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3-21 12:27:28
每經記者|孫磊 李碩 每經編輯|裴健如
3月第三周(03.14~03.18),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個股整體上揚。
根據Wind數據,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鋰礦板塊題材一改此前一周(03.07~03.11)回調的態勢,題材走勢較此前一周分別上漲0.13%、0.92%和1.70%。
中銀國際證券方面認為,新能源汽車全球景氣度持續向上,銷量數據亮眼,國內電池與材料企業加速導入全球供應鏈,部分環節供需有望改善,電芯、隔膜等環節競爭格局較優,新技術推動產業鏈升級。
值得一提的是,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等部門于3月16日、3月17日組織召開鋰行業運行座談會、動力電池上游材料漲價問題座談會。會議要求,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要加強供需對接,共同引導鋰鹽價格理性回歸,加大力度保障市場供應,更好支撐我國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發展。
e數據
上周,此前遭遇陣痛的蔚來(NIO)、理想汽車(LI.O)、小鵬汽車(XPEV.N)三家在美股上市的新能源車企,迎來股價的反彈,股價周內分別上漲29.81%、27.15%、25.58%,位列股價漲幅榜的前三位,也是僅有的股價周內漲幅超過20%的個股。
制表:每經記者 孫磊
事實上,在上周前兩個交易日中,多數中概股都遭遇了“至暗時刻”。3月16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專題會議釋放穩預期的強烈信號后,一舉扭轉了中概股萎靡不振的局面。在政策利好下,中概股上演了一場“絕地大反擊”,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于3月16日創下史詩般的32.93%漲幅。
對于中概股的“絕地大反擊”,興業證券認為,隨著國內政策暖意持續釋放,貨幣、信用均有望寬松,同時海外滯脹、加息、外資流出、中概股監管等風險均有望緩解,市場底部已經出現,將迎來修復窗口。
除三家造車新勢力外,蔚藍鋰芯(002245.SZ)上周表現也很突出,股價周內上漲19.08%。據了解,蔚藍鋰芯是一家橫跨金屬物流配送、LED芯片、新能源鋰電三大領域的企業。
信達證券稱,物聯網時代,蔚藍鋰芯鋰電池業務有較強的擴展空間。當前蔚藍鋰芯鋰電池產品定位于小型動力系統,當前業務以電動工具電池為主,隨著下游需求的不斷延展和產能擴張,有望橫向擴展至電踏車、吸塵器、醫療器械等領域,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跌幅方面,聚焦軍工、通信及汽車連接器領域的中航光電(002179.SZ)周內股價下跌5.97%,坐上了“副班長”的位置。3月18日,中航光電股價持續下行,盤中最高跌幅超8%。除中航光電外,盤面上軍工概念股集體走弱,軍工電子企業振華科技(000733.SZ)、鴻遠電子(603267.SH)盤中觸及跌停,七一二(603712.SH)、宏達電子(300726.SZ)等均跌超4%。
制表:每經記者 孫磊
雙林股份(300100.SZ)在上周表現也不盡如人意,股價周內下跌5.62%。3月17日,深交所向雙林股份發出監管函。監管函顯示,根據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關于寧波雙林汽車部件投資有限公司2020年度業績承諾完成情況專項審核報告》及寧波雙林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披露的《關于全資子公司2020年度業績承諾實現情況的說明及業績補償方案的公告》,雙林投資2020年凈利潤為-942.62萬元,未完成業績承諾。
根據協議,該公司應當履行328.48萬股股份補償義務,并在股份回購完成后的5個工作日內支付4.28億元現金補償款。根據寧波雙林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12月31日披露的現金補償款的公告,該公司于2021年9月8日履行完畢股份補償義務,但直至12月31日才支付4.28億元現金補償款。上述行為違反了相關規定。
區間凈主動買入額方面,鋰電池板塊的寧德時代(300750.SZ)、恩捷股份(002812.SZ)、億緯鋰能(300014.SZ)、比亞迪(002594.SZ)、星源材質(300568.SZ)獲主力不同程度的資金凈流入。
制表:每經記者 孫磊
公開數據顯示,今年1~2月,我國動力電池裝機量累計為29.9GWh,同比增長109.7%,凸顯市場高景氣度。機構分析認為,預計未來供需矛盾仍難有效緩解,鋰價有望維持高位。隨著上游鋰企陸續披露業績,或催化板塊開啟一季報行情。
市值排名方面,上周A、H股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相關個股排位出現變化。其中,恩捷股份(002812.SZ)和上汽集團(600104.SH)實現排名的互換,鹽湖股份(000792.SZ)下滑一位,億緯鋰能則成功擠進榜單。
制表:每經記者 孫磊
市值變化方面,排名市值前十的企業中有半數實現了市值增長。其中,億緯鋰能以市值漲幅10.99%的成績領銜。而在市值跌幅方面,長城汽車(601633.SH)市值蒸發較多,跌幅為4.43%。
e大事
1. 工信部:繼續實施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
