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5-11 11:56:27
每經AI快訊,中國銀河05月11日發布研報稱:維持銀行業推薦評級。
宏觀經濟修復趨勢延續,利好銀行業經營環境改善:2021Q1GDP同比大增18.30%。1-3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和3月單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達24.50%和14.10%;1-3月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長25.60%,處于2014年以來的高點;3月社消總額同比增長34.20%,較2月提升0.4個百分點;PMI錄得51.9%。宏觀經濟復蘇趨勢延續,銀行業經營環境改善,資產質量優化、信用成本降低促進業績釋放。
社融增速回落,企業信貸需求依舊旺盛:受去年同期高基數影響,社融增速回落。3月單月新增社融3.34萬億元,同比少增1.84萬億元。其中,人民幣貸款、政府債券、企業債和表外融資同比分別少增2879億元、3213億元、6426億元和6338億元。金融機構貸款層面,居民和企業中長期貸款均維持較快增長,企業融資需求依舊旺盛。3月居民部門新增短期貸款和中長期貸款5242億元和6239億元,同比分別多增98億元和1501億元;企業部門新增短期貸款3748億元,同比少增5004億元;新增中長期貸款1.33萬億元,同比多增3657億元。
上市銀行一季報盈利持續改善,基本面穩中向好:2021Q1,38家上市銀行累計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4.62%,增速較2020年進一步擴大。其中,36家上市銀行凈利實現正增長,11家上市銀行凈利增速高達兩位數。撥備計提壓力緩解、信用成本降低成為凈利增速回升的核心因素。截至2021年3月末,38家上市銀行平均不良率1.33%,較2020年3月末和12月末分別下降0.09和0.04個百分點;已披露信用減值數據的34家上市銀行累計信用減值損失同比下降0.56%。
銀行業對外開放力度加大,平臺企業金融監管強化:銀保監會決定豁免外資銀行對母行集團大額風險暴露的監管比例要求,旨在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進一步優化外資銀行營商環境。銀行業對外開放力度加大或加劇行業競爭,倒逼本土銀行改善公司治理和推進業務模式創新,借鑒外資銀行先進經驗提升經營質效,實現差異化發展。此外,金融管理部門對部分從事金融業務的網絡平臺企業進行監管約談,提出多項整改要求,旨在增強平臺企業金融業務監管,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規范競爭秩序,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
投資建議:宏觀經濟持續修復,利好銀行業績改善和資產質量優化。上市銀行一季報業績表現亮眼,多家上市銀行凈利實現兩位數增長,基本面穩中向好,對板塊估值形成支撐。貨幣政策維持穩健,讓利壓力緩解,息差企穩回升,信貸結構優化及中間業務發展或成為長期盈利能力提升的突破口。當前板塊PB0.73倍,估值處于歷史偏低水平,配置價值凸顯。我們持續看好銀行板塊投資機會,給予“推薦”評級。個股方面,推薦招商銀行(600036)、寧波銀行(002142)、興業銀行(601166)和常熟銀行(601128)。
需要關注的重點公司。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增速不及預期導致銀行資產質量惡化的風險。
每經頭條(nbdtoutiao)——智能駕駛高鐵、“透明”掘進盾構機、無人碼頭、“中國芯”計算機……實地探訪中國智造的“神秘武器”
(記者 蔡鼎)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