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农村av,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精品久久www,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一区在线免费观看,超碰色偷偷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專訪商道縱橫總經理郭沛源博士:過去4年A股上市公司ESG信披數量、質量均穩步上升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1-13 23:24:40

◎談起企業社會責任,郭沛源表示,在疫情沖擊之下,全球企業社會責任和ESG的熱度不降反升。這一方面也是因為疫情是對企業與關鍵利益相關方關系的考驗,越是平時社會責任做得好的企業,與利益相關方的關系越緊密,抗擊疫情沖擊的能力也越強。

◎對于ESG是否會造成企業成本負擔,郭沛源糾正道:ESG是維護企業長期價值的。關于“成本論”,要區分增量成本和存量成本,很多ESG的成本是存量成本,比如污染物排放的監控等,這是合規要求,不是講了ESG才出現的成本,要區分開,不能都歸到ESG頭上。

每經記者|夏冰    每經編輯|文多    

2021年,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是中國資本市場高度關注的話題之一。2021年國內上市公司CSR和ESG報告發布數量持續增長。滬深兩市約25%上市公司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其中,33.8%的滬市上市公司發布報告,18.6%的深市上市公司發布報告,港股上市公司中,這一比例更達到83%。

在ESG投資已逐漸成為國際范圍內主流投資方式的當下,1月12日,由思盟企業社會責任促進中心發起、商道縱橫承辦、每日經濟新聞聯合主辦的“2022第五屆CRO全球責任峰會”召開。會議間隙,圍繞ESG投資及“雙碳”目標背景下A股上市公司ESG信披的最新變化和趨勢,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及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的趨勢等熱點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了商道縱橫總經理、商道融綠董事長郭沛源。

圖片來源:商道縱橫提供

談2022年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十大趨勢

NBD: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今年的CSR趨勢報告榜單有什么亮點和特色?和過去的報告相比,新的趨勢是什么?其中最重要的關鍵詞,您覺得是什么?

郭沛源:我們從2013年就開始發布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十大趨勢,如果把2021年的十大趨勢組合一下的話,大概有三類:氣候變化、共同富裕、責任投資。

比如說,“雙碳”問題目前是很多工作的引領,“雙碳”對于很多行業來說都是一個顛覆性的事項。我們把“雙碳引領”作為十大趨勢的第一條,是因為我們認為這是新發展理念,會影響未來40年的時間,特別是未來要碳達峰,這是很關鍵的;另外,共同富裕也是2021年很重要的政策表述、政策關注點,客觀來說,相信共同富裕會促進更多企業做公益捐贈,因為,這是客觀的結果。

ESG現在很受關注,我們的判斷是2022年金融市場會加速擁抱ESG,包括信貸市場的綠色信貸、綠色債券、泛ESG的主題基金,對于上市公司來說,加強ESG披露、關注ESG評級,毫無疑問都是很重要的。

NBD: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大沖擊,處在當前世界宏觀經濟錯綜復雜形勢下,企業應該趨向一種怎樣的價值觀?或者說,我們需要達成一種怎樣的價值認同?您認為CSR(企業社會責任)的本質內涵與價值追求是以怎樣一種標準予以引導?

郭沛源:疫情對全球經濟和世界各國人們的健康、生活都造成很大影響。但在疫情沖擊之下,全球企業社會責任和ESG的熱度不降反升。我認為,這一方面是因為疫情讓企業更多關注人與自然的關系,更重視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是因為疫情也是對企業與關鍵利益相關方關系的考驗,越是平時社會責任做得好的企業,與利益相關方的關系越緊密,抗擊疫情沖擊的能力也越強。

因此,CSR的本質內涵和價值追求就是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平衡各方利益、關注環境和社區,讓企業可以長久地發展。通俗地說,就是“活久見”。

談ESG投資:已逐漸成為國際范圍內主流投資方式

NBD:ESG在國外已是風生水起,中國ESG如何從理論走向實踐?

郭沛源:當前,ESG投資已逐漸成為國際范圍內主流投資方式,越來越多地被國內外投資機構采納和運用。

中國ESG的發展速度也是很快的,2021年ESG市場規模比2020年的規模增長了一倍,達到5000億元的規模,綠色債券的規模也達到了5000億元。綠色信貸的余額超過14萬億元。

NBD:就目前的市場發展趨勢來看,您認為上市公司和投資者的ESG溝通,處于一個什么階段?ESG投資究竟給上市公司帶來哪些新機遇?