3月14日,工信部微信公眾號“工信微報”發布消息顯示,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在《學習時報》上撰文提出,要充分挖掘內需潛力,積極擴大消費需求。繼續實施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充電設施獎補、車船稅減免優惠等政策,開展新能源汽車、綠色智能家電、綠色建材下鄉活動。深入推進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行動,加快培育和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安全應急等產業,引導和擴大信息消費。
2. 8天內3次調價 特斯拉國產車型最高漲3萬元
3月17日,特斯拉中國官網顯示,國產Model Y后輪驅動版車型售價已由此前的30.184萬元上調至31.69萬元,上漲1.506萬元。而就在3月10日與3月15日,特斯拉已經兩次上調了旗下多款車型價格,涉及Model 3、Model Y車型的各個版本,其中Model Y車型最高已累計漲價3萬元。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新能源汽車原材料漲價屬于周期性行為,目前車價普遍上調也是應對原材料價格上漲的體現。
3. 廣汽埃安完成員工股權激勵 擬適時啟動A輪融資擇機IPO
3月17日,廣汽集團(601238.SH)發布公告稱,公司審議通過了《關于廣汽埃安實施員工股權激勵及相關事項的議案》,同意旗下全資子公司廣汽埃安采取非公開協議增資的方式,實施員工股權激勵、廣汽研究院科技人員持股及同步引入戰略投資者。據悉,本次增資共計融資25.66億元。隨著員工股權激勵工作的完成,廣汽集團將根據廣汽埃安經營發展情況,啟動廣汽埃安A輪融資及股份制改制工作,計劃通過增發15%左右的股權比例,引入市場化戰略投資者。據悉,該工作計劃在今年三季度前完成。此外,廣汽埃安還將利用資本市場,擇時擇機擇地尋求上市,其目標或是科創板。
4. 恒馳5獲銷售許可 將于二季度內實現預售
日前,在工信部對外發布的獲許可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第353批)中,恒大新能源汽車(天津)有限公司的恒馳牌純電動多用途乘用車——HDE6470(恒馳5)位列其中。這意味著,恒馳5已通過工信部新車一個月公示期,具備銷售資格。恒大汽車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恒馳5計劃在今年第二季度內開啟預售,第三季度正式上市并開啟交付。
5. 零跑汽車擬赴港上市 2021年總收益31.32億元
3月17日晚,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中金公司、花旗、摩根大通、建銀國際為聯席保薦人。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0年、2021年公司總收益分別為1.169億元、6.313億元和31.32億元,近三年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年內虧損分別為9.011億元、11億元和28.457億元。
6. 蘋果汽車團隊被曝早已解散
近日,據外媒報道,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在社交網站上透露,蘋果汽車項目團隊已經解散了“一段時間”,該團隊需要在未來3到6個月內進行重組,以實現在2025年上市和量產蘋果汽車的目標。此前數年,郭明錤以提前披露蘋果新產品相關信息而聞名。據了解,今年1月,蘋果汽車團隊軟件工程項目主管Joe Bass離職。在這之前,他已經在蘋果汽車項目上工作了7年時間。隨著Joe Bass的離開,蘋果一年前的汽車管理團隊幾乎全部離職。有報道稱,截至2021年6月,蘋果自動駕駛汽車團隊的高級管理人員不足12名。
e點評
東莞證券分析認為,芯片供給持續改善以及補庫需求帶動1~2月汽車累計產銷同比出現較好增長,預計汽車產銷整體呈回暖態勢,第一季度有望實現溫和增長,自主品牌國內競爭力提升。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延續高增長勢頭,滲透率持續攀升。隨著補貼退坡和原材料漲價,新能源車紛紛提價,對后續訂單的影響有待進一步觀察,但預計不會產生顯著影響。俄烏沖突對全球汽車產業鏈有所擾亂,海外多家汽車制造商暫時停工對部分國內汽零廠商的海外業務造成一定沖擊,建議從中長期角度關注受益汽車電動智能化的轉型標的。
產業鏈方面,華鑫證券認為,無論從主機廠規劃、各國禁售燃油車時間表、碳中和時間表,還是從中、歐、美燃耗考核來看,智能電動趨勢明確,行業滲透率有望加速攀升,成長性較為確定。而利潤分配將是2022年產業鏈博弈的關鍵點,體現到二級市場亦呈現博弈,單位盈利、市占率、技術邊際變化等是評價企業成長屬性的核心要素。綜合而言,持續看好高鎳三元、隔膜、動力電池及部分具有高成長性的優質龍頭資產。
制表:每經記者 李碩(數據來源:綜合Wind、東方財富截至3.20)
上周重點關注儲能電池領域個股,開源證券分析認為,儲能電池從規模量級上,正處于“從0到1”的發展階段,量小所以其毛利率相對較高。中長期看,規模化降本后成本將是重要競爭要素。頭部電池廠一體化布局完善,后期成本優勢相對顯著,有助于在需求量增速高、成本控制要求高的電力儲能領域占據核心位置。戶用儲能、便攜式儲能等雖整體規模較小但利潤率高,派能科技(688063.SZ)、鵬輝能源(300488.SZ)等企業專注于這一領域,在對產品的設計、理解以及渠道方面有一定先發優勢。此外,隨著鈉離子電池產業鏈逐漸成熟,其有望憑借低成本優勢在大儲能領域逐步應用。
國融證券認為,作為行業領先的儲能電池系統提供商,派能科技專注于磷酸鐵鋰電芯、模組及儲能電池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在鋰電池儲能應用領域沉淀超過十年。據IHS Markit數據,2020年全球家用儲能電池產品出貨前三的企業為特斯拉、派能科技和Sonnen。其中,派能科技市占率為12.9%,同比提升4.4個百分點。面對海外旺盛的戶用儲能需求,公司具有客戶和渠道方面的先發優勢。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星 攝(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