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04 21:43:25
每經編輯|段煉 蓋源源
在退市邊緣徘徊的*ST凱樂(600260)又現巨額財務造假。
12月2日晚,*ST凱樂(600260)發布《關于收到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的公告》(以下簡稱《事先告知書》),披露因*ST凱樂2016年至2020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相關規定,證監會擬對公司及相關責任人作出罰款等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措施。
根據《股票上市規則》,若后續收到正式的行政處罰決定書,*ST凱樂股票將開始停牌,上交所也將在規定期限內作出終止上市決定,公司股票將進退市整理期。
據悉,*ST凱樂連續5年累計虛增收入超過500億元,數額之大在A股歷史上都很罕見。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602844(圖文無關)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這樣一家因巨額財務造假而徘徊于退市邊緣的上市公司,市場上不少“投機者”仍選擇“刀口舔血”。在11月29日、11月30日和12月2日三個交易日內,*ST凱樂股價均現漲停。截至2022年12月2日,公司股價報收2.05元,總市值約20.4億元,總股本為9.95億股,股東總戶數約6.99萬戶。
連續5年累計虛增收入超500億
董事長被罰500萬
12月2日晚間,*ST凱樂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
經查,2016年至2020年,*ST凱樂與隋田力合作開展“專網通信”業務,合作期間,公司僅在2016年存在少量專網通信業務,其他專網通信業務均為虛假,僅是按照合同約定偽造采購入庫、生產入庫、銷售入庫等單據,沒有與虛假專網通信業務匹配的生產及物流,以此虛增收入、利潤。
《事先告知書》顯示,*ST凱樂2016年至2020年定期報告存在虛假記載,累計虛增營業收入512.25億元,虛增營業成本443.52億元,虛增利潤總額59.36億元。
其中,在2018年,*ST凱樂虛增營收金額達到高峰,高達146.38億元,占當年營收金額的73.31%。而在2020年這一占比達到高峰,達到91.13%。另外,當年其虛增利潤為14.51億元,占當年利潤總額比例達到驚人的247.45%。
經測算,*ST凱樂2017年至2020年連續四年的歸母凈利潤均為負,可能觸及原《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實施辦法》、《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19年4月修訂)》規定的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按照《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22年1月修訂)》(以下簡稱《股票上市規則》)等相關規則,該公司可能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
此外,證監會認定*ST凱樂的上述行為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相關規定,擬對*ST凱樂及相關責任人作出罰款等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措施。
其中,*ST凱樂被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1000萬元罰款。
而對于公司董事長朱弟雄,告知書中表示,其對*ST凱樂的生產經營擁有實際控制權,決策、組織實施財務造假,授意、指揮*ST凱樂開展虛假業務,手段特別惡劣,情節特別嚴重,是*ST凱樂信息披露違法行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對其給予警告,并處以500萬元罰款,對其采取終身市場禁入措施。
涉隋田力“專網通信”騙局案
已被申請破產重整
公開資料顯示,*ST凱樂于2000年7月上市,主營業務為專網通信、網絡信息材料、房地產等。
實際上,*ST凱樂自從轉型專網通信后,這一業務營收利潤快速增長,成為公司業績“引擎”。2016年,公司專網通信業務營收便達到51.53億元,占營收比重為61.19%。2017年至2020年,公司專網通信業務營收分別為111.20億元、147.33億元、136.96億元和77.78億元,占營收比重分別為73.46%、86.88%、86.36%和91.51%。
但*ST凱樂開展專網通信業務以來,上交所重點關注了該公司業務真實性等問題,先后對2017年年報、2019年年報發出問詢函,聚焦專網通信業務相關財務數據異常、上下游關聯關系和潛在風險等問題。
直到2021年5月上海電氣(601727)爆雷后2月,隋田力“專網通信”騙局案正式浮出水面,*ST凱樂立刻被打回原形。
起初*ST凱樂曾以“受害者”自居。該公司曾在2021年6月19日向荊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案由為買賣合同糾紛,被告是新一代專網,涉案金額為11.51億元。不過在今年3月底,法院按照未按時繳納訴訟費已撤回起訴處理結案。
隨后在2021年8月,*ST凱樂公告稱,由于專網通信業務已停頓,預計短期內不能恢復。當年下半年開始,公司專網通信業務爆雷,半年度計提大額資產減值,其生產經營活動受到嚴重影響,主要銀行賬戶被凍結,公司股票交易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今年2月,*ST凱樂被申請破產重整。公司在4月的公告中稱,2021年度經審計的凈資產為負值,同時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2021年度財務會計報表》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因此公司股票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今年5月,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該公司立案。
交易所曾多次發出問詢函和監管函
據證券時報,記者梳理發現,*ST凱樂開展專網通信業務以來,上交所重點關注公司相關業務真實性等問題,先后對2017年年報、2019年年報、2022年半年報發出問詢函,聚焦專網通信業務相關財務數據異常、上下游關聯關系和潛在風險等問題。
其中,2018年5月12日,上交所向*ST凱樂發出年報問詢函,就公司專網通信業務所處行業地位、商業模式、業務風險、客戶供應商情況、會計處理等方面的情況展開全面問詢。
2021年下半年開始,*ST凱樂專網通信業務暴雷,半年度計提大額資產減值,公司生產經營活動受到嚴重影響,主要銀行賬戶被凍結,公司股票交易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就此,上交所先后3次發出監管工作函。
其中,2021年7月23日,*ST凱樂公告稱涉及重大訴訟及風險事項,主要因專網通信業務供應商出現逾期供貨情形,同時披露該項業務涉及的預付賬款、應收賬款和存貨存在損失或資產減值風險。上交所就此發出監管工作函,督促公司妥善處理相關事項,充分評估風險,依法依規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2021年8月8日,*ST凱樂公告,因重大訴訟原告向法院申請訴前財產保全,公司銀行賬戶金額合計4.54億元被凍結。針對前述事項上交所發出監管工作函,要求公司全面核實資金凍結和其他使用受限情況,充分評估公司實際可支配資金是否能夠保障業務正常開展,及時、充分地向投資者揭示風險。
*ST凱樂2021年年報披露后,因觸及凈資產為負,財務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公司股票交易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此后,上交所又發出半年報問詢函,就控股股東資金占用、專網通信業務收入確認等問題展開問詢。
2021年7月份以來,上交所督促公司發布涉及股票交易、立案調查等風險提示公告13次,并就公司存在控股股東大額非經營性資金占用等違規事項,對公司相關責任人員予以紀律處分或監管措施。
本次證監會對*ST凱樂下達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和上交所的快速處理,表明了監管機構對財務造假等重大違法行為的“零容忍”態度,彰顯了資本市場對財務造假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的從嚴、從快、從重打擊,堅持“應退盡退”,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
編輯|段煉 蓋源源
校對|孫志成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ST凱樂公告、中國基金報、證券時報、公開資料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