郭沛源:就目前市場發展趨勢來看,ESG正處在快速上升期。從監管機構到行業協會,都在積極推動ESG投資理念。市場上各類基金公司、指數提供商都在研究ESG所帶來的新機會,一些上市公司也開始關注ESG,原因各不相同:或是收到監管機構、投資者的詢問;或是根據交易所要求編制ESG報告;或是注意到ESG成為財經輿論熱點。有的上市公司力度很大,譬如最近中國平安宣布將ESG標準全面納入企業管理,搭建責任投資體系,還打造了AI-ESG平臺。

但與此同時,很多上市公司對ESG的了解并不多,特別是董秘辦和投資者關系部對ESG缺乏知識儲備,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簡言之,對上市公司來說,ESG帶來了一把新的尺子,從非財務維度衡量公司價值;一類新的投資者,更加關注公司的長跑能力;一本新的報告——ESG報告,即上市公司首先要學會發布ESG報告,提升ESG的信息披露水平。

這三個問題是我觀察到的上市公司在ESG時代面臨的主要挑戰。當然,機遇與挑戰并存,如果做好應對,對上市公司來說,就是塑造ESG時代的競爭力。

NBD:有人說,ESG投資會與企業價值相違背,您認為其是否會造成企業的成本負擔?對制造業來說,沒有新技術新投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將會非常困難,ESG指標如果一刀切,產生的成本是制造業無法承受的。您認為該如何平衡這兩方?

郭沛源:我不認為ESG與企業價值相違背,事實上,我覺得ESG是維護企業長期價值的。關于“成本論”,我認為要區分增量成本和存量成本,很多ESG的成本是存量成本,比如污染物排放的監控等,這是合規要求,不是講了ESG才出現的成本,要區分開,不能都歸到ESG頭上。

ESG和“雙碳”目標的推進,都要求有序和穩妥,不做不行,做太快也不行。所以有關部門才會提出要糾正“運動式減碳”。

談ESG績效:A股上市公司評級穩步提升,但仍處于快速發展初期階段

NBD:過去4年A股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披露方面情況如何?

郭沛源:ESG信息披露是ESG責任投資市場的重要基礎,通過我們商道融綠追蹤觀察到的數據顯示,過去4年A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從數量到質量均穩步上升,且全A股上市公司主動發布ESG報告的數量穩步提升,但占當年全部上市公司的比例提升并不明顯,仍未有突破。

NBD:您認為當前A股上市公司的ESG績效表現如何?未來幾年會呈什么發展趨勢?

郭沛源:2021年,我們分析了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全A股4138家上市公司的ESG評級情況,發現A股上市公司的ESG績效呈現較大差別。頭部公司的ESG表現已經可以部分對標全球先進實踐,但更多的中小型上市公司還在發展初期。全A股4138家上市公司中,共有588家上市公司ESG評級在B級,占(總數的)14.2%。有3550家上市公司在B-級,占85.8%。這說明A股上市公司的ESG績效還有較大的結構化差異。

目前,中國上市公司的ESG表現正處于快速發展初期。這一階段首先呈現的是ESG意識提升,即上市公司更加了解ESG的內涵和對其重視程度的增強。我們預計,未來幾年上市公司將從意識提升為主逐步發展到管理提升階段,在公司ESG政策、風險管理、信息披露、投資者關系等多方面改進ESG管理績效。在這個階段中國上市公司的ESG績效有望加速提升,關注和重視ESG的公司也將從頭部的上市公司拓展到更大范圍。

NBD:您認為上市公司與投資者的ESG溝通當下存在一種什么現狀?如何才是理想中行之有效的溝通方式?

郭沛源:目前,我觀察到上市公司和投資者的ESG溝通中,上市公司是被動一方,投資者特別是境外的機構投資者是比較主動積極的一方。有時候上市公司接到關于ESG的詢問,不是很理解為什么投資者會關心這些問題,如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往往不會很積極回復,或者干脆就不回復。這種情況,我預計會隨著上市公司的ESG意識提升,有所改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商道縱橫 ESG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