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农村av,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精品久久www,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一区在线免费观看,超碰色偷偷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真不容易!歷時2年半,募資規模一降再降,粵開證券定增終于有進展了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9-26 17:49:39

每經記者|陳晨    每經編輯|趙云    

券商股權再融資基本停滯的背景下,粵開證券卻有了新的動作。

9月25日晚間,粵開證券發布了2022年第一次股票定向發行說明書(發行對象確定稿)。粵開證券表示,截至本定向發行說明書公告之日,發行對象已確定。發行認購對象共4名,合計認購金額約4.26億元,其中包括控股股東廣州開發區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開控股”)認購2.01億元。

回顧粵開證券定增可謂一波三折,從2021年4月啟動以來,歷經中止審查和終止發行;擬募集規模也是一降再降,從最開始的150億元到50億元再到如今的4.26億元。粵開證券在2023年半年報中表示,下半年要推動定增工作落地。

一波三折的定增,發行對象定了

每經記者獲悉,2022年11月28日,中國證監會出具了《關于粵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定向發行股票的批復》(證監許可〔2022〕3014號),公司取得同意定向發行的函后,確定了具體發行對象。

如今,粵開證券公布了發行對象。粵開證券公告顯示,本次定向發行股票價格為每股人民幣1.65元,認購方式為現金認購。本次發行的股票數量約2.58億股,預計募集資金總額約4.26億元。發行對象包括4名,包括在冊股東,也是控股股東的廣開控股,以及3名新增投資者上海銀科創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銀科創展”)、上海九方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九方云”)、北京卓豐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卓豐”)。

其中,廣開控股認購1.22億股,認購金額為2.01億元;上海銀科創展認購1.09億股,認購金額為1.80億元;上海九方云認購1212.12萬股,認購金額為2000萬元;北京卓豐認購1515.15萬股,認購金額為2500萬元。

實際上,粵開證券此次定增屬實不易,尤其是在今年券商再融資政策收緊的環境下。據記者梳理,2021年4月,粵開證券啟動定增,擬募集資金不超過150億元。此后受到立案調查、行政處罰以及市場融資環境發生較大變化等多重因素,粵開證券的定增事項遭到中止審查,后雖恢復審查,但粵開證券最終于2022年5月決定終止公司股票定向發行。

在對融資方案進行調整和優化后,2022年7月,粵開證券再次重啟定增事項,將募集資金縮減至50億元。2022年11月,證監會核準粵開證券定增事項。不過,從此次粵開證券公布的確定發行對象后的募集資金來看,粵開證券募資規模再次大幅縮水至4.26億元。

73%的募集資金將用于兩大業務

“為更好地滿足公司戰略發展和業務增長的需要,支持公司業務規劃和發展,公司擬啟動2022年第一次股票定向發行,進一步補充公司的資本金,優化公司財務結構。”粵開證券說道。

具體而言,粵開證券擬將這4.26億元用在6個方面,其中2億元用于擴大以融資融券業務為主的信用交易業務,1.10億元用于增加對自營業務的投入,5945.94萬元用于償還債務及補充營運資金,3000萬元用于增加對資產管理業務的投入,1700萬元用于加大金融科技平臺建設,最后1000萬元用于增加對與投資相關的全資子公司的投入。

從前述看到,用于信用交易業務和自營業務的資金分別占比約47%和26%,合計占比達73%,這也說明粵開證券對這兩大業務的重視程度。據了解,近年來,證券信用業務營業收入占粵開證券營業收入總額的比例始終維持在 20%左右,是公司收入來源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粵開證券表示,受限于凈資產規模,公司現有自有資金不足以支持信用業務快速增長的資金需求,同時融資成本相對高出行業平均水平,不利于應對行業競爭及提升盈利能力。因此,公司需要進一步增加資本投入,以適度增加信用交易業務規模,調整業務資金來源結構,降低資金成本,提升公司信用業務市場競爭力及綜合盈利能力,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同樣,自營業務也是粵開證券重要的收入來源。但受限于公司現有凈資產規模和投入資金規模,公司自營業務規模明顯偏低,尤其是收益水平相對較好的固定收益類業務因投入資金有限,對公司整體經營業績貢獻有限。因此,粵開證券表示,公司通過本次發行募集資金增加對固定收益業務的投入,有利于提升公司固定收益類業務投資規模,縮小與一流券商投資本金和業務規模的差距,有利于公司進一步優化固定收益的投資策略。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18386513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