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9-28 23:32:24
每經記者|王帆 每經編輯|文多
9月28日~10月3日,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以下簡稱中國航展)在廣東珠海舉行。在中國航展的主論壇——2021中國國際無人裝備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志杰發表了題為《構建城市數字低空空域系統,助力新型交通模式的興起》的主題演講。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志杰在中國航展主論壇上發表演講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帆 攝
陳志杰提到,目前通航直升機擺渡是城市空中交通的主要實現方式,但直升機起降場地受限,出行靈活性大大降低,加上噪聲問題,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乘客出行的舒適性。現有的通航出行方式尚未與“按需出行”、“出行即服務”等理念融合,通航產業在城市空中交通領域提供的服務未達消費者預期。
他認為,如今,具備自主駕駛能力的空中載人運輸已得到驗證并進入規模化應用,城市無人機交通模式將成為趨勢,傳統空中交通管理手段和通航飛行規則將不再適用于城市空中運輸。“在適應新型城市交通模式的過程中,數字化空域、低空智聯網是需要關注的兩個方面。”陳志杰說道。
他分析道:一方面,數字化低空空域系統的發展可實現空域資源的可視化分析、容量可度量處理、運行可計算決策,將為城市空中交通提供全新的空域資源管理保障;另一方面,低空智聯網基于物聯網、5G、人工智能等技術,提供網絡化的空中交通數字化轉型,是國家低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未來,城市低空空域將成為像國土一樣的重要資源,適應城市先進交通的發展,構建新型低空空域管理模式已經提上日程,需要我們去探索實踐。”陳志杰說道。
對于下一步城市新型交通的研究重點,陳志杰提出要加快城市低空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城市無人機通信導航監視、城市數字低空規劃與管理、國家空域分層治理建設等,同時要加快相關政策法規建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