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0-21 20:46:11
◎一體化示范區推出了面向規劃管理、生態環保、項目管理、要素流動以及財稅分享等領域共41項新的制度創新成果,并不斷推進第一年的32項制度成果深化落地,讓第一批制度成果加快向全國復制推廣。
◎民生服務上,以社保卡為載體的“一卡通”機制已覆蓋283萬居民,在交通出行、旅游觀光、文化體驗等方面率先實現“同城待遇”。
每經記者|夏冰 每經編輯|梁梟
今年是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以下簡稱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示范區)建設制度攻堅、項目攻關的全面發力年,目前示范區有哪些新的制度創新成果?又有哪些具有顯示度、民生感受度的新項目?
今日(10月21日),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召開新聞發布會,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執委會主任華源介紹了示范區成立兩年的發展“成績單”。
圖片來源: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執委會供圖
根據《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總體方案》,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范圍包括上海市青浦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以下簡稱兩區一縣),面積約2300平方公里(含水域面積約350平方公里),其中選擇青浦區金澤鎮、朱家角鎮,吳江區黎里鎮,嘉善縣西塘鎮、姚莊鎮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的先行啟動區,面積約660平方公里。
華源介紹,今年是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建設制度攻堅、項目攻關的全面發力年。示范區執委會加大制度創新度,項目建設取得新進展。
據介紹,示范區聚焦重點難點領域,將持續緊盯一體化發展的共性難點問題加大攻關。對此,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又推出了面向規劃管理、生態環保、項目管理、要素流動以及財稅分享等領域共41項新的制度創新成果,并不斷推進第一年的32項制度成果深化落地,讓第一批制度成果加快向全國復制推廣。
同時,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堅持“制度創新+項目建設”雙輪驅動,全力推進65個重大項目,為示范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持續完善“機構法定、業界共治、市場運作”的新型跨域治理模式,凝聚了一大批優秀市場主體和優質要素資源參與示范區建設。
據華源介紹,為了有計劃推出具有顯示度的項目,示范區制定實施了重大建設項目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為制度創新提供最為生動的應用場景和實踐案例。具體表現為:一是“一廳三片”共繪新畫卷;二是生態環保提升新內涵;三是跨界聯通構建新網絡;四是創新發展集聚新動能;五是人民群眾增添新福祉。
華源說,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聚焦先行啟動區整體規劃建設,重點推進水鄉客廳、青浦西岑科創中心、吳江高鐵科創新城、嘉善祥符蕩創新中心“一廳三片”建設。其中,水鄉客廳藍環示范段理水筑綠項目等8個項目已于10月16日正式開工啟動。
此外,青浦西岑科創中心將重點推進華為研發中心建設,加快打造創新社區。吳江髙鐵科創新城將重點加快蘇州南站高鐵樞紐建設,探索實現城站一體。嘉善祥符蕩創新中心重點聚焦創智水鄉建設,建設形成特色創新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據華源介紹,示范區第一年形成的32項制度成果進一步落地見效。
比如,“醫保卡一卡通2.0版”將住院結算納入異地就醫免備案范疇,示范區參保人員均可享受,截至9月底,異地結算16106人次。再比如,示范區跨省公交已開通6條線路,延伸至示范區規劃協調區江蘇昆山,累計發送97991班次、乘客148.6萬人次,越來越多企業和群眾感受到了一體化帶來的便利。同時,在國家長三辦直接推動下,示范區制度創新成果加快在全國重點區域復制推廣。
另外,在市民更為關注的公共服務領域,比如跨界聯通方面,示范區重點推進了12個互聯互通項目。滬蘇湖鐵路示范區段、上海軌交17號線西延伸段加速推進,通蘇嘉甬鐵路、滬蘇嘉城際等前期工作抓緊開展,新打通復興路—曙光路等省際“斷頭路”。
民生服務上,以社保卡為載體的“一卡通”機制已覆蓋283萬居民,在交通出行、旅游觀光、文化體驗等方面率先實現“同城待遇”。以汾湖為民服務中心為代表的吳江、青浦、嘉善“跨省通辦”綜合窗口,已實現個體工商戶開業、社保卡補換卡、企業檔案查詢等一大批服務事項可在一地辦結,方便群眾“不出省可辦三地事”。此外,上海優質公共資源正加快輻射示范區全域,上海世外教育在吳江設立附屬實驗小學已開始招生;上海國際婦幼保健院托管嘉善婦幼保健院,合作加快推進醫聯體項目。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