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6-06 12:35:28
每經編輯|段煉
據央視新聞,伊朗媒體當地時間3日報道,伊朗海軍司令沙赫拉姆·伊拉尼2日表示,伊朗計劃與沙特等海灣國家組建海軍聯盟,以保障區域和平穩定。
據報道,伊拉尼表示,在海灣國家中,阿曼與伊朗先前多次開展聯合海軍演習,沙特、阿聯酋、卡塔爾、巴林、伊拉克等國家如今也希望與伊朗開展海上軍事合作。此外,印度、巴基斯坦也將加入計劃組建的海軍聯盟。伊拉尼說,不久之后,這一區域將擺脫無合法授權的軍隊,用自己的兵力捍衛區域安全。
相關國家尚未證實伊朗方面關于共組海軍聯盟的說法。據阿聯酋外交部5月31日發布的聲明,阿聯酋兩個月前已退出美國主導的聯合海上力量。
近來,伊朗與多個海灣阿拉伯國家關系顯著升溫。繼去年與阿聯酋全面恢復外交關系后,伊朗與沙特4月6日在中國的斡旋下恢復了自2016年中斷的外交關系。5月29日,伊朗最高領袖又表示歡迎與埃及恢復外交關系。
據參考消息,美國第五艦隊和聯合海上力量的發言人蒂姆·霍金斯說:“伊朗是導致地區動蕩的頭號因素,它聲稱想要組建一個海軍安全聯盟來保護它所威脅的海域,這是違背情理的。”
伊朗海軍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 圖片來源:新華社
6月5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伊朗海軍司令日前宣布將與沙特、阿聯酋等海灣國家以及巴基斯坦、印度組建新的海軍聯盟,以維護地區穩定,但美方表示這違背情理。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圖源:央視新聞
汪文斌表示,維護中東海灣地區和平穩定,攸關地區國家和人民福祉,對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全球經濟發展、保障能源穩定供應至關重要。中方支持地區國家通過對話協商化解分歧,實現睦鄰友好。支持地區國家加強團結自強,將前途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作為地區國家的好朋友,中方將繼續為促進地區和平穩定發揮積極和建設性作用。
組建海軍聯盟的可能性有多大?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所長助理王晉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球資訊廣播采訪時表示,伊朗提出的合作倡議還有完善空間,但其意義十分重大。
伊朗提出的建議,應被視為一個地區性的多邊性質的海軍合作協調機制或者合作協調平臺。當前來看,它主要著眼于海上安全、打擊海盜、控制海上不可控因素、展開海上救援等方面。它所涉及的國家包括伊朗、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巴林 、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它更應是一個多邊性質、地區性質的海上協調機構。
其意義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能夠保障海灣地區的海上航行安全,由地區國家來共同協調,對于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來說,都具有很大意義;另一方面,能夠形成海上協調機制也說明地區國家之間的政治互信、軍事互信、情報互信都上了一個新臺階,未來可進一步拓展合作的渠道和領域。
近來,伊朗與海灣阿拉伯國家關系不斷升溫。如果伊朗倡議的海軍聯盟得以組建,未來地區國家間是否還會有更多的合作?王晉認為:
如果能夠成功組建相關合作機制,就意味著地區國家在海灣地區航行、海灣地區安全、海灣地區軍事合作層面已經有了很多共識。各方可以在此基礎上,未來展開更多有效合作,包括軍事情報的交流、軍事技術的分享、海上軍事單位的相互溝通。
隨著這種合作機制的推出,未來可能有更多的國家加入,比如阿曼、科威特、也門等,合作可能會進一步擴大到東非國家。在地理概念上,會不斷地擴大。
在合作層次上,目前更多是關注于海上的防務合作,未來隨著交流不斷深入,政治層面、安全層面、經濟層面、社會交往層面的互動也會增加。海上合作機制一旦建立,對于海灣地區、中東地區的安全形勢,都會有積極影響,有助于地區和平與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可能參與這一地區軍事合作機制的國家還包括阿聯酋。而不久之前,阿聯酋已經宣布退出了一支美國主導的海上安全聯合部隊。
半島電視臺網站報道截圖
王晉認為,以阿聯酋的影響力,其在安全防務上同美國逐漸拉開距離,可能預示著未來將有更多中東國家會同美國保持相對更遠、更審慎的外交政策。
首先,阿聯酋的退出意義重大。阿聯酋過去一直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重要盟國,一向支持美國。但近年來,美國和阿聯酋之間的矛盾逐漸增大,阿聯酋對美國單邊主義、霸權主義的干涉行為非常不滿。這一退出之舉也顯示了阿聯酋未來不會一味追隨美國立場,而會有更多獨立性的政策方針。
第二,美國所組建的海上聯合防務軍事力量,目的是在海灣地區繼續經營自己的霸權。但隨著中東地區國家,尤其是以伊朗和沙特為核心的海灣阿拉伯國家之間關系的不斷緩和,阿聯酋現在已經逐漸改變了戰略取向,開始傾向于和伊朗進行更多溝通與合作。
第三,阿聯酋的影響力非常大。埃及、約旦等影響力較大的國家都和阿聯酋的關系很好,外交政策也會受到阿聯酋影響。當阿聯酋慢慢在安全防務上同美國逐漸拉開距離,也預示著未來更多中東國家會同美國保持距離。這對于整個中東地區來說,是一個新預兆,也是一種新方向。
編輯|段煉 杜恒峰
校對|程鵬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客戶端、參考消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