服務,真正運作起來還是大相徑庭的。
圖片來源:盤龍藥業官微
該康復醫院后續如何經營仍是長期命題。
尤其專科康復醫院是需要各類資源配套和長期口碑沉淀,并非一夕之功。一旦運營狀態不佳,是否會拖累公司正常經營,值得去考量。
此外,醫養結合既要養但更注重醫,專業的醫療人才對專科康復醫院的建設也提出挑戰。一方面是大型公立醫院擴張對相關人才的吸引,導致民營機構在醫療人才方面招聘困難。一方面,上述專科康復醫院所在地并非熱門城市,競爭力相對不足。
不過,彭律師告訴記者,如果是康復康養類的醫院的話,相比于綜合類醫院,對人才的需求并不是那么高,最重要的還是后續獲客能力和經營的問題。
記者注意到,目前切入康養賽道的,以房地產、保險企業居多,前者擁有優質的土地配套,后者將康養作為保險項目進行售賣,手握諸多患者資源。
盤龍藥業作為制藥企業,此前客戶主要以公立的醫療機構及二級甲等以上醫院為主,但也意味著,此前客戶資源的積累上以醫療主體為主,在有需求的客戶資源上積累不足,除非有與大型機構合作的前提。
對此,盤龍藥業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盤龍做項目還是比較審慎的,針對患者層面的話,后續會做一些資源的配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