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6-24 21:31:15
◎今年4月,鋅價沖上了15年來的高點。近期,鋅價雖然較4月高點有不小幅度的回落,但和過去30年的價格水平相比,仍處于相對高位。鋅是否會陷入此前像鎳一樣的逼空危機?
◎分析認為,金屬鋅出現3個月前倫鎳那種水平的的逼空行情的可能性很小。原因包括——
◎其一,電解鎳并非鎳工業企業的完美套保品種,反觀金屬鋅的工業需求與交割品的適配程度較之金屬鎳而言要好很多。
◎其二,偶發性因素造成的暫時性預期影響已經被市場充分消化。
每經記者|安宇飛 每經編輯|文多
此前一場關于“妖鎳”的逼空大戰鬧得沸沸揚揚,如今鋅是否會“重蹈覆轍”?據Wind數據,6月23日LME(倫敦金屬交易所)鋅的現貨價已經達到3677美元/噸,比LME鋅三個月期貨的價格已經高了202美元/噸。
縱觀歷史數據,如今LME鋅現貨溢價已經創下了1989年以來的第二高(最高是2006年4月28日的305美元/噸)。與此同時,LME鋅的庫存量也在不斷走低,6月23日為7.99萬噸,較2021年同期的25.86萬噸下滑了近七成。
現貨溢價明顯,庫存不斷走低,鋅是否會陷入此前像鎳一樣的逼空危機?康楷數據科技首席經濟學家楊敬昊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采訪時表示:“眼下來看,至少宏觀背景已經發生了深刻改變,因此金屬鋅出現3個月前倫鎳那種水平的的逼空行情的可能性很小。”
圖片來源:LME截圖
鋅是常見的有色金屬之一,產量和消費量僅次于銅和鋁。由于鋅具有優良的抗大氣腐蝕性能,所以它主要用于鍍鋅產業,被用于防腐蝕的鍍層,廣泛應用于汽車、建筑、船舶等領域。除此之外,它還用于制造黃銅、鋅合金、干電池等領域。
今年4月,鋅價沖上了15年來的高點。據Wind數據,4月19日LME鋅現貨價達到約4530美元/噸,僅次于2006年11月末到12月初的價格。近期,鋅價雖然較4月高點有不小幅度的回落,但和過去30年的價格水平相比,仍處于相對高位。
為什么鋅價走高?價格是對供需關系的體現。盡管從需求端來看,鋅的下游市場遭到了疫情等因素的打擊,但供應端的下滑更明顯,導致鋅供應偏緊。
據SMM數據,我國下游鋅消費地區主要集中在華東及華北地區,占比高達70%。而今年以上海為中心的華東市場和以天津為中心的華北市場均遭受疫情沖擊,以點帶面對全國下游鋅市場造成較大影響。
但是,和需求端所受影響相比,鋅的供應端遭受了更強烈地打擊。據了解,鋅冶煉行業是“耗能大戶”,在國際能源價格飆升的背景下,上游廠商紛紛選擇減產。
國信證券研報顯示,鉛鋅生產商Nyrstar公司在歐洲的三家鋅冶煉廠受電價大幅上漲影響,從2021年10月13日起減產50%,據統計,三家冶煉廠產能共計70萬噸。市場擔憂鋅冶煉利潤微薄的情況下難以承受高電價,預期減產規模進一步擴大,鋅價隨之大幅上漲。
去年,礦業巨頭嘉能可也宣布了鋅廠減產的消息。今年一季度嘉能可自有鋅產量為24.15萬噸,較2021年同期減少約15%,主要受疫情及部分鋅礦停止開采影響。
因此,紫金天風期貨研究所在近期的研究報告中表示,需求預期下調后的鋅供應缺口仍然顯著。
鋅的供不應求也反映到了期貨市場上,LME鋅總庫存近期持續下滑,據Wind數據,6月24日LME鋅庫存量僅有7.99萬噸,較去年同期下滑了近七成。
廣發證券4月10日的一份研報顯示,周內LME鋅庫存大幅去化,同時注銷倉單接連增加背后的原因是,托克集團(國外大宗商品巨頭)正在大規模從倫敦金屬交易所倉庫提取鋅庫存,以彌補歐洲減產導致的該公司供應缺口。
當初,“妖鎳”被逼空時出現了庫存走低、現貨溢價明顯的情況,如今這一情況發生在鋅上,是否意味著鋅將重蹈覆轍呢?
楊敬昊認為,金屬鋅和金屬鎳期貨市場之間還是有實質性差別的,而且今年3月初的倫鎳逼空是偶發因素與特殊宏觀背景共同疊加的結果,金屬鋅出現3個月前倫鎳那種水平的的逼空行情的可能性很小。
鋅和鎳在期貨市場有哪些差別?
楊敬昊表示:“金屬鎳能夠在LME出現逼空行情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鎳下游主要的工業需求是以高冰鎳為代表的鎳鐵合金,而全球各主要交易所用以交割的鎳元素是電解鎳。盡管二者價格有協同性,但嚴格來說,電解鎳并非鎳工業企業的完美套保品種,這直接導致以青山為代表的我國工業企業并不能將企業的庫存用以交割。反觀金屬鋅的工業需求與交割品的適配程度較之金屬鎳而言要好很多。”
同時楊敬昊認為,三月初的全球金融市場面臨著俄烏地緣沖突這一偶發性的因素。具體來看,為什么這種“偶發性因素”會導致“妖鎳”的逼空行情難以發生在如今其他金屬上呢?
楊敬昊表示,由于沖突雙方是世界主要的能源及農產品出口大國,這直接推升了世界范圍內對于以原油、天然氣為代表的能源和以小麥、玉米、葵花籽油為代表的糧油供應擔憂,而糧食供應擔憂會影響生物燃料供應,進而進一步推升能源價格預期。因此,以電解工藝為代表的基本金屬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
“另一方面,由于歐美掀起了對俄羅斯及其經濟實體的全面制裁,俄鎳交割受到嚴重影響,這在客觀上降低了歐美金屬交易所的交易所庫存,為逼空創造了有利條件。而目前雖然俄烏沖突延續,但偶發性因素造成的暫時性預期影響已經被市場充分消化,因此預期沖擊已不存在,這是眼下的金屬鋅和3月初的金屬鎳市場的第二個不同。”楊敬昊說。
除此之外,楊敬昊還認為,雖然LME鋅庫存已經不足10萬噸,但我國的鋅還有上期所的庫存和社會庫存。而隨著全球海運費價格的下降,海運運力緊張緩解,炒作LME交易所庫存低位逼空的市場基礎亦存疑問。綜上所述,楊敬昊認為“金屬鋅重蹈倫鎳逼空行情的可能性很小”。
據德邦證券6月20日研報,國內精鋅社會庫存較6月10日去庫0.82萬噸至22.36萬噸。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44972